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科舉之賺錢,考試,養家_分節閱讀_432
一道題只有三天時間,三天一到馬上收卷,送到宮中由閱卷官員開始閱卷,然后才會掛下一道考題出來,時間非常緊迫,不像鄉試時你可以選擇先做自己擅長的,再做自己不會的。 這規矩對林澤來說有點不利,但沒辦法,天下總不能事事如愿嘛,是時候考驗應變能力了。 科考的考題順序和范圍依舊是貼經(記誦)、雜文(辭章)、策論(時政)這三種,然后側重點不同,算學題目是歸類在策論這場題中的。 比起鄉試,會試的考題林澤能夠明顯的看出來,難度增加了不是一星半點。 第一場的貼經(記誦)稍微好點,再怎么刁鉆基本都難不倒把四書五經倒背如流的大家,只要別太粗心和仔細點,一般都不會出問題。 所以這道題其實考的更多是學子們的書法,人如其字,書法是古人看人的第一印象。 當然,為了防止閱卷官根據筆記判斷‘自己人’而有失公正,閱卷時官員看到的都是由專人抄錄過的試卷,等修改完成之后,才會看到答題考生真正的字跡。 書法這不是林澤的強項,不過在老師的監督嚴格要求下,他自己研究出的新穎字體,也是能夠讓人眼前一亮,保證不會被淘汰。 第二場雜文(辭章),作詩寫詞也不是林澤擅長的,真的是個十分悲劇的故事。 詩文他馬馬虎虎及格應付過去,倒是這對聯的題目,也不知道朝中官員怎么想的,竟然讓考生來出上聯。 換句話這對聯的高下判定,想要讓人眼前一亮脫穎而出的唯一辦法,就是你的上聯把閱卷官難住。 這可愁死個奶奶咯…… 那些閱卷官那哪一個不是學富五車的老油條,這跟讓菜鳥廢鐵跟王者霸主倆戰斗有啥區別? 別說林澤摳腦勺,整個考場就沒有一個不皺眉頭的考生,心中暗道今年的恩科真他娘的是惱火。 鄉試的時候側重冷門算學,這會試的時候又不按常理出牌,莫不是存心想難死他們??! 不得不說,大家真相了…… 由于某個‘私生皇子’的出現,朝中出題的那幾個大臣,可不就是往難度五星以上絞盡腦汁想考題么,一個民間皇子想當他們的主子,沒有驚艷才學大家是絕對不服氣的。 陛下上有政策暗度陳倉,他們也下有對策出難題,哼! 于是,眾考生無不摳腦袋,心中哀嚎一片。 林澤也很是愁了兩天,等到第三天的時候,眼看時間不等人,他干脆也豁出去了。 這次出的考題擺明了就是為難人,那他也就不客氣,他啥本事都不強,就鉆空子走歪門邪道最拿手。 腦中思索一二,林澤大手一揮,落筆。 他壞笑著,在試卷上寫下了個直到大稷滅朝都沒人能,準確的來說,是敢對出來的對子。 “……秦皇開祖,漢武定邦,三國平亂,西晉晃蕩;俱過往,千古大帝乃今朝?!?/br> 一個很簡單的馬屁對子,要對出來不難,但前提是得有那個膽兒。 你敢直接說,又或者隱喻誰比得過今朝皇帝嗎?敢說這題答得不對嗎?說了就是死路一條! 改呀改呀,特么有本事就給小爺的卷子打叉叉不及格啊…… 林澤放下筆休息,心里歡快的嘚瑟休息一會兒。 待卷子被收走,最后一場考題掛出來,才收起心思繼續奮筆疾書。 ****************** 其實林澤不是真的寫不出千古絕詩絕對讓人驚嘆眼亮,真寫的話,他這個后世穿越而來的人能輸嗎? 從小到大語文課背古詩詞還背得那么多,記不住全部,也能有幾首印象的。 但是林澤不太想那么做,他覺得有點對不起其他真正努力寒窗苦讀出來的學子,這個時代讀書出頭太不容易了,他用不著為了出風頭把人家擠下去,實在羞愧至極。 所以,他寧愿走用小心思奇巧過關,也沒省功夫拿腦中的千古詩詞出來走捷徑。 前面兩場考題做完,貢院里的考生精力都已經用得差不多了,精神和身體都開始出現了疲憊的反應。 特別是現在天氣還熱著,雖比鄉試那會好點,但還是氣溫沒降下去。 本來無法洗澡就已經滿身汗臭,現在再來個旁邊恭桶,整個貢院里彌漫著的那味道真是特別銷魂,哪怕官差已經收拾得很勤快了,可實在難受得不行。 朝廷考慮到天氣情況,已經很大方的每天都會給大家準備了解暑的綠豆湯、涼茶、果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