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你拿著我的令牌,”太醫涌上來,開始給李蓉行針,李蓉艱難抓著蘇容卿的手,急促道,“召集公主府精銳,立刻出發,在白衣巷設伏,以刺殺公主之名,斬了裴文宣?!?/br> 鮮血從口中嘔出來,李蓉用帕子捂住嘴,含糊著吩咐:“他的人一定會瘋狂反撲,你做完事,通知幕僚,立刻就走,裴文宣死了,余下的事,皇后會處理。你們不能當靶子?!?/br> “你別說了!”蘇容卿抱住她,顫抖著聲道:“我知道,我會處理,你先看大夫,你沒事,你沒事的……” “我若死了,”李蓉眼前慢慢黑了下去,“裴文宣,不能活?!?/br> 第2章 回憶 李蓉死前最后一句話,就是關于裴文宣的,這個以她丈夫的身份活了三十年的男人。 說完之后,她便再沒了意識,她想著自己是死定了,香美人何其猛烈的毒藥,以她那久病的身子,哪里熬得??? 可未曾想,不知過了多久,她又醒了! 她醒來的時候,睡在溫軟的床上,有陽光暖暖撒進她的寢殿,周邊燒著她年少時最愛的蘭花熏香。 她迷迷糊糊睜眼,便聽見一個熟悉中又帶了幾分遙遠的聲音輕喚:“殿下,您醒了?” 李蓉聽到聲音,轉過頭去,面前露出一張嫻靜溫和的笑臉,那面容算不上美麗,但也算清秀,看上去快二十五六的模樣,端莊沉穩,和她記憶里一個人映照起來。 她不可思議喚了聲:“靜蘭?” 對方笑著伸手,扶她起身,柔和道:“如今已是巳時,陛下剛下朝,讓人來吩咐,說是午膳宣公主一道用膳,奴婢本想喚公主起身,不想公主就醒了?!?/br> 李蓉聽著靜蘭的話,看著周遭,心里頗有些震驚。 她隨著靜蘭的動作站起身來,一面洗漱一面打量周邊,等她洗完臉,終于確定,這是長樂宮。 長樂宮是她未出閣前居住的地方,而靜蘭是當年她身邊的貼身侍從,靜蘭從長樂宮一直伴隨她到出嫁,后來位任公主府掌事。 她年少時不太喜歡靜蘭,覺得她一板一眼,說話不大中聽,反而偏愛討巧的靜梅多一些,只是她母后喜歡靜蘭,所以修建公主府后,靜蘭還是當了公主府的掌事。 直到她三十歲那年遇刺,靜蘭為她擋劍死在她面前,她才明白,有些人做事無需言語,并非她無功績可說。 看著活生生的靜蘭,還有這年少時的舊殿,李蓉收整了心情,終于承認,她似是重新活過來了。 而且,還回到了她年少時候。 她需要盡快確定如今是什么時間,但她并不想讓人察覺,她洗著手,回想著靜蘭先前說的話,試探著詢問:“父皇宣我用膳,可打聽了是為的什么?” 她這位父皇雖然看似對她十分寵愛,但很少宣她用膳,每一次去,都是一樁鴻門宴,比如說,當年指婚,也是先讓她去吃飯。 “奴婢不知,”靜蘭說著,但想了想,她又補充了一句,“但聽聞前些時日,陛下讓各家將適婚青年的畫像都呈遞了上去?!?/br> 哦,那的確就是指婚這頓飯了。 李蓉從靜蘭手邊接過帕子,擦干凈手后,抬手讓侍從給她換了衣衫,穿戴好后,她從旁邊取了把小金扇,提步坐上轎攆,乘轎朝著太和殿趕了過去。 前塵往事回憶起來有些艱難,但在轎攆嘎吱嘎吱的聲音中,也慢慢變得明晰。 她記得十八歲之前,她和她父皇李明的感情還是不錯的。 她是正宮嫡出的大公主,是李明第一個孩子,打小李明就對她很好,甚至于還好過她的太子弟弟李川。 她很珍惜李明對他的好,因她年少時不知哪里來的念頭,早早就明白,一個帝王愿意對你好,那是極為難得,也極為珍重的。于是她就盡力討好李明。 其實她本性頑劣,但是因為李明常對她說女子當嫻靜有德,于是她一直壓著性子,好好偽裝一個“嫻靜有德”的公主。 她裝得越好,李明越愛夸贊她,常說她是他眾多子嗣中最好的一位,若非女兒身,社稷當得。 當年李明一夸她,她就更加努力,直到后來她才明白,什么叫捧殺。 她對李明有著無條件的信任。 一般的公主,十五歲就該有一門親事,而后順理成章成親,出宮,有封地,建起公主府。 可她十五歲的時候,李明說不舍得女兒出嫁,便讓她再留了幾年,她就信了這樣的說辭。 一留留到十八歲,她母后開始生病,李明終于決定給她指婚。他拿了四個公子的畫像讓她選,這些公子都身份高貴,面容清俊,她左挑右選,選了看上去最俊的裴文宣。 等回來一查,她就被裴文宣的身世震驚了。 裴文宣這個人,看上去倒是不錯的。 長相俊美,性情溫和,乃貴族裴氏正房嫡長子,甚至和華京第一貴公子蘇容卿都可以比一比。 可問題是,他沒有父親。 聽聞他十七歲時就高中狀元,誰知父親裴禮之突然病逝,他就被他二叔裴禮賢以守孝名義趕回了金陵老家,三年時光不長不短,等他守孝回來,如今裴家上下都是他二叔的人,隨意給他安排了一個八品小官,在刑部看著牢房,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裴文宣的日子,不好過。 甚至于,嫡出這個身份,就能讓他過不久。 這相當于貴族里的破落戶,嫁給這樣的人,她自然不肯接受。 于是她趕緊又打聽了其他三位候選人。 這三位候選人,分別是寧國侯世子盧羽,楊元帥的次子楊泉,新科狀元崔玉郎 不打聽不知道,一打聽嚇一跳。 那個盧羽,傳聞中他天生癡傻,只是他娘一直對外遮掩,等寧國侯一去,這個世子之位早晚是沒了的。 那個楊泉,他就是個瘋子,從小到大都在軍營泡著,七歲提刀殺人,性情暴戾,身邊的侍女沒一個活下來的. 而崔玉郎,寒門出身,按道理也沒什么太大的缺點,可問題就是,這人生平一大愛好就是上青樓,給那些青樓女子寫點詩,人倒是不壞,也算瀟灑,可這在官場上有什么前途? 她這個夫婿候選人的名單,四個人里,竟然沒有一個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也不知她父皇是廢了多大的心力,才能搞出這么一份人間至爛夫婿候選名單。 打聽完四個人的身份,她心里就涼了,當夜去找了她母后,她本是想悔了和裴文宣的婚事,誰知她母后聽到的第一句話,就是告訴她:“你得和他過下去?!?/br> 李蓉當時愣了,而后聽著母后平靜道:“如今太子在朝中風頭太盛,你父親忌憚,外加外戚母族太強,若你再嫁給一個有權有勢的,你父皇怕就忍不住了?!?/br> “所以你得嫁過去,和他過下去。等到你弟弟登基,你就是長公主。到時候,你愿意和離就和離,不愿意和離,覺得不喜,養幾個面首,也沒什么?!?/br> 母后的話驚得李蓉整個人是懵的,她從小到大,頭一次聽見有人告訴她,養幾個面首沒什么。母后探出手來,輕輕放在她面容上,溫和道:“兒啊,這世上女人皆苦,唯一不苦的辦法,不是學會賢良淑德,而是要掌握權力?!?/br> “你得去爭,去搶,去把權力握在手里,你不能指望命運由他人給你,無論是你的父親、丈夫、兄弟,你都不能指望?!?/br> “你年紀不小了,”母后的目光平靜又蒼涼,“我也沒有多少時候,護不住你,你自幼聰明,嫁了裴文宣,他不行又如何?你能行。你要的不是他這個人,你要的只是這一場婚姻,給你避禍?!?/br> “若你不嫁,你父皇,怕就容不下你了?!?/br> 于是她嫁了。 嫁給裴文宣之后,她本已經做好了拋下裴文宣這個窩囊廢,自己一個人去當長公主的打算。誰知成婚之后,見到這個傳說中性情溫和、軟弱不堪、可能隨時被家族人干掉的男人后,她才知道什么叫笑面虎。 她得了一個好盟友,他們互相利用,互相輔佐,互相猜忌,她成了長公主,他成了丞相,他們的婚姻就是最強的契約,是他們在朝堂上結盟的誓詞。 他們打著最好的配合,這種配合令她有些愉悅,在早期的時候,她甚至還想過,或許他們可以真的當一對夫妻,一起生活,生子,終老。 直到有一天,她突然發現,原來這個人,心里有另一個人。 這其實也不怪裴文宣,他們的婚姻本就是身不由己,哪能心也要強行歸屬呢? 她對裴文宣也算不上喜歡,只是有了希望,發現的時候,就帶了幾分失望。 她這個人慣來是驕傲的,容不下自己婚姻里有半分不純。如果這是一場婚姻,那就得兩個人恪守一心一意的誓言,誰都不能有半分其他心思。 若是有了其他心思,這份婚姻,也不該是婚姻,就該僅僅只是盟約。 于是從那一刻,她成為了長公主李蓉,而裴文宣,在她心里,就成了永遠的裴大人。 裴大人有自己的白月光,小心翼翼呵護了對方過一生。 而她也找了自己的樂子,她看戲聽曲,玩樂人間,后來在蘇家落難后,她拼死把年少時也仰慕過的那位蘇容卿從牢獄里救出來,安置在公主府,也有了眾人口中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客卿”。 他們各有各的日子,這一場婚姻無關風月,只有朝堂上刀光劍影干脆利落的廝殺。 開始是如此于朝堂,結束于朝堂。 李蓉愣愣想著,轎攆落到地上,她聽到外面傳來靜蘭的聲音:“殿下,到了?!?/br> 她握著金扇,抬眼看向太清殿的牌匾。 如今一切重頭再來了…… 她想,這一次,還要不要選裴文宣呢? 第3章 選夫 如果不選裴文宣,她還有什么選擇? 一個傻子,一個瘋子,一個浪子,相比下來,哪怕裴文宣喂了她一碗香美人,她竟然也覺得……沒那么難以接受? 畢竟,裴文宣這個人有一個致命優點,長得好。 一個長得好的人,無論男女,看著都賞心悅目,做什么事兒,她都能原諒許多。 不過上一世和裴文宣過日子,說不上有多少堵心,但也的確沒有多少開心,勾心斗角太多,想著就覺得累。重活一輩子,還要按照上一世的過,似乎有那么幾分沒意思。 另外三個人她都沒了解過,不如這一次……親眼見見? 李蓉一面琢磨著,一面走進太清殿。這時候李明早已在座上,換了身常服,正一面同大太監德松聊天,一面用帕子擦著剛剛洗過的手。 李明今年不到四十歲,正值壯年,看上去頗顯精神,有著不同于老年的豪情和少年沒有的沉著,正是一個男人一生最風光的時候。 他本生得英俊,為顯莊重,特意蓄了胡子,便有了種獨屬于長輩的沉穩氣質,李蓉走進屋來,看了一眼李明,面上不顯,內心卻有些恍惚。 畢竟,她已經快三十年沒見過李明了,驟然見到自己生父,不管上一世發生過什么,都不由得有些感慨。 她回憶著少時的舉動,恭恭敬敬行了禮,李明笑著讓她坐在自己旁邊,李蓉拿了筷子,眨了眨眼,撒著嬌道:“父皇今日怎么有了興致,讓女兒來吃飯???” 李明聽李蓉女兒家嬌俏的音調,就算是說正事,也軟了語氣,看著太監先試毒,慢悠悠道:“今個兒朝中說起你的婚事來,朕想著你也不小了,便叫你過來談談?!?/br> “婚事?” 李蓉故作驚訝,隨后低下頭去,似是不好意思道:“這事兒,不當同母后商議嗎?” “你是朕女兒,”李明嘴上不滿,眼里卻頗為欣賞女兒這份聽話道,“你的婚事,當然得自個兒做主,你得挑個喜歡的?!?/br> 說著,李明轉頭吩咐德松:“把畫像拿上來?!?/br> 德松應了聲,讓人拿了四幅畫像上來,而后將畫像打開,露出四個男子的面容。 李蓉下意識看了過去,隨后又覺得不妥,她如今是十八歲的小女兒家,見著男子畫像,當回避才是。于是她努力做出嬌羞的樣子,扭過頭去,輕咳了一聲道:“這四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