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科舉之賺錢,考試,養家_分節閱讀_242
“歷經當初大起大伏,林某算是想開了,后來老天眷顧,我與夫郎每日天不見亮的生計買賣蒸蒸日上,恰巧在這時,我的一位學生家長帶著孩子上門求我與他兒子做西席,誠意十足,用心良苦,但是個商賈?!?/br> 眾人聽到,精神一震。 人群中的李昇挺起胸膛,跟身邊小伙伴們嘚瑟,那商賈就是他有遠見的老爹! 賣慘適當就好,過猶不及,紅了兩下眼睛,林澤就把話頭扯回來, “其中過程我就不細說了,總之那為商賈員外為了其子求學,無論我怎么刁難都不放棄,讓我感動徹悟,既然先圣說過有教無類,那我們現在為什么又要區別對待?無論何種籍貫,都是大稷百姓,皆可獲得學習的機會,這才是學之無類?!?/br> “我林澤確實家中貧寒,但這世界上還是有很多有覺悟的人,李老板鼓勵林某發揮所學造福百姓,主動捐出自己的宅院給我做私塾之地,可我怎能白拿他人之物,如此,林澤便厚顏無恥以欠債名義開起來私塾,再有我夫郎辛苦經營店鋪賺錢貼補我,林某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林某沒有銀子,但眾人拾柴火焰高,諸位認為呢?” 認為個屁,眾人心情復雜啊,那些個當初砸鍋賣鐵開私塾的簡直捶胸頓足后悔: NND竟然還能這樣,他們當初咋就沒想到呢! 很明顯,‘未來資產’這種超前的金融概念,目前只有賭徒之類的人提前覺醒。 就連江老都被詫異到了。 而坐在江老身邊的段縣令在驚訝的同時,露出了極大的興趣之色。 見眾人興趣已被勾起,林澤再接再厲,才重新把私塾的問題拿出來, “以上僅僅是澤珛私塾的前期投入罷了,這并不足以讓澤珛的束脩收到五百多兩,真正如此定價,是澤珛私塾的后期資金投入……” —————————————————— 林澤口沒有說半句假話,在私塾上他花的銀子確實非常多,前期投入和后期的陸續資金都不是小數目,至少對普通人來說不是。 私塾的普通設施和教室這些就暫且不多說了,就說其中比較大頭的,書屋。 所謂的書屋,其實就是圖書館,只不過由于場地的大小限定,林澤不太好意思命名圖書館罷了。 書屋里擺放了許多林澤去籍,日常所需的四書五經,其他的什么人文天理,各地風俗人情,地理環境記載等等雜書都有。 只要是目前能找到的書,林澤都給花錢買了過來,后續還會繼續增加。 古代書籍貴重,可想而知他花了到底多少銀子。 而其他普通私塾是不會提供書籍看的,學子想看書都需要自己花錢去買,或者找同窗借閱。 普通人家為什么讀不起書?并不是因為真正給不起束修,而是讀書后續所需要花費的銀子都是不可估計的。 “籍更是私家珍藏撰寫的不外傳孤本……私塾的標準基本都是按照書院來進行的,我收的束修絕對對得起我給予學生的教育資源?!?/br> “而私塾給學生提供的伙食飯菜也都是至少每餐兩葷一素白米飯的標準,時常還有藥膳,點滴投入皆非虛設?!?/br> 林澤盯著在座眾人,露出絕對的自信, “對于澤珛私塾的學生,我更給予了通過童生考試的承諾,如果我沒有教導成功,那么他們的束修費我全額退回,他們所教的束修費每一分我都花在了教育它們的刀刃上?!?/br> “所以我并不覺得這有何可成為大家質疑我的觀點?如果有……那我只能說你們對我和澤珛私塾的功課了解沒有做到位,考試不合格?!?/br> 如此分析,林澤收取的束脩確實不過分。 但如此豈不是只有有錢的才能讀,又何為有教無類?如此讓學子輕松,將來又怎知寒窗之苦? 有些思想固化,只停留在頭懸梁錐刺股上的儒生才子不贊同, “荒謬,私塾乃苦學求知之地,不讓學生知道寒窗之苦,將來怎會珍惜科舉功名,為民造福?你這分明就是在腐化這些孩子!” “如此,那豈不是只有富貴人家才能讀得起書了,又怎么說是有教無類?” “你說的都是你說,我們怎知真假?若是冠冕堂皇,我等又何辨知?呵呵……” “因為林某能力有限,無法以一人之力拯救天下,你說得那么好聽,那你們私塾怎么不把所有窮困學生都收了?站著說話不腰疼!”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沒錯,但并不是說一定就要身體吃苦,適當是鍛煉,過猶就不及,科舉考試難道就只需要腦袋不需要體魄了?那為何君子六藝中又要有騎射?” 林澤毫不客氣冷笑。 “天下百家,主旨追求不同。你們主張苦學,我主張樂道;觀點不同,你我辯解各有所詞,那便讓事實結果證明,等科舉試金,行通與否不就知道了?前輩先人哪個不是在無數次失敗者才得到結晶智慧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