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節
書迷正在閱讀:haitangwX.com我不和非人類談戀愛、haitaNgwx.com[綜]攻略某點男三十六計、我,反派親爹,仗崽欺人、haitangwx.Com穿成前妻后[系統]、被動出柜后我見鬼了[直播]、成為女王[星際末世]、haitangwx.c0m我是反派小心肝[快穿]、haitangwx.coM命運修正系統[快穿]、[洪荒]二足金烏、穿成年代文里的后媽
只是歷史上, 拜倫雖然是知名詩人,是參與希臘民族起義的英雄,但他并不是在戰爭中發揮巨大作用的軍官。 他在軍事上的表現, 與他在文學上的成就是無法相比的。大家更多的記得的是《唐璜》,是那些有缺點卻叛逆、高傲與不屈的小說主角, 而不是他本身的軍事成就。 但在這個世界中, 他卻成為了聲名赫赫的年輕將領, 甚至有人能把他跟拿破侖相提并論了…… 一定是他的人生經歷中也出了許多變動,改變了他的未來?;蛟S這位因淋雨風寒而在24歲溘然長逝的浪漫詩人,或許在這個時代, 反而會更加長命, 更加光彩奪目。 俞星城當時并沒有多想,他們路途中有大量從埃及去往伊斯坦布爾的商船護衛,就算遇上了海盜, 怕也是襲擊不到他們的船只。 阿里在甲板上,跟她講述著這些來往商船的標志, 那些藍底金鷹的標志是拿破侖王朝的代表, 而嶄新的米字旗是代表著大不列顛,還有奧斯曼治下諸國的綠色新月, 看起西班牙紅黃國徽則掛在許多看起來老舊的船只上,更夾雜有許多復雜的海貿有限公司的旗幟與招牌。從這短短一路, 觀察那些水手、船只與旗幟,就是縱觀如今整個地中海沿岸的興衰。 不過他們還真的沒遇到拜倫手下的那些海盜們, 或許是希臘內陸戰事吃緊, 讓他們沒有余力再在海上劫掠了。 阿里感慨道:“在去年的時候,還沒那么多法國的船只,可現在拿破侖回來了, 法國人全都揚眉吐氣了。很多人都提防,特別是西班牙,唯恐拿破侖再次來進攻?!?/br> 俞星城轉過臉去:“但拿破侖有動作了嗎?” 阿里:“令人驚奇的——沒有。他表現的極其溫順,最早在他剛剛登基回朝后,周邊的神圣羅馬帝國下的眾多國家曾經與英國聯手,與他交戰過一次。他十分漂亮的打贏了那場仗,卻并未再侵略周邊各國。拿破侖這頭獅子就像是想要小憩一番,英國本想趁著他小憩,向法國再次開戰——卻沒料到,法國周邊那群不成器的小國,在發現自己還能茍活,還能和拿破侖共存之后,就抱著僥幸心理,不愿意再開戰了?!?/br> 俞星城勾了勾嘴角:“也不止吧,英國海外受挫,沙俄與奧斯曼開戰,奧地利與德意志內患不斷,沒人愿意豁出命跟拿破侖再打一次仗。更何況從以前的歷史來看,拿破侖勝率極高?!?/br> 阿里沒想到她一個遠東官員,也懂得愛琴海周邊的政治,點頭道:“現在就是這么膠著。但如果誰先有動作,戰爭就必定會迅速爆發?!?/br> 俞星城手撐著欄桿,看向遠處船只來往的海面,這里的興盛與商船,航行了三千年未:“你說導.火.索,會不會就握在我們手里?!?/br> …… 在俞星城他們到達伊斯坦布爾之前,沒人能想象到這是一座如此美麗、興盛且活力的城市。 畢竟奧斯曼帝國的名聲,仿佛都給人腐朽陳舊之感,總會想到一個在黃沙荒漠中,滿是清真寺的凋敝城市—— 現在她才知道,伊斯坦布爾跨越三灣兩峽,海面碧藍,紅頂石樓與清真寺緊密擁著海岸,海鷗穿過茂密森林的上空,跨越海峽的鋼鐵大橋上甚至有蒸汽機的吊索,在鐘聲中按時拉起,游輪與商船再海峽中來往。城市里大片的石板街道與煤氣燈,整潔寬闊,就是在倫敦或新約克也見不到這樣的道路。大大小小的浮空飛艇或是播報著廣告,或是懸掛著古蘭經箴言,密集的漂浮在城市上空。 他們進入城市后,更是看到一些身穿紅褲子黑馬甲的市政人員拿長桿在點亮煤氣燈;孩童或女人們戴著白色頭巾在街頭販賣報紙、牛奶或鮮花;還有一些陶瓷外殼的蒸汽人偶,一邊響著八音盒音樂,一邊晃動揮舞著手里的招牌。 當然這里也有埃及那樣的沙軌,軌道卻不是用來運貨,而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懸掛著能坐幾十人的纜車,伴隨著履帶的聲響,穿過海峽與洋樓之間。 作為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以及奧斯曼帝國,這三大跨洲帝國的首都的伊斯坦布爾,到處都是歷史的痕跡,古老的廟宇,卻也能充斥著蒸汽科技,新鮮事物。若拋卻伊斯坦布爾這個名字帶來的刻板印象,俞星城幾乎要覺得這里是先進現代的海濱都市。 如果說伊斯坦布爾有這樣的發展水平,那怪不得大明帝國也想要跟他們聯姻合作,來得到技術了。 俞星城以前總覺得,這個世界的蒸汽文明的發展水平,不過是歷史上十九世紀中期的模樣。 看到橄欖山的時候,是第一次震撼。 看到伊斯坦布爾,就是第二次震撼了。 如果說橄欖山只是偶然,那伊斯坦布爾絕對是蒸汽文明的中心之一。 不過這城市中的人群,大多還包著頭巾,穿著民族服飾,闊腿褲與短馬甲,包頭巾與彎刀是他們的時尚。而且明顯能感覺到街上的婦女們,似乎在裹裙下穿著某些皮質高跟鞋,或佩戴孔雀羽毛制成的頭帶——他們自有一套別于歐美各國的審美。 畢竟在俞星城曾被固化歷史觀念里,民族服裝都是落后且遲早要消失的,西裝與洋裙才是先進的代表。甚至還會主動為西裝洋裙的普及做辯解——畢竟方便。 但這會兒她覺得自己要轉一轉思維了。這些奧斯曼帝國的民族服飾,不一樣輕便舒適,一樣也可以隨著先進文明傳承下去嗎。 他們乘坐馬車穿過城市街道,到達了奧斯曼帝國的最中心,托普卡帕宮。 這座王宮就在三灣交匯處的海岬上,可以將目光投向整片愛琴海,皇宮群掩抑在綠樹之中,白色大理石的墻壁與灰藍色屋頂層層疊疊。這座皇宮附近,竟然還有兩座沙軌車站,一座軍事工程學院,和兩個觀光港口,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完全沒有紫禁城那樣的不可接近。 進入皇宮后,終于遠離了外界的熙熙攘攘,阿里對這里熟門熟路,在衛兵與行政長官的引領下,他們一行人被帶到宴會廳去,只稍稍等待了一會兒,便由皇帝與皇后親自接待。 俞星城都有些吃驚。 使團剛剛過來就能和皇帝一同用餐,倒也是高規格的待遇了。 小燕王并沒有來過伊斯坦布爾,他也心中有些激動,覺得奧斯曼皇帝的態度,或許會讓他們行事更加順利。 很快,皇帝與皇后就來到了宴會廳。 俞星城一看到那皇帝皇后,就和小燕王交換了一個眼神。 因為這二人太年輕貌美了。 從伊斯坦布爾的美麗風光,到皇宮外輕松寬容的氛圍,以及這倆美人的皇帝夫婦,俞星城以為自己步入了安徒生童話里王子和公主的故事。一切都顯得明快,簡單。 皇帝大概三十多歲,由于奧斯曼帝國有大量波蘭、希臘出身的后妃,所以他生的十分白皙高大,五官溫柔可親,從神態到肌膚,都柔嫩天真的不像一個男人,不像一個皇帝。他身穿奧斯曼的錦緞上衣與寶石刺繡的天鵝絨披衣,整個人就像是一個被放在華美軟墊上嬰兒。 那他身邊的皇后,簡直就更像是個小鹿,只比他多了幾分活潑好動,二十六七歲仍一身粉色衣裙,而且她可能也是歐洲出身,學著英法貴族緊緊束腰,穿著蓬松的裙子與緞面高跟鞋,目光投過來不是在打量他們的神情,而是在打量女官的衣服和頭飾。 俞星城被這倆blingbling,香氣撲鼻,瞪著天真大眼睛的玩偶皇帝夫婦,給嚇得當時都想扇自己一巴掌。 奧斯曼帝國這個古老帝國能至今興盛,可是有多少戰爭和改革才走過來的,就算現在也沒做過什么愚蠢的決定,如今怎么可能就是這么兩個玩意兒在當權?! 皇帝與皇后邀請他們入席吃飯,皇帝為人溫柔少話一些,皇后嘰嘰喳喳的像是小麻雀,依舊是問了一路風土人情,還問了俞星城和肖潼,一些關于東方的絲綢、女人的小腳、寶石和黃金之類的話題。 一句也沒扯到蘇伊士運河上。 埃及總督阿里,一直在喝茶吃飯,對待這兩位皇帝夫婦的態度也十分敷衍。 俞星城心里大概懂了。 如果奧斯曼帝國真的是這兩個洋娃娃在統治,那阿里根本不可能還猶豫是否獨立——這樣的皇帝根本不可能震懾他。 那只可能,真正的掌權者還沒露面,皇帝夫婦是被打發過來走形式禮儀的。 小燕王大概也理解了,拿著酒杯的手放松了不少,只是展露出他談笑風生的那一面,說起沿途的趣事,引得那嬌俏天真的皇后一陣驚呼。 俞星城沉默的吃飯,冷冷看著阿里的做法。 等到用完飯后,阿里狀似無意的問了一句:“哈麗孜蘇丹今日有什么安排嗎?” 皇帝笑道:“最近希臘出事太多,母親為了祈求,去大清真寺找穆夫提詢問禮拜了。大概天黑之前會回來。母親讓我們安頓使者和總督的住處,等她回來后會舉辦舞會?!?/br> 母親? 也就是說太后? 但這位太后名字后,卻綴著“蘇丹”二字,這個稱謂是伊.斯.蘭世界中帝國的最高掌權者。顯而易見,這位太后手握實權。 阿里點頭:“那我們就等待她了?!?/br> 皇帝面上露出猶疑的神色:“那你們想要去游覽一下海灣,或者去打馬球嗎?” 阿里笑道:“不必讓您二位作陪了。想來皇帝和皇后一定還有很多事要忙,你們便去忙你們的吧?!?/br> 皇帝言語中有孩子般的怯懦:“……只是我怕我招待的不好,母親到時候還會……” 阿里連忙道:“招待的非常好了,只是我跟這些東方使團的貴客們還有事情商量,所以才讓您與皇后給我們一些空間的?!?/br> 皇帝終于笑了:“好。那我就不打擾你們了?!?/br> 這倆亮晶晶香噴噴的皇帝夫婦,手挽著手就這么走出了宮殿。 小燕王憋了好一會兒,道:“真是伉儷情深啊?!?/br> 阿里回頭道:“不過是兩個玩偶罷了。跟他們也說不上什么,一切都等太后回來吧。希望太后今天心情不錯。我聽說——你們之前去的印度,女人當皇帝了,叫拉克希米對吧?!?/br> 小燕王點頭:“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到了女人當權的時代了?!?/br> 阿里捋著圣誕老人似的白胡子,笑道:“你們那兒可能是特例,但在伊斯坦布爾,女人當權才是常態?!?/br> 他們一路往皇宮里的住處去,阿里一邊輕聲道:“從一千多年前查士丁尼王朝的時候,這里就似乎有了女人當權的神圣指引。那時候是狄奧多拉皇后如果還只是特例,那在奧斯曼帝國,女權時代已經持續了幾百年了?!?/br> 此女權非彼女權。而是指后宮專政,后妃掌權。 據阿里所說,在十六世紀開始,就曾經持續過一個近一百五十年的后宮掌權時代,最起碼出過五六位權力滔天的太后,她們大多是平民或女奴出身,一路爬上太后的位置。這些太后們大多出身于波蘭、希臘或威尼斯等下屬國,在掌權后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個帝國對她們祖國的政治傾斜,她們背負著保護祖國的責任和動力,在奪權的手腕上更是仁慈與瘋狂并用,有時權力甚至大過宗教領袖。 不過在十七世紀后半,后宮勢力勢弱過許多年,直到現在這位哈麗孜蘇丹進入宮廷。 她本來是一位商人的妻子,后來被賣給首相,又被先皇相中帶入宮廷,在奧斯曼帝國,每一個進入后宮的女人都把自己當做家族與民族的野心,把自己的全部手腕貢獻給血腥的政治斗爭,哈麗孜顯然在當年更勝一籌,穩坐了太后寶座。 如今伊斯坦布爾的繁華商貿與她關系密切,她在大臣之中似乎也頗有人心。 但就是有一個問題。 大部分太后會為了維持后宮專政的局面,在挑選兒媳時費盡心思,培育兒媳的政治素養上比兒子還用心——因為很多時候她們的親生兒子都不會成為皇帝。 但哈麗孜就沒能選到一個合適的接任的兒媳。 她的兒子,奧斯曼皇帝,以死相博也要娶到如今的皇后——那位粉裙子的嬌俏傻美人。 這婆媳的緊張關系,彌漫到了整個王朝。 而終于,在天黑之前,俞星城他們在阿里的帶領下,于托普卡帕宮的長廊上,追著喊著,才攔截到了那位健步如飛,語速如機關槍般的太后,哈麗孜。 作者有話要說: 其實在整個歐洲,女人當權的事兒真是數不盡數,多到離譜。歷史上的蘇丹女權時期在一百多年后就結束了,這里架空,寫的更長一些。 在大家心中的□□帝國,肯定女人地位極其低下,但母親這一身份是地位極高的。蘇丹女權時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歷史,雖然女人強大,但也沒撼動男性集權根基。但從中可以看到她們的爭斗、掙扎或野心,感興趣的可以多了解一下。 第123章 故鄉 俞星城對拉克希米印象太深, 總覺得一個掌握帝國的女人,必定高大,狂氣, 有千軍萬馬前神色不變的威嚴氣場。但哈麗孜太后并不是那樣的人。 她看起來像個鄰家老奶奶,可能有近七十歲了。身材嬌小, 頭發花白, 臉上帶著笑意, 卷發后綴著白色的紗巾,穿著暗紅色的寬袖宮裝,身上也沒有太多珠寶, 只在紗巾上有幾顆珍珠, 剩下都是刺繡、棉料與燈芯絨。 相比于他那兩個亮晶晶香噴噴的兒子兒媳,哈麗孜太后看起來完全沒有那種珠光寶氣。 但她說話速度很快,面容上的皺紋已經看不出她年輕時的美貌, 可明顯還閃爍著智慧與機敏的光芒。她看到了阿里,停住腳步, 對他伸手, 說著什么。 阿里連忙虔誠的小跑幾步上去,單膝跪在走廊的地毯上, 輕輕抬起哈麗孜太后戴著手套的右手,親吻了她手背。 明明阿里比哈麗孜太后年輕不了幾歲, 但跪在那兒行禮說話時,露出的仰慕, 就像是個少年仰視著全能的長姊。哈麗孜微笑著放下手, 朝小燕王一點頭,開口說話,肖瞳翻譯道:“你是塞利姆的孩子吧。連眉眼都如此相似?!?/br> 小燕王走上前去向她低頭行禮, 哈麗孜轉頭跟那群跟過來的大臣說了幾句,那群大臣低頭退散開,哈麗孜才笑道:“塞利姆離開此地已經二十多年了——我總感覺的是前幾年的事。當年他被送出奧德曼的時候,整個三灣擺滿了他的畫像,甚至還唱著歌抹著淚送他走。那時候我還偷偷掉眼淚了呢?!?/br> 俞星城聽到肖潼的低聲翻譯,微微一愣。 小燕王的父親,塞利姆親王,到底是個怎么樣的人? 如果在奧斯曼帝國如此受歡迎,又怎么會入贅到大明成為駙馬,而后二十余年只回到奧斯曼一次呢? 如果說拉克希米是那種,讓人看到都神經緊繃的女人,那哈麗孜就是絕對會讓人放松警惕的女人。她溫柔的牽著小燕王的手腕,就像是多年不見兒孫的奶奶似的,引他們一行人往內廷走:“對你們早就等待已久了,其實本以為你們年初就能到達,但聽說你們擊退了印度的英國人,這對奧斯曼也是好事一件。畢竟英國人一直想攻入波斯灣。奧斯曼與大明雖然既不接壤,也不多通航,但有塞利姆與你們大明皇帝多年間的努力,奧斯曼總是和大明連在一起的?!?/br> 小燕王似乎很少能在大明,聽到關于自己父親的事,這是聽到哈麗孜不斷提及塞利姆親王,他心底似乎深深觸動,似乎強忍著才沒讓自己顯露出太多情緒。 俞星城走在他身后,其實是理解他的。 如果說他父親塞利姆是奧斯曼人,是兩國之間的橋梁,那小燕王反而一直位置尷尬。 父親的高功與早亡,母親與皇帝過分的親密。 一方面皇帝過于寵愛他,給了他不該有的地位、信賴,另一方面看臉就知他的異域血統,所有人理所應當的將他排除在皇室正統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