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當牛做馬
一旁的沈采薇聞言,忍不住噗嗤一聲笑出來:“欠,怎么不欠?!爹,知道的,你是老沈家的二兒子;不知道的,八成會以為你是老沈家的牛馬,前世欠了老沈家的,今生要拉著妻兒來當牛做馬還債……” “二娘!”蘇氏厲聲打斷。 沈采薇一哂,盡管沒有再多說什么,但她臉上掛著毫不掩飾的嘲諷。 很顯然,對于沈世華多年以來拉著妻兒為老沈家當牛做馬的行徑,沈采薇相當不滿。 沈采萱向沈采薇使了一個眼色,示意她稍安勿躁。 慢慢來,不要急,先把該說的都說了,再放大招也不遲嘛。 沈采萱繼續先前的話題:“爹,我二姐說話比較直,不怎么好聽,但她所說未嘗沒有道理。在沈家其他人眼里,咱們就是他們盤剝的對象——咱們的一切,只能無私奉獻給他們,不能留給自己分毫。 “要想攢足十兩銀子,你差不多要在外面干上兩年,中間幾乎一天都沒得歇息。而這兩年里,你只能專注于攢錢還給人家,勢必沒法兒像以前那樣拿錢回家了。整整兩年,一文錢都不拿回家,我奶能依?沈家其他人能依?他們真能心平氣和的等上兩年?在此期間,不刁難咱,不給咱使絆子?” 用腳想也知道不可能! 竭盡全力為家里賺錢,不折不扣上交銀錢的時候,嚴氏還陰陽怪氣,變著法兒的敲打他;整整兩年,上交不了一文錢,嚴氏明面上或許不會指摘他,但背地里一定會說小話,給他們二房穿小鞋。 一想起后娘那只笑面虎,沈世華就頭大如斗。 沈世華正頭疼著呢,這個時候,素來善解人意的蘇氏一反常態的沒有寬慰沈世華,而是說出了令他更加頭疼的話:“現在是農閑,地里的活計不多,家里這才放你出來扛活。等到農忙的時候,家里還指望著你下地干活呢,怎么肯放你出來?要知道,他大伯和他三叔都是樣子貨——看上去精明強干,其實根本干不了重活——收割打場這類的重活,就只能靠你和爹了,少了你,爹一個人能干的完?只怕辛辛苦苦種下的糧食就要爛在地里了! “為了保住收成,更為了保住顏面,不在鄉親們面前丟人現眼,農忙時分,家里一定會把你拴在家里,讓你當牛做馬的!一年就十二個月,扣掉農忙的那幾個月,還剩幾個月?有九個月嗎?這就意味著,一年下來,你最多最多只能在外面九個月。如此一來,兩年時間肯定是不夠的,得要兩年半,甚至更久,才能攢到足夠的銀兩,把錢還上?!?/br> 聽了蘇氏的話,沈世華從心底里生出氣憤之情來。 沈世華固然是氣憤自己沒用,要拖上兩三年,才能還上那筆錢。 但,他更氣憤的是老沈家的不公、沈家人的冷漠絕情! 農忙時下地勞動,農閑時外出扛活——這就是沈世華的日常,從他十五歲起,持續至今,整整十幾年,他都是這么過過來的。 雖說這種連軸轉、不得停的生活艱辛無比,可這么多年下來,沈世華已經習慣了,再說直白些,已經麻木了——任勞任怨,從不反抗,更不會意識到這種安排對他來說有多么不公。 可是今天,妻兒反復在他耳邊提及“當牛做馬”這個詞,并一再控訴家里是如何奴役、盤剝他們二房,饒是沈世華已然麻木不仁多年,聽得多了,也察覺到了不對。 這不對??!怎么感覺整個沈家,就他們二房在累死累活的忙活呢? 其他人不說坐享其成,但他們的日子過的絕沒有二房這么艱辛。 別人暫且不提,就說他的三個兄弟吧。 他四弟不用說,從小到大,別說下地了,連自己的洗腳水都沒打過,都是由別人代勞的。 他三弟雖然下地干活,但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么是肚子疼,要么是腦殼疼,反正他三弟那么一個健壯無比、連噴嚏都不怎么打的壯漢,一到下地的時候,就能找出各種借口來逃避勞動。 相比起他三弟和他四弟,他大哥要勤快很多——向來都是兢兢業業的跟在他爹后面,他爹下地,他大哥就下地,除非特殊情況,否則絕不缺席——鄉親們看來,他大哥是非常勤勉的一個人。 但,看來如此而已,實則并非如此——他大哥干活拈輕怕重,只愿意干輕巧的活計,真正的粗活、累活、重活,他大哥總是能夠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推給他來干。 最大的明證就是,農閑時節,地里根本沒有什么活計,留他爹一個人在家照看田地就夠了,他大哥完全可以像他一樣,外出扛活的。 可他大哥說了,圣人云“父母在,不遠游”,自己作為長子,得要留在父母身邊盡心侍奉,不能夠隨隨便便外出。 這話說的,就好像外出的人是去玩耍的,而留在家里的人是在受苦受累的。 但事實恰恰相反,外出扛活無比艱辛,極度勞累不說,吃吃不好,睡睡不香;而留在家里幾乎累不著不說,還可以吃好喝好睡好。 同樣都是老沈家的兒子(沈世榮是嚴氏帶來的孩子,嚴格來說,他還不是真正的沈家血脈),這區別對待也太明顯了。 家里處事不公,實在不公! 憑什么沈家其他人都過著舒坦的日子,他們二房卻要當牛做馬?! 當牛做馬?哦不,在沈家其他人眼里,他恐怕連牛馬都不如吧? 畢竟,牛馬病了,那些人會著急,會設法醫治。 可他病了呢?那些人連看都不來看他一眼,任由他自生自滅! 思及至此,沈世華出離的憤怒了,素來隱忍,堪比忍者神龜一樣的他,終于破功,忍無可忍,對老沈家生出了怨恨。 沈世華眼睛氣得通紅,就在此時,沈正榕開口道:“三叔平日里但凡有個頭疼腦熱,就好意思窩在家里好幾天都不動彈,他這樣,也沒見爺奶怎么說他。有三叔的例子在前,爹你受了這么重的傷,休養個一年半載,甚至三年五載,都是合情合理的。爹,你就安安心心在家休養吧。至于欠下的那筆錢,父債子償,我也不小了,就有我來頂替你,在家種田,在外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