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科舉之賺錢,考試,養家_分節閱讀_479
“書院所有的學子都需要住校,你們是同班同級又同時報道,宿舍可以在一起,如果沒有問題的話,這邊已經登記完成,你們根據路邊的指示牌先去繳納學雜費用,然后就可以領取統一的生活用品和身份校牌去宿舍整理?!?/br> “下午半天是自由活動,書院有雜貨鋪,你們還缺什么可以去雜貨鋪看看,也可以到處逛逛,熟悉書院環境,酉時三刻準時到自己的班級教舍報道,到時候跟你們的班主先生見面……” 接待書童說得很詳細,雖有些詞語,類似‘校牌’沒聽過,但也不妨礙大家大概理解。 因為擔心貧富差距和相互攀比,君賢書院的很多制度都采用的是原本澤珛私塾施行過的,比如不許自己帶書童伺候、被褥日用品統一發放等等,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做。 這對貧寒學子來說不是問題,富家學子雖覺得有點不方便,但也不敢忤逆書院,努力讓自己適應。 交學費、領用品、找宿舍,過程也不困難,書院到處都是指示牌,還有很多小廝干活的員工幫助,除了東西要自己提,都沒什么問題。 黃世明和趙子宣相熟作伴,報道過程非常順利。 從交納學費的地方出來后,黃世明當場就沒忍住跟同窗表達自己內心的震驚, “天吶趙兄,真的一年學費、住宿、還有伙食費只要十兩!咱們以前光是給夫子送的節禮,一年就不止這個銀子了!” “是啊,聽說書院還有各種獎學金、勤工儉學、貧困生等等制度,等入學之后像我這種來自村里的可以去申請貧困生試試,若是能夠申請上,還能減免一些呢……課余時間我還能去做工賺點貼補,一年下來就不需要家里把銀子全花我身上了?!?/br> 趙子宣贊同點頭,無比感嘆。 君賢書院不僅束脩收得便宜,還有很多變相貼補減輕貧寒學子經濟壓力的制度,實乃為貧寒學子造福,從今以后,他們再也不用為束脩發愁了。 “……不過也不奇怪,林大人,哦不,是林院長向來仁善寬厚支持育人事業,當初開小私塾的時候就每個月都會免費開展什么公開課教讀不起書的百姓識字,如今開了書院更為我等貧寒學子造福了?!?/br> “如此好處也是林大人向朝廷申請的‘實政實驗’,咱們書院的制度若是行得通以后其他地方也這樣,日后咱們得多多努力完成書院指派的任務,不然若是咱們學不出成績,朝廷見沒成果,肯定就會取消這些貼補制度的?!?/br> “趙兄說得是,咱們快去宿舍看看吧?!?/br> 黃世明猛點頭,雖他家不缺銀子,但誰家的銀子都不是白來的,能夠節約點自然好。 從交納學費的地方出來,不少學子都如他們這般相同感嘆。 一年束脩伙食住宿加起來僅十兩,這比起以前真的是少了太多太多,大多數家庭稍微節約點都能夠拿得出來。 最重要的是,書院有很多獎勵制度和勤工儉學,只要勤快努力,你讀書有可能不僅不花銀子,還倒賺呢,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兒餅。 等到了宿舍,眾人更加滿意。 雖然是那種很古怪的上下床,面積基本就只能躺下人睡覺,可比起大通鋪舒服多了。 大多數學子都是二十歲以上的大人,不像李昇那些小孩子擠擠無礙還能促進關系友情,成年人除了自己媳婦相公,誰特么想跟其他人同床共枕,遇到個睡姿不好的來個熊抱,還讓不讓人休息了…… 至于其他衣柜、書桌等等都有配套,并不奢華貴重,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簡單舒服。 黃世明和趙子宣是報道比較早的學生,整理完宿舍就又出去閑逛,熟悉院的一切都充滿著好奇和期待。 一圈圈逛下來,等了解得差不多,最令他們眼前一亮的還是圖書館這個設施。 不是圖書館的外表建筑有多么華麗宏偉引人矚目,而是里面的書籍,整整齊齊一排又一排,只要是書院的學生,就可以靠著校牌在里面借閱。 這時,他們才知道身份校牌是干嘛的,并不只是單純的證明身份,而是圖書館的通行證! 圖籍涵蓋知識面十分廣,無論是詩詞、文集、雜記、天文地理和奇巧技術等等都有涉及,比不上那些百年書院的庫存,但也非常的豐滿。 其中還有不少各種孤本珍藏,他們竟然都可以免費借閱。 當然,一些比較名貴的書仍舊只是抄錄版本而不是真跡,畢竟翻看借閱的人多了,書很容易壞,真跡孤本自然要好好保存。 反正整個書院逛完了解下來,大家心中都是各種驚喜。 特別是那些富家學子,雖對童伺候和被褥用品統一很是不滿,可書院的其他設施卻是一下子就俘獲了他們的心。 因為書院里面專門有一條給學子們提供消費的街道,那里雜貨鋪、小菜館、甜品店、醫館、書墨文齋等等的店鋪應有盡有,讓大家休閑消費,吃膩了食堂伙食自己更換改善。 所以說,哪怕書院坐落山中跟外界封閉,但里面卻自成一個小世界,不會讓人呆得無聊。 自然,這條提供消費的街道,就是書院運行資金的來源渠道之一。 畢竟這么大個書院,一直拿其他地方的資金來貼補也不是事情,還是得開源,想辦法自給自足才是長遠之道。 ********************* 在君賢書院如火如荼開學的時候,其實大家并不知道在書院中其實早就來了一波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