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節
但是全寢室的人都能摸著良心發誓,喬御每天晚上11點準時睡覺,比其他三個人都早。 而且不管外面多吵都能睡著,雷打不動。 輔導員大筆一揮,準了。 喬御花了三天把ppt做好,系統提醒他,昨天晚上收到了一封新郵件,建議他登陸看看。 他打開郵箱,發現發來消息的竟然是《數學學報》的編輯部。 [喬,我們聽說你準備在你的大學舉辦學術討論會,但是等了很久也沒收到你的邀請,你是不是忘記了什么?(ps:是希爾頓教授讓我問的。)] 希爾頓是耶魯大學的終身教授,除此外,也是喬御論文的審稿人,甚至在論文審核后,因為擔心喬御支付不起版面費,主動墊了錢。 喬御連忙回復:[非常抱歉,我是第一次召開學術報告會。此次邀請的學者都是學校幫我cao辦,可能因為顧及時間緊迫,并沒有邀請國外的教授們。希望您能幫我轉告希爾頓教授:我會立刻聯系學校送出邀請,隨時恭候他的光臨。就算是沒有邀請函也可以來參加,燕大永遠不會將他這樣的頂級學者拒之門外。] …… …… 10月17日剛好是一個周六。 南大的孫大強教授,不遠千里從金陵趕來。 他是南大數學院副院長,在他看來,此次自己愿意前來,已經是十分給面子了。 若非燕大邀請,他是絕對不會去看一個后生的學術報告會的…… 哪怕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又怎么樣,論資歷,喬御還不夠當他的研究生。 孫大強也事先詢問過燕大究竟邀請過哪些人,除卻一些媒體,來訪的學者,大多都是青年一代,像他這樣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已經屬于名單上前三。 因此,一下飛機,孫大強就左右張望起來,等待燕大的人來接他。 他也的確等到的,來人是一位大四學生,會開車,見到他滿臉堆笑:“孫教授您好,我是燕大歷史系大四學生,姓劉,您叫我小劉就好?!?/br> 孫大強忍不住皺眉,上車后詢問道:“來接我的就你一個嗎?” 他以為,論自己的咖位,起碼得一個數學系的副教授、或者說助教來接應,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讓一個大四的學生來,未免過于敷衍。他在學術圈混了幾十年,難道就這個待遇? 燕大簡直欺人太甚! “是,非常抱歉,今天來參會的學者太多了,院上的老師也沒有想到,實在是忙不過來,清大的教授都來幫忙了,教務處還臨時換了會議室?!?/br> “停車!”孫大強面色一沉,拍了拍座椅,不免陰陽怪氣道:“是嗎?都有哪些學者,說來我聽聽?” 讓他看看,是誰咖位比自己還大。 要是燕大不給個交代,他現在就打飛的回金陵。 小劉是個實在人,眼球向上思考片刻,道:“有格雷戈里·希爾頓……” 才一個名字,孫大強就驟然挺直腰桿:“是耶魯大學那位、得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還有阿貝爾獎的希爾頓?” “是的?!?/br> 孫大強倒吸一口冷氣。 之前四年一次的數學家大會,希爾頓曾在會議中心進行了45分鐘的學術報告。孫大強試圖上前和他攀談,奈何沒能擠過熱情的人流。 “還有呢?” “嗯……還有philippe ciais、jack w. szostak、哈佛的艾倫·凱斯特(之前imo的裁判員)……對了,教授,您要我停車干嘛?” 孫大強沉默片刻,望著窗外的藍天白云,覺得這個世界變得魔幻起來:“沒什么,剛才有些暈車,你繼續開吧?!?/br> 作者有話要說:*踢貓效應:指對弱于自己或者等級低于自己的對象發泄不滿情緒,而產生的連鎖反應?!疤哓埿?,描繪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 === 今日疑惑:負面消息為什么是屏蔽詞? 第118章 喬御的學術報告會, 是燕大數學院這個月內最重要的一項活動。 喬御特地換上了一身西裝, 等候著開場時間。 西裝是宋天宇陪他買的,阿瑪尼拿的貨。 喬御琢磨著西裝可能是斬男神器,從換上后宋天宇的視線就黏他身上下不來了, 隔三差五還會發出一陣意味不明的癡笑。 說起來, 宋天宇這次也在現場, 不過是作為校方工作人員中的一位, 負責翻譯。 他經常去國外旅游,因為英語說的很是流利,成功競爭上崗。 數學中心學術會議廳,人慢慢被填滿了。 喬御掃視了一眼, 底下的臉或陌生或熟悉,有學者有記者, 看向他的目光冷靜又審視。 從這一刻起,他們不再是喬御溫和的前輩, 而是苛刻的同行。 能把他捧到云巔, 也能隨時讓他再也翻不了身。 喬御開過不少次新聞發布會,因為年輕兼貌美,還是財閥繼承人, 當初不少新聞媒體都愛跟在他屁股后面瞎轉, 但沒有一次新聞發布會的壓力, 能比得上這個小小的學術報告。 “這就是孿生素數猜想的證明人?聽說過他年輕,但是沒想到比我想的還要年輕?!?/br> “看上去不像是學者,像明星?!?/br> “我還是第一次來燕大, 華國發展的倒是比我想象中好?!?/br> 遠赴重洋趕來的十數名外國學者聚在一起,用口音不同的英文討論起來。 他們的手里都拿著一本論文冊,進門就能領取,是喬御之前發表在《數學學報》上的那篇論文。 事實上,這么重大的學術成果,早就開一個報告會了??上麄兊攘嗽S久也沒等到,還以為是華國人不懂規矩。 這些外國學者里,表情最專注的人,就是希爾頓教授。 畢竟除了同行外,他還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喬御的審稿人。 所有人都知道,孿生素數猜想證明的論文是從他手上被通過的。 就像是古時候科舉考試,主持考試的官員是所有考生的“座師”,是天然的利益集團。 在這一刻,希爾頓和喬御的利益,也是一體的。 如果喬御失敗,對早就功成名就的希爾頓來說,也是災難性聲望打擊。他必須為之前通過喬御的論文做出一番解釋。 惹惱了這位學界大佬,除非他以后再拿出可以媲美哥猜的成就,要不然未來是很難在數學界發展的。 坐在希爾頓身邊的,是清光大學數學院院長周慎行,和燕大數院院長吳志天。 兩人都是華國數學界的元老級人物,只有他們倆坐在希爾頓身邊,才勉強夠格;這也是燕京系學閥能拿出的最高規格接待了。 畢竟孫大強教授都能因接他的人是本科生而想要打道回府。 格雷戈里·希爾頓在學界風評一向很好,但難保不會因此心生不滿。 兩位老院長年紀雖然大了,但是英文卻說的十分流利。 三位學者坐在前排,也不至于冷場。 讓喬御感到意外的是,來參會的國外學者,比他想象中多。 而且除卻希爾頓教授,拿出來也大多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作為一個誤打誤撞的萌新,他還是太低估“孿生素數猜想”在數學史上的地位了,更別提后面還跟著一個哥德巴赫猜想。 下午兩點,學術報告會準時開始。 “感謝各位前輩不遠萬里前來參加我的學術報告會。因為怕同聲傳譯人員表達不準確,因此這次的ppt和匯報我都采用的雙語?!?/br> 這句話說完,喬御又用英語重復了一次。 他的英語是標準的rp口音倫敦腔,聽著很是清楚舒服。 在簡單的客套后,喬御直接切入了正題。 ppt的作用不僅是展示,更重要的是講。 喬御的ppt白底黑字,關鍵步驟標紅,以審美角度來說,顯然不及格,但對于在場各位學者來說,卻顯得十分清楚明晰。 有人干脆直接拿出了紙和筆,跟著ppt上的步驟演算起來。 除非出現明顯錯誤,一般來說,學術報告中途是不會有人打斷的,之后會有一個提問環節,這才是同行審視時的重頭戲。 很多時候,同行們都是有備而來,因此問題也刁鉆的讓人難以招架。 而如果報告人答不出相關問題,那么就可能面臨很尷尬的境界……已經被證明的理論可能變得無法證明或者存疑,到手的榮譽又要吐回去。 這種挖人祖墳的尷尬事件,在學術界發生過也不止一次。 自身學術水平過硬的學者,自然是不怕的提問的,就怕一時緊張卡殼…… 艾倫的目光不禁掃向了身側的菲利普教授。這位教授來自劍橋大學,是法國人。 他的表情嚴肅,記錄的也尤其認真,像是一不留神就要從喬御身上咬下一塊rou。 上個月,杜倫大學的終身教授作了一個關于“卡普蘭斯基第六猜想”的學術報告會,被這位菲利普教授噴到直接閉麥。 這位教授冷靜后,寫了長論文對菲利普的提問進行反駁。 不過在學術報告會過去后,此教授在發論文前很長一段時間,都被媒體攻訐,說他學術不端。 菲利普在此時咳嗽了一聲,低聲道:“艾倫,你的頭要恨不得貼在我的筆記本上了?!?/br> 艾倫有些尷尬,但很快挺直腰桿,小聲道:“我只是好奇你寫了些什么?!?/br> “不是什么大事。都是之前我針對論文整理出來的問題,”菲利普像他展示了自己的筆記本,上面好幾個問題,都已經被劃掉,“但是這個年輕人,講得很詳細,不是嗎?” 艾倫下意識點點頭。 的確,喬御語氣從容不迫,像個老學究。而且像是知道他們對那里有疑問似的,專門鋪開了講重難點。 這得益于喬御之前當過老師的經驗,完全能把握其他人心態。在ppt上塞不下的東西,也有一邊的白板作為補充。 一行行算式被寫了上去,算式中的字母還是花體。 臺下不時有恍然大悟的聲音傳來:“原來如此,怪不得我看不懂這一步,里面引入了拓撲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