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打死也不點飯了、把基三穿成篩子[綜]、摯野、我真不是女裝大boss[快穿]、驚起卻回頭、北城霜降、蛇精男主太黏人[快穿]、霍總別虐了,萌系替身已跑路、防止反派黑化(快穿)、不要勸我從良
有整錢,有零錢,最大的是十塊錢,最少的是兩分錢。 一把大的錢,他一股腦放到了桌上。 這是他這么長時間以來,賺的最多的一次。 趙桂花笑罵道,瞧你這點出息!rdquo;,她把桌上的錢仔理的整整齊齊,問,那邊怎么說?rdquo; 老二的臉色沉了沉,壓了壓臉上的喜色,思慮,老張開價一桶奶粉二十五塊,精白米七毛一斤,細白面五毛一斤。rdquo; 他壓低了價格!比黑市上低不少。rdquo;,要知道,黑市的精白米炒的厲害的時候也要一塊二了,那細白面也要一塊錢,至于奶粉,他別的不知道,就光那黑市上面的乳麥精都能炒到小三十塊呢! 還不如說,比乳麥精更為珍貴的奶粉了。 趙桂花聽了這話,卻沒有自家兒子身上的那股怨氣,她笑的豁達,小荒山路口怎么能和黑市比,更何況,放老張那里做買賣,我放心,若是真拿到黑市去,這錢有這么好賺?rdquo; 老張就是他們長期供貨的省城司機,他跑這條路跑了二十多年,有經驗有人脈。 可以說,把貨物換給老張才是最安心的。 起碼不擔心有其他的幺蛾子,或者把自己給搭了進去。 說到這里,趙桂花語重心長,老二,你急著賺錢是好事,但切不可急功近利,咱們的生活不知道比以前好多少倍了,可不能太貪心。rdquo; 我省的。rdquo;,老二伸手撓了撓腦袋,拉過凳子坐了下來,我知道,老張那邊缺個學徒,我想跟他一塊學跑車,就用奶粉和精白米來打通路子,您覺得怎么樣?rdquo; 老實說,這個年頭,當貨車司機,在大家眼里可是個好工作,畢竟做了司機就意味著可以走南闖北,若是謹慎點,和老張一樣,一個月就夾帶幾次。 一家老小的嚼頭都有了。 像這種油水多,又體面的工作,往往都是內定的。 像老二這種祖祖輩輩都是老農民出生的,很少能夠接觸到這些。 這次去小荒山路口換東西,也算是給老二打開了一條新路子。 趙桂花思量了好一會,老張會帶著你嗎?rdquo; 會吧!老張有個小毛病,貪財,我給他多送點東西,他嘗到甜頭,自然會給我一個名額,只要我能拿到這個名額,我有信心勝任這份工作。rdquo;,說道這里,老二的眼睛更亮了幾分。 在小荒山倒賣東西,不是長久之計。 若是想賺大錢,做貨車司機,是個很便利的工作。 行!你有成算就可以。rdquo;,趙桂花也不阻攔了,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心思,她自然是支持的。 她指了指立柜,東西都在下面放著,有三包奶粉,你拿上來瞧瞧。rdquo; 老二一喜,跟個小伙子一樣,興奮的扒開了立柜,把里面東西都拿了出來。 好家伙,即使不是第一次見,但是他還是會有震撼。 這年頭,家家戶戶吃不飽,他們家卻有不少的精白米,還能往外拿出去換,也算是潑天的財富了。 行,這東西就是我們老趙家發達的根本了。rdquo; 滾滾滾!還發達,只要咱們一家人平平安安,能吃得飽飯,就行了。rdquo; 老二自然知道,在自家老娘面前呆的久了,就會被嫌棄。 他笑嘻嘻的把東西往身上一背,那媽,我去了!家里您多看著點。rdquo; 老二走了以后,趙桂花摸了摸衣服的兜,里面裝著三顆奶糖,這是她特意從袋子里面拿出來的。 顯然是要給家里孩子留著的。 家里的孩子也習慣了自家奶奶,隔三差五能拿出好東西來。 兩個男孩子一口吃了下去,至于大丫,是個姑娘,心細,小心翼翼的咬了半顆糖,剩下的又用糖紙給包了起來。 要給她小弟弟留著,上個月,她媽給她生了一個小弟弟,可漂亮了。 于是大丫,很快就有了jiejie風范,有什么好東西,總會想著給弟弟留一份。 趙桂花看在眼里,并未阻攔。 大的讓小的,他們老趙家規矩向來如此。 趁著天麻麻亮,她提了個籃子,籃子上門蓋著毛草,去了高家屯。 她去高家屯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把地主家老兩口女兒的墳給遷到趙家村來。 趙桂花去了高家屯,直奔老村長家。 之所以說老村長是因為,地主家女兒劉蒹葭出事的時候,是不少年前,現在的村長對這件事估計沒啥印象。 她提著的籃子里面放了三斤的糙米,是那種未脫殼的米,拿出去,也算是正兒八經的上門禮,至于精白米那東西太扎眼了。 要知道,在每家每戶都隨時可能斷糧的情況下,這三斤糙米,讓一家人支撐五六天是不成問題的。 她去的時候,村長家的幾口子剛起來,準備去生產對上工的。 年輕的晚輩可能不認識趙桂花。 但是家里的長輩確實認識的,她直接找了老村長。 第53章 老村長今年有七十多歲了, 為人正派,一輩子不占公家一粒糧,再加上脾氣死倔, 得罪了不少人。 早早的就從村長位置退了下來, 在家務農。 趙桂花把身上的籃子往桌上一放, 開門見山,老村長??!我是趙家村的桂花??!來請您幫個忙的,早些年我們村地主劉家的閨女,不是下放到高家屯子改造嘛!那閨女是個命苦的,早早的沒了,我家老二媳婦生產的時候,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說是碰見劉家閨女了, 才順利生下孩子,我就想著,人吶, 要知恩圖報, 想把劉家閨女的墳給遷到我們趙家村去,讓他們一家三口團圓。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