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科舉之賺錢,考試,養家_分節閱讀_482
第159章 在林澤在青山縣頒布新政策嘗試改革的時候。 京城那邊,皇帝也在頒布一道又一道的圣旨,建立‘監察府’,專門調查打擊各司各部的官員貪腐情況,里面成員全部都是初出茅廬血性十足的正義感爆棚的年輕人。 各官員開始并不把這個監察府放在伴隨著一個又一個官員被監察府的人整落馬,皇帝大力支持鎮壓,頓時又開始人心惶惶,夾著尾巴做人。 另外,皇帝還頒發了幾道圣旨,內容是針對大稷與各國的貿易經商,其中不少對商人來往的扶持政策,大大的吸引了其他國家的商人前來做買賣,一時間大稷在商人身上的稅收收入猛得增高了不止數幾。 最重要的是,段文賽上奏的‘青山縣修路效果’奏折引起了皇帝的興趣和贊賞,覺得交通確實是個促進繁榮的好主意,頓時發下圣旨,要求各地官員開始主張修路事宜。 而,為避免各地官員趁此機會勞民斂財,專門下派了‘監督官’去監督修路的進展。 修路的資金除了國庫支援,剩下的大部分就是各地商人捐獻,商人并不是免費捐的,朝廷會按照功勞大小進行記錄在冊,將來響應朝廷出力最多的商人,相應也會得到很多朝廷的政策優惠。 一時間,商人們樂意慷慨解囊,百姓們歡呼積極參加朝廷的修路號召,自愿自發的去當苦力…… 多番舉動下來,朝中眾臣們也算是看明白了皇帝的心思。 毫無疑問,到了這把年紀的陛下似乎又燃起了當年剛剛登位大展手腳的雄心,一心一意撲在發展國力上,頗有誰攔砍誰的架勢。 雖然這樣的陛下兇了點兒,但大稷強盛他們也喜歡啊,只有大稷一直強盛下去,他們的子子孫孫才能一代代的享受他們現在留下來的財富尊貴。 唯一的缺點就是,陛下不立太子,也不公開‘太子’的身份,放任‘太子’在外面玩,實在有些荒唐,皇族血脈怎能流落在外面??! 這些大臣心里怎么想林澤管不著,反正聽著皇帝一道道圣旨下來,他是很高興的。 老師就是老師,老當益壯,風采依舊,辦事效率跟他一樣高,沒丟他的臉。 相信他們師生聯手,十年之內,大稷必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皇帝雷厲風行,林澤自然也不能拖后腿,當即把可可豆原料的事情提上日程,準備讓王毛子和幾個南洋奴前往南洋地界。 巧克力是準備給軍隊的軍需品,此事不能有意外耽擱,他不僅要把進貨源頭把握住,還得想辦法移植在大稷的土地上也種植出來,這么重要的東西,還是自給自足最放心。 可可豆是熱帶植物,大稷雖不能遍地種植,但還是能夠找出部分地區適合的,這個交給皇帝派人去找了,他光動嘴皮子就行。 去南洋的人選林澤早就選定好了,當初那幾個南洋奴帶路,同行除了王毛子,還有幾個仆人,剩下的就是官兵,用的‘大稷使節’的名頭。 臨行前夕,林小蓮過來找了林澤,想跟王毛子一起去南洋。 山高路遠家里自然不放心,但林小蓮很堅決,除了不想和夫君分開,也有點想去外面闖蕩跟著見世面的心思。 林澤想想她和王毛子才成親半年正是新婚燕爾的時候,現在分開確實有些不太好,南洋來回一趟得一年,路上有官兵保護,又頂著‘使節’的旗號,一般情況不會遇到太大的危險。 考慮之后,林澤同意了請求,只要林小蓮自己能吃得了那份苦,他不會非把人留在家里,女人只是身體弱,腦子不比男人差的。 如此,家里不放心也只能答應。 倒是陳淑菊知道女兒要去南洋那么遠的地方,是跑到林家來哭了個昏天黑地,舍不得是其中原因,更多的還是她怕林小蓮一去不回,南洋在大稷人眼中就是蠻荒兇惡之地啊。 雖然還有個林建文兒子在,她不至于后輩子沒人管,現在官府可是明確規定不養老的兒子要被抓,無論如何,林建文都是得給她吃喝養老的。 可經過以前那些事兒,陳淑菊對這個兒子是徹底沒了信心,滿心期望都在女兒身上,自然舍不得林小蓮跑遠了。 最后,陳淑菊其實還是有點小心思的,她現在孤孤單單一個人過著,真的特別想回林家,指望著跑來晃悠幾圈林三貴和姜蓉娘心軟,好回來過好日子。 但這怎么可能,最后抱著女兒眼睛都哭腫了,誰也沒可憐,只能灰溜溜的走人…… 所有東西準備齊全,王毛子便頂著‘大稷出洋使節’的帽子領頭帶人出發朝著南洋進發。 而就在前往南洋的大船剛出去沒兩天,林家就發生了一件喜事。 阿珛又懷上了! 這消息可把林家人都給樂傻了,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大孫夫郎又有了孩子。 盡管有著林澤的態度和洗.腦,家里都不嫌棄林動動這個哥兒,也一直沒催章珛再懷,更加不敢說什么讓林澤納妾開枝散葉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