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頁
風雨落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唐萬嘉魂穿之前,絕對是個理科學霸。 已屆成年的唐萬嘉,現在是唐門密房青出于藍的機械大師,要不是生產力有限,風雨落覺著,丫把汽車給造出來都不是難事。 正是受唐萬嘉啟發,在謝云流決意廢除九天,與陽天君、玄天君及炎天君幾人,對九天的模式進行深刻探討時,風雨落提出,與其費力平衡天下,不如將九天的財富,用于孵化人才。 馬克思說得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風雨落堅信,人才,則是科技的生產力。 當各界都有足夠多的人才時,國家會自然而然的富裕并強大。 一旦養大了野心,大家就不會瞅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折騰。 大唐已經有了成熟的科舉制度,九曜私塾則從側面,補足大唐吏治的不足。 中國古代官吏制度的很大一項缺陷,便是什么都是讀書人在管,這些讀書人大部分讀的也是經史子集,并沒有專業人才。 諸如河道治理,只能在歷史中一窺蹤跡,卻從來沒人做系統分析和整理。 而這些東西,也不是一人之力可以完成,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來進行總結。 九曜書院的弟子一旦學成,也能將這些雜藝,貨與帝王家。 就算不能貨與帝王家,這些學子在民生中,也能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而且這些人能夠貢獻的力量,將比文官更為立竿見影。 理念由風雨落提出,真正成為教案的書籍,卻來自九天的藏書樓。 九天的藏書樓內,除了諸多失傳的武學秘籍,另有《天論》、《國策》、《兵諫》三套典論。 《天論》為雜學之集,是從古至今三教九流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也是如今九曜私塾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課業基礎。其中包含《數》、《玄》、《地》、《醫》、《雜》、《史》六章。 風雨落認為,比起武學秘籍,天論才是藏書樓中真正的瑰寶。 正是因為有了九天的《天論》,風雨落的提議才得以實施。 《國策》乃是歷代帝王統御治國之術,注定無法在書院開放課程。 而《兵鑒》篇,則是九天兵鑒最核心的部分,由多部不為人知的兵書組成,包括姜尚的《陰符》、鬼谷子的《鬼谷算》、張良的《素書三略》、風后的《握奇經》等。 而《兵諫》這部分課業,也只能針對特定的人開放。 風雨落曾提議另外成立國防大學,但是事涉軍務,不便插手。 《兵諫》篇最終借李復之手,呈御前閱覽。 如今的玉門關,新立蒼云軍,抽調各軍之中優秀子弟,前往練兵,并且是特別流氓的拿突厥練兵。 按謝云流收到的消息,蒼云軍以后大約便是大唐軍官的誕生之地。 創立九曜理學院,其實也有風雨落的私心。 他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在萬花谷折騰了一通。后來,唐萬嘉也跟著折騰了一通。 唐萬嘉那一通折騰的,現在的萬花和唐門,從某種意義上說,太醒目了。 一行大師和唐懷義前輩曾說,讓技術宅不研究技術,那不如去死,所以不可能為了藏拙而停下研究的腳步。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為了不讓人生出砍樹的沖動,那就只能幫其他的樹長高點兒了。 “對了,南詔的戰事不是已經結束了嗎?皇上什么時候把司徒大小姐還給咱們?”想到這里,風雨落便想起了被李隆基借走的“軍火”大手子。 也不知道這輩子是哪里蝴蝶到了司徒一一,總之,這位大佬的爹沒有死,這位大佬沒有和唐門結仇,也就沒有進入萬花谷。 直到九曜私塾建立,這位才不知道從哪個旮瘩里鉆了出來,跑來九曜私塾踢館。 然后就踢到了一行大師這個鐵板,并且被一行大師把司徒一一給誆進了九曜理學院。 一行大師的研究大部分專注于民生,而司徒一一,就算沒有殺父之仇刻骨之恨,研究方向依然是軍火。司徒一一的女兒司徒如煙更是青出于藍。 優秀到藏都藏不住,就在去年,被李隆基從九曜理學院給借調走了。 歷史上持續了三十多年之久的南詔之亂,因為“□□”的加入,在今年的上半年進入了尾聲。 而早在三年前,吐蕃便被出征的天策軍,打得龜縮一隅。 至此,大唐國境,一片安寧祥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李隆基暫時沒有要還人的打算?!敝x云流笑應。 “他不還人,唐萬嘉不得先拆九曜,再打上皇宮?”風雨落一臉惋惜,看向如今熱熱鬧鬧的九曜理學院。 謝云流順了一把風雨落的長發,順勢把人也順到了墻邊上,一手撐著墻壁攔去風雨落的去路,一手扶著風雨落的臉龐,把人的視線拗到自己臉上,笑問:“你還有心思管他?不如說說,咱們的婚期定在什么時候?” 第152章 從頭到尾來 被壁咚的風雨落臉紅了紅, 就往謝云流蹭過去。 “還記得我們是什么時候遇到的嗎?”風雨落問完,就在謝云流臉上落了一吻。 憶起初遇, 謝云流神現懷念。 誰知道那個當初被自己當作鬼怪的風雨落, 現在會成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懷念完畢, 謝云流就瞪自家的花:“今年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