第155頁
眾臣反應過來,山呼萬歲仁慈。 因唐王(八皇子)謀逆,涉案者眾多,朝廷官員凋零,故于寧武元年加開恩科。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走完流程,就該分贓了。 文武百官莫不是呼吸一促。 只看見陶安重新拿過一卷圣旨,展開唱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圣仁廣運,凡天覆地載,莫不尊親。爾宋國公夫人蕭氏,坤儀毓秀,月室垂精,錦線穿云,躬親撫養朕九年有余,感激零涕,亦宜榮寵。是宜加封爾為奉圣夫人,位比親王,入朝不跪,贊拜不名。 眾臣心里一驚,萬萬沒想到孟則知第一道封賞的圣旨竟是給蕭氏的。 位比親王,入朝不跪,贊拜不名這得是多大的榮寵 一時之間,眾人也不知道是該羨慕蕭氏還是該同情宋國公被夫人爬到了頭上。 宋國公府那邊,已經有太監宣旨去了,所以這份圣旨直接由趙令武代領。 有那么一瞬間的別扭之后,趙令武心里只剩下了歡喜。孟則知待蕭氏越好,他宋國公府沾的光自然也就越多。 果不其然,只聽陶安繼續唱道:爾宋國公趙令武,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特加爾食邑一千戶,恩準子孫襲三代降爵。 襲三代降爵 趙令武欣喜若狂,什么入朝不跪,贊拜不名都是虛的,這才是切實的利益。 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臣俱是羨慕不已,對自己的封賞也越發期待。 鄭國公錢公乘加食邑五百戶,享親王祿。 神機營指揮使李成元封武康伯,邑三百戶。 國子監祭酒蕭德仁封安平伯,邑三百戶,授禮部左侍郎。 工部尚書盧增祥遷戶部尚書,進文華殿大學士。 溫州知府孫仲豫封都轉運鹽使司都轉運使。 等到上百卷圣旨頒完,已經是一個時辰之后了。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莫過于此。 孟則知看著大殿上滿面紅光的文武百官,只緩聲說道:既然封賞一事說完了,那就來說說唐王(八皇子黨)謀逆一事好了。 聽見這話,眾臣莫不是神情一肅。 盧增祥當即站了出來:啟稟萬歲,唐王謀逆,證據確鑿,其一眾黨羽按律處置就是了,只是唐王 孟則知淡淡說道:依朕的意思,遵先帝遺旨,殺 什么眾臣面色劇變。 廣德帝怎么可能會想要殺自己的親生兒子 他的意思分明是在暗示孟則知,等他百年之后,就一意違背他的lsquo;遺旨rsquo;赦免唐王,搏一個孝悌仁德的好名聲。 沒成想孟則知竟想要假戲真做。 那可是他的親兄弟啊! 眾人心中頓時閃過一抹寒意。 唐王謀逆,罪不容誅,殺他,一是為明正典刑,二是為告誡天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孟則知冷聲說道。 不殺八皇子,怎么對得起青州的數萬無辜慘死的百姓。 更何況留著八皇子,萬一他把陶安下毒謀害廣德帝的事情捅出來怎么辦。 還有二皇子,孟則知同樣沒打算放過。 反正,這又不是他真的親兄弟,他更不介意做一個令百官畏懼的皇帝。 這理由,眾臣無從反駁。 作者有話要說: 孟則知:露出渣男一般的微笑。 陸離:舒服到蜷起腳趾。 奉圣夫人這個封號放在這里真的很合適,所以就用了。(捂臉) 本章封賞圣旨內容都是從作者自己獨撰或者從網上東拼西湊湊出來的,因為內容太雜,就不一一列舉了。 第77章 眾臣還想再勸,孟則知乾綱獨斷, 不容他人置喙:事情就這么說定了, 退朝。 眾臣面面相覷, 這還是他們記憶中的那個溫良謙恭的寧王殿下嗎 還是說他原本就是這個性子,以前的平易近人和禮賢下士都是裝的 這藏得也未免太深了吧! 更何況皇帝太過強勢, 對臣子可不是什么好事。 眾臣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憂慮之中。 下了朝,孟則知對陶安說道:唐王(八皇子)的事情你親自去辦,看在他喚過我一聲五哥的份上, 給他一個體面的死法。 是。陶安連忙躬身應道, 而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萬歲, 那唐王的家眷要怎么處理,還有宮里的劉太妃 孟則知腳下一頓, 別看八皇子只比他小了不到一歲, 卻是早早的就成了婚的, 加上滿院子的側妃侍妾, 他膝下光是兒子就有五個 而劉太妃則是八皇子的母妃。 孟則知想了想,道:將劉太妃送去寶華殿, 令其落發修行, 至于唐王妃和唐王的子嗣就送去守皇陵好了。其余人等, 悉數發賣為奴。 不怪他心狠手辣,怪就怪他們不幸攤上了八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