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科舉之賺錢,考試,養家_分節閱讀_477
“大家把自己的藏書都拿出來了嗎?” 學校建筑方面林澤看過很滿意,不過更加關心的各私塾坐館夫子們拿出來的珍藏書籍。 這個時代很多技術知識都還處于敝帚自珍當中,包括讀書人也是,能夠開私塾的夫子不僅僅要求學歷功名,還得有自己的獨門珍藏的孤本典籍坐鎮,這些是花錢都買不到的。 林澤想要整合青山縣所有的私塾,其實很大的目地就是想把這些夫子手中的珍藏典籍扣出來,共享知識,如此學生們才能學到更多。 既然大家愿意融合成大書院,自然不能再藏私。 “都拿出來了,全部放到了圖書館,這還需要你小子提醒嗎?大家既然決定了,那斷然不會做那等私藏隱瞞的事情,倒是你這邊東西什么時候拿出來?” 江老精神振奮的盯著林澤,他們那些珍藏是寶貝,但林澤拿出來的才是真正的‘珍品’。 “我的東西比較慢,還沒有弄完,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先捐一波其他書出來吧,你們別小看,那也花了我不少銀子的……” 說了半天,動作最慢的是他,林澤臉皮厚厚的微笑。 其實他也很無奈,他的書都需要他自己編寫,不像其他私塾夫子都是早年收集好的,每本書都需要他花費精力一個字一個字的寫出來。 雖然方山源一直在幫忙,可他打算把《字典》搞出來,這可是個非常大的工作量,哪怕不編寫成現代那么詳細復雜的,但也需要很多時間和精力。 想推廣拼音,《字典》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當初他就想弄,只是因為這東西想編寫出來短時間不可能,他又不是電腦可以存檔把現代字典默寫出來。 所以教私塾孩子的時候,他才不得不花費精力把孩子們學習的書籍都標注拼音來幫助學習,不然有字典查方便很多。 還有《拼音》《高等數學》《物理》《化學》等等…… 總之,林澤準備把自己記得的知識,都盡量的寫出來,免得以后時間久了忘記。 “我的書就算寫出來學子們也不一定能夠自己看得懂,等書院整合開學后,我會抽時間過來定期教課,循序漸進,不著急?!?/br> “那咱們先準備分級分班考試吧?!?/br> 江老想想也是,林澤的東西確實不容易懂,還真得對方教了怕才看得懂對方寫的書。 其他夫子以江老為首,江老都沒意見他們自然更加不反駁,何況林澤現在還是佐輔大人,陛下指定主持青山縣‘替君實政’的人,對方把握行動方向肯定不會有錯。 大家商議好,把安排學子們考試分班的試卷題目出好,便各自回去通知學子們準備。 分班分級考試自然也是林澤提出來的,以前的私塾都是不管新舊和成績好壞,所有學子都混在一起教,非常的混亂,導致講深奧的東西差生聽不懂,講淺薄的東西對學霸又是浪費時間,教學效果就差了。 現在變成學校,分級分班是必須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才會有更好的成果。 包括澤珛私塾的孩子,也不例外都要參加這個考試。 而書院的考試,也不只是針對目前就學各私人私塾的學子,而是面對整個青山縣的讀書人開放。 一句話,只要你有本事有能力,就可以進“君賢書院”。 這是林澤敲定的名字,寓意:為君王培養賢士,為國家效力。意思簡單粗暴,又充滿著自信,這就是林澤向來的行事風格,大家也都還滿意,愛國之心人人都有。 君賢書院即將開始考試招生消息傳出,青山縣的讀書人們都高興壞了。 除了有教出十二個童生,且自己還考中狀元的林澤名氣做招牌,主要還是因為書院的條件和福利好,在林澤的‘私心’下,君賢書院成功掛名‘官學’的殊榮。 要知道這個時代不管什么,一旦跟朝廷掛上了勾,就是坨粑粑,它也是渡上金的。 何況君賢書院的很多福利政策,跟先行推出的義務教育小學差不多,束脩便宜很多不說,還有各種獎學金、獎勵、貧困補助等等制度。 當然,在經濟上書院減少了大家的困難,相對的,作為書院的學子,眾人還是需要為書院出點力。 比如說書院安排大家定期去義務小學教書掃盲、參加各種給百姓科普宣傳工作、去衙門幫忙整理卷宗等等讀書人可以出力的事情,書院安排就必須參加。 這種互惠互利的要求大家表示都能接受,畢竟書院在束脩上減免了那么多,讓貧寒學子的讀書經濟壓力減少了大半,大家是應該為書院出點力氣,參加那些活動也可以得到鍛煉,還是很不錯的。 書院錄取考試那天,青山縣能來的學子都來,年紀大小各不相一,但求學目標是相同的。 人山人海的盛況堪比貢院鄉試時的熱鬧,平日里還真看不出來青山縣竟然有這么多讀書人。 錄取考試一共考三場。第一場摸底淘汰,第二場成績分年級,第三場就分班級。 報名大概有兩千多人,最后錄取了一半,主要學校目前場地不夠,收不完,只能讓剩下的下次再來。 具體的班級年級就不細說了,反正林澤最關注的全優班,一共收了二十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