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臥床靜養
原來,幾天前,沈世華碼頭上給林記商行搬貨時,不慎從高處跌落下來,摔傷了腰部,動彈不得,只得臥床靜養。 據林記的一位管事透露,現如今,沈世華正在要好的朋友家養傷,而他那朋友家是在北門外的棚戶區,具體位置在哪兒,由于棚戶區實在太亂了,那位管事很難說清楚,只能到了棚戶區之后再慢慢找了。 驚聞這一壞消息,蘇氏等都急壞了,正在吃早飯的他們當即撂下筷子,搭上張有糧趕來的騾車,慌慌張張的趕往棚戶區。 棚戶區乃是本地貧民以及外地流民的聚居地,住在這兒的,基本上都是處于社會最底層的人。 這種相當于貧民窟的地方自然好不到哪兒去—— 一眼望過去,全是破破爛爛、四處漏風的危房。 再看腳下,道路泥濘、污水四溢。 更要命的是,到處都是嗡嗡亂叫的綠頭蒼蠅,空氣中彌漫著一股令人掩鼻的腥臭味。 哎呀媽呀,這種鬼地方,沒病沒痛都可能待出毛病來,沈世華在這兒養傷,他的傷能養好嗎? 沈采萱一行人站在全然陌生的棚戶區里,心里直打鼓,渾身不自在,一時之間,有些無所適從。 幸而有張有糧這個趟子手在,他時常走南闖北,很會問路打聽,不一會兒,就從路人口中打聽到了沈世華的所在,并說動那路人前面帶路。 就這樣,他們一行人跟在路人后面,七彎八拐,也不知繞了多少圈子,這才來到了一個破敗的小院門前。 院子里,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婦人正領著一個約莫八九歲的小女孩晾曬衣服。 忽聽到了敲門聲,那老婦人打開門一看,就見外面站著好些個陌生人,有男有女,有大有小,心中茫然的同時,不由得暗暗生出了提防之心。 直到蘇氏交代清楚來意,那老婦人這才恍然大悟,忙將蘇氏等引進了院子。 沈世華的好友名叫何志祥,與祖母和弟弟meimei共同生活。 那老婦人正是何志祥的祖母何周氏,而那小女孩則是何志祥的meimei何秀玉,至于何志祥的弟弟何志斌,他如今在當鋪里做學徒,不在家。 何家的院子里空蕩蕩的,就只有三間年久失修的泥草房。 三間房一字排開,正中央那間乃是堂屋,堂屋右手邊住著何周氏和何秀玉,堂屋左手邊住著何志祥和何志斌。 自打何志斌去當鋪做了學徒,就吃住在鋪子里,除非逢年過節,都不回家,所以他的床鋪大部分時間都空著。 現如今,沈世華就在堂屋左手邊的那間屋子里,躺在何志斌的床鋪上。 蘇氏等一跨進那間屋子,就覺得眼前一暗——低矮逼仄的泥草房里就只有一扇小小的窗子,上面的窗紙不知多久沒有換過了,看上去烏漆嘛黑的。 窗紙的邊緣破了一道口子,幾縷陽光透過那道口子照射進來,些許陽光下無數塵埃飛舞著。 眾人之中,沈采萱的眼力最好,她率先適應了屋里的黑暗,看到屋子西北角并排放著兩張木板床,一張空著,另一張上面睡著一個人,料想那人就是沈世華了。 果然,何周氏引著蘇氏來到那張床邊,頗為歉意的說道:“家里窮,四處漏風,許是昨晚被吹到了,阿華有些發燒,整個人昏昏沉沉的,剛才喊他吃早飯,他也沒有回應,到現在都還沒把早飯吃了?!?/br> 提及早飯,沈采萱注意到,床邊擺著一張椅子,椅面上放著一只粗瓷碗,看不清里面裝著的是什么,估計是粥,滿滿的,確實沒有動過的樣子。 不是,現在重要的可不是吃沒吃早飯,而是沈世華的病情。 忽然涌進來這么一波人,沈世華卻一點都沒察覺到,依舊雙目緊閉。 他這樣子,可不像是有些發燒啊。 沈采萱一把撥開擋在前面的蘇氏,伸手一摸沈世華的額頭…… 嘶,guntang! “娘,爹在發高燒呢!”沈采萱語氣凝重,“爹本來就有傷,現在又發高燒了,這又傷又病的,千萬大意不得,必須立刻送他去醫館!” 蘇氏聞言,趕緊摸向沈世華的額頭。 果然如此! 蘇氏立刻慌了,毛手毛腳的,伸手就要去扶沈世華起來。 “哎喲!使不得,使不得!”何周氏急忙制止,“大夫說了,阿華得要躺床上靜養,在他傷勢有所好轉之前,絕對不能夠隨意挪動,否則的話,有可能會癱瘓的!” “什、什么?”蘇氏聞言就覺得腦袋嗡的一聲,連話都說不利索了,“癱、癱、癱……癱瘓!” 沈采薇也嚇得不輕,急急問道:“何家奶奶,我爹不就是摔了一下,扭傷了腰么?就這點傷,何至于會癱瘓呢?” “這個,這個……詳細的情況我也不大清楚?!焙沃苁系?,“大夫給阿華診斷的時候,我不在場,‘不能挪動,可能癱瘓’這話,我是從阿祥那兒聽來的?!?/br> 原來,沈世華在碼頭上出事之后,他身邊的工友立即將他抬到了林記商行設在碼頭附近的分號。 分號的掌事眼見沈世華陷入了昏迷,不敢掉以輕心,立刻派人去請大夫。 請來的大夫很快就弄醒了沈世華,并仔細給他檢查了一番。 那大夫說了,沈世華應當沒有傷到要緊部位,臥床靜養十天半個月,差不多就能夠起身了,再好好休養上一陣,便可以恢復如初了。 但,事無絕對,不排除會有意外的可能——如果在傷勢有所好轉之前,隨意挪動,說不定會傷上加傷,造成全身癱瘓等極為嚴重的后果。 所以,那大夫一再強調,最初的十天里,為了避免二次傷害,盡量不要挪動沈世華,若是迫不得已,一定要挪動,切記動作要輕、要緩。 當時,那掌事本打算用車把沈世華送回他的老家——也就是幾十里外的望山村,聽了大夫的話,他立刻改變了主意,想把沈世華送去附近的雞毛小店,讓他那兒養傷。 這個時候,何志祥主動站了出來,說與其把人送去無人照應的雞毛小店,還不如把人送去他家。 他家條件雖然不行,但勝在家里一直有人,可以讓他的祖母來照料沈世華。 在征得了那掌事和沈世華的同意之后,何志祥也不用車,而是和幾個工友輪流著,用擔架將沈世華從碼頭一路抬到了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