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科舉之賺錢,考試,養家_分節閱讀_402
這是每次鄉試大家慣用的手段,往往就是在出現這種兩個優秀考生無法選出第一名的情況。 其他考官點頭,表示贊同,“問題是怎么試?” “支持孫秀才的,是反對林秀才有商人逐利之心;支持林秀才的,是質疑孫秀才的實干能力,那就從這兩個地方來比較……” “好?!?/br> *********** 另一邊,林澤并不知道閱卷的考官們正在為他和另一位秀才郎的高下發愁。 考完試回到家后,他就在恢復了往日的生活,每天下午去私塾教學;上午則自由安排,看看書再和江老商量下書院的事情。 書院是林澤早就計劃好的,只是一直因為各種原因環境限制而無法施行。 當初交換生的時候各大小私塾雖看到了澤珛的好,以及稀罕澤珛一些獨門的教學課程,可卻還是無法踏出老派思想的束縛,接受林澤想將私塾融合成書院的提議。 但是這次童生試孩子們爭氣,給他搏了個大名聲,讓所有人都見證了澤珛私塾教學絕對的效率。 不過兩年的時間,就把那些曾經被大家鄙視的紈绔少爺、基礎薄弱的農家孩子培養成了童生之學,直接碾壓青山縣其他的童試考生,這是何等成就? 即便是取巧,那也是非常牛逼了。 所以在江老的游說下,各大小私塾的坐館夫子終于松口,愿意聽從林澤的調配整合,建立一座書院,如此,大家才能分享林澤的獨門教學之道。 不過書院不比私塾隨便找個宅子就能夠開業的,需要費很大的物力財力,還有人力才能夠建成。 用現代的話簡單理解比喻來說,私塾就是培訓機構,書院就是正規學校。 所以,書院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成立的,林澤目前也沒那么多時間花在這上面,他現在跟江老商量的,僅僅是書院的建造,其他細節還都得等他回來再說。 地址他都想好了,就在南陽鎮附近的一座山頭。 他是南陽鎮的人,有好事當然要先從自家的地盤出發,而且他為了投資買了那么多田地山頭,難不成是擺著好看的嗎? 學校和商業街是一個地方發展的重要指標,南陽鎮、青山縣是他計劃中的大本營。 不過建造書院需要的銀子不是小數目,林澤雖然有錢,但目前還真沒到隨手就掏出幾萬兩扔到學校這種慈善事業上玩的地步,他其他生意可都需要流動資金。 而且就算有他也不會拿出來,林家才發達多久他就能拿出那么多銀子,那不是擺明了告訴別人他的生意有多賺錢嗎? 到時候別人就不是夸獎他仁善,而是罵他jian商了! 因此書院的銀子,林澤是到處找商戶湊的,部分有錢的員外不介意花銀子買點名聲回家,而且能夠跟林澤這種前途無量的人搭上線,幾百上千兩花得并不虧。 但以青山縣的經濟水平,能拿出千兩出來玩的員外還是少數,大部分富戶最多也就湊個百來兩而已。 如此,最后距離書院的建造資金還差不少,林澤又不敢自己掏太多銀子樹大招風,于是只能跟著江老到處拜訪人脈繼續湊,爭取在離開前把資金的問題解決。 段文賽那邊也在寫官文,準備向朝廷申請銀兩撥款。 就在此時,一個家底深厚的富商忽然找了過來,表示愿意補足他們所缺資金,但有一個條件。 “我要書院100個的學子名額……” 這位富商姓錢,是隔壁縣城的一個家傳幾代的老牌商賈,姓錢,相貌親切,但開口條件不小。 按照林澤的構想,書院建成后容納學生大概在800左右,這是算過青山縣人口確定下來的,聽著很多,可是名額卻很緊的。 因為書院跟現代義務教育學校不同,錄取有限定,相當現代大學那種,想到,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入學考試。 這富商想要100個名額,想用來做什么不言而喻,黃牛黨自古就存在,并且手握書院的錄取名額還能做很多事情。 “不行,書院不是做買賣,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我可以給你的只有功德碑記名,以及給您的家族3個錄取名額作為回饋您對書院建設的支持,其他不可能,如果錢老爺不愿意,小生抱歉……” 林澤毫不猶豫就拒絕。 當初他開私塾是因為生活所迫才賺錢的,但書院他并沒有想從中盈利,甚至還做好了日后貼補的打算。 他是喜歡賺錢,可也是有原則的。太大的野心他沒有,可腦中有那么多的知識,看著這個落后的時代和艱苦的百姓,他也想為這個世界做點什么,也不枉老天讓他穿越一朝。 這種發揮自我價值的行為,是很多人都會有的,他不想他親手打造的教育天堂成為別人奪利的籌碼。 “林秀才,你再考慮考慮,我再多加三萬兩,我要名額其實也是為了我們縣城的百姓,你放心,我絕對不會拿這些名額去做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