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科舉之賺錢,考試,養家_分節閱讀_410
商船一共要??績商?,在這段時間內,大家可以下船透透氣,自由活動。 不過必須準時回來,否則錯過了時辰商船重新,是不會等人的,被落下了就只有自己哭吧。 得到這個消息,船上的人高興不已,一個月的船上生活真的不是一般難受,大家早就悶壞了,而且也受夠了船上的伙食,早就想吃頓新鮮的飯菜。 …… “林兄,這揚州郡我來過,我知道一家好吃又價格實惠的酒樓,住宿院子也都熟,我帶你們去,在船上呆了一個月簡直都快悶死了?!?/br> 大家收拾東西下船,林澤隊伍里多了個儒衫青年。 這青年叫竇英,是他們在船上認識的,對方也是進京趕考會試的舉人,不過不是青山縣的,年紀跟林澤差不多。 因為學問可以,人品性格也不錯,大家在船上聊得挺盡興,自然就成了路途中的結伴朋友。 竇英是上一屆的舉人,已經來京城考過一次會試,所以很有經驗,熱情的給林澤帶路當向導。 林澤沒拒絕,很高興有人帶路,“那就麻煩竇兄了,我這一大家子住客棧確實挺花費的……” “林兄你客氣了,不過是帶個路罷了,哪里比得船上林兄對在下的指點。不過說來林兄你也是奇人了,我還是頭一次見到你這樣拖家帶口上京趕考的,哈哈哈?!?/br> 船上相識整月彼此已經很熟悉,竇英本就是熱情性子,說話間也不怕開玩笑。 他也說得沒錯,他還真沒見過哪個學子像林澤這般,人家頂多就是帶個娘子罷了。 對外,李昇三個孩子林澤稱呼的是自己弟弟,不然夫子身份太打眼,年紀輕輕還考上舉人的夫子可是稀罕人物。 “家里人少,他們孤兒寡夫單獨呆在村里不放心,再說出來走走見個市面也好,就當游歷了。竇兄莫開玩笑,快帶路吧……” 林澤厚臉皮糊弄。 竇英笑笑也不深究,點點頭帶林澤一家去相熟的小酒樓吃飯。 是酒樓而不是飯館,因為揚州郡是個非常大和繁華的郡城,乃幾個州郡共同的交叉點,堪稱樞紐,所以這里經濟發達,郡城中的小飯館都已經可以稱之小酒樓。 但盡管是小酒樓的消費,也已經堪比他們偏遠城鎮的上好酒樓價格了,一盤素菜都得幾十文呢。 就算是林澤不缺錢,聽著這里的消費也是非常咂舌。 果然只有走到外面才知道世界是怎樣的,坐井只能觀天,看來大稷國比他想象中實際要繁華強盛很多,只是貧富不夠均勻,有錢的地方很有錢,窮的地方又很窮。 第146章 竇英是個非常不錯的向導,從下船開始,就一直不停的給林澤他們介紹揚州郡。 古詩有寫: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雖然這不是自己所熟知的朝代世界,但聽著有挨邊的地方林澤還是很親切的,有種親眼見證歷史的奇妙感覺。 揚州郡不愧是大稷排得上號的繁華城市,也或許是他們??康拇a頭這一段路尤其繁華,所以半路他們看見的全是奢華大氣的建筑,不見絲毫低矮破爛的房屋。 郡城中普通百姓的穿著基本也都是棉布為主,像麻布這種很少見到,可見百姓生活條件。 不過聽竇英說,其實這也是表面繁華,揚州郡這邊也就是城里如此,城外照樣多得的是窮人,而那些人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入城的,即便進來了,也只能在城西活動。 說白了,也是郡城知府太守等官員刻意營造出來的一種繁華和政績。 所以在城里不能光從衣著觀察,從職業上最能看出來三六九等,比如說他們路上不停碰到有那種上來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帶路、吃飯和住宿的這種人,就是城外鄉下來或者城里窮困謀生的。 這種說得好聽是‘向導’,說得不好聽就是‘地痞流氓’。 因為這些人確實和地痞流氓掛鉤,有出門經驗的普通人都知道,到了這些地方,就算你不缺向導,最好也請一個,就當破財免災。 不然沒有這些‘小鬼’領路的,孤家寡人就擺明了是被人盯上的獵物,因為你不懂‘規矩’。 當然請了也不一定安全,如果露富太厲害的話,那你就也是人家的一只肥羊,不丟點東西在這里你肯定是走不掉的。 所以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但繁華城市也好不到哪里去,坑的就是沒經驗沒腦子還敢帶著行李大膽子出遠門的傻大膽。 說官府怎么不管?衙門的官差再多也抵不過窮人底層人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