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科舉之賺錢,考試,養家_分節閱讀_440
眾考生按照會試名次落座,林澤坐在最前面,抬頭就能看見幸災樂禍的老家伙,什么面見帝王、大殿答題的緊張都煙消云散,只剩下的滿腔的憤然和郁悶。 不過現在不是跟老家伙算賬的時候,這次恩科擺明了就是老家伙在給他鋪路造勢,其他的恩怨事情下來再說,當前考試答題最要緊。 “死老頭子,竟然騙我吃騙我喝那么久,還整天瞎裝苦裝窮,回頭再慢慢算賬……” 低聲嘀咕了兩句,給了前面黃袍帝王一個氣憤的白眼,林澤才開始看考題。 果然不出他們一群考生的猜測,殿試考題真跟藩王有關。 問:如何削藩? 眾考生拿著毛筆手一抖,差點給跪了,這考題要不要這么直白啊,簡直就是要他們交白卷的節奏。 如果只是詢問藩王勢力如何處置,大家還能東拉西扯寫篇錦繡文章蒙混過關,不求三甲狀元探花榜眼出頭,但求無過保住現有功名成為進士即可。 但如何削藩,這四個字的含義就很明確和狹窄了。 自古涉及削藩舉動,勢必都會展開一場戰爭和動蕩,嘗夠了在自己管轄地界被人膜拜遵從的土皇帝滋味,哪個藩王甘心把權利交出來? 所以皇帝要問他們的并不是戰不戰和殺不殺這么簡單,而是要他們給出一個兵不血刃的削藩之法。 可是……倘若有這么完美的方法,藩王的問題就不會耽擱到現在了。 這個問題林澤曾經也與他的老師討論過,原因則是他在拜韓先生考試時,提到過治國之法中,必須削藩收權的理論。 當時由于不知道老師身份,所以他只是粗淺談論了一二,并沒有深入細說,因為其中涉及到他很多秘密和底牌。 現在則無所謂了,林澤思考一二,率先提筆蘸墨,開始答題: “臣答:以兵震之;以神輿之;民之所向,君王不到,皇權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歷史偉人說得好,槍桿子出政權。 只要有足夠的武力,仍由宵小如何盤算狡猾,直接一刀剁了全部就都安靜閉嘴了,誰還能不稀罕自己的小命?多爽快。 這么多年大稷歷代帝王都無法解決藩王的問題,不是無能庸才,而是兵力不足以頃刻間就把所有藩王一鍋端。 還要考慮到貿然處理掉藩王,會引起百姓不滿導致國家根本動蕩,反而給人造反借口,因為藩王都是各種大功臣的后代。 而現在,他好巧不巧,正好有個讓眾藩王乖乖交出領地政權,并且還不落天下口舌的法子。 提筆蘸墨,抬手下筆。 林澤答題姿態行云流水,筆走龍蛇。 第152章 在所有考生還在思考對策之事,林澤已經先行筆走龍蛇的奮筆疾書起來。 猜到殿試題目大概會考什么,他就在家里練習了無數遍,所有的對策作答思索了無數遍。 待整篇文章一氣呵成寫完,林澤放下筆時,考試時間才過了一般。 速度如此之快,一般不是太有自信,就是太廢材胡亂寫,可殿試威嚴沒人敢在這種場合亂來,想來定是前者。 眾位大臣十分好奇,不過由于朝堂之中不敢亂走,只有就近挨著林澤站的幾個內閣老臣能夠看到他寫的是什么。 然后……無一例外,全都是瞪大了眼睛。 他們并不懷疑皇帝因為關系而給林澤泄露了考題,畢竟考題是他們出的,而自從會試開始,陛下就沒有出過宮,身邊的人也沒什么動靜,很明顯是在避嫌。 所以林澤的答題,確實是對方真本事,可正因為此,大家才沒忍住瞪大了眼睛。 他的作答并不如何深奧驚艷,重點令人震驚的是在解決之法上。 以兵震之,這兵是什么? 以神輿之,這,這怎么弄? 待到其他考生寫完,焚香燃盡收卷,幾個內閣老臣還沒有從林澤的試卷中回過神來,實在不明白林澤說的‘兵’是什么兵,說的‘神’又是什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