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陪坐騎歷劫的那些日子、被快穿后我成了人生贏家、定制臨時工[快穿]、當魔王穿成了小可憐[西游]、前女友了解一下[GL快穿]、AI要戀愛[快穿]、[綜]名震江湖、穿越時空的旅行者、人渣的職業修養、情難自禁 完結+番外
這時有仆從回稟,證實了他的猜測:“回莊主,這香氣是從神樹那兒飄散過來的,現今整個山林都能聞到?!?/br> 神樹?岑若谷發自內心地微笑著??磥?,山莊以后會很熱鬧,他得告知那些師父們要做好多收徒弟的準備。 望著那孩童連蹦帶跳的樣子,金鳳凰笑道:“你比鄭凌幸運” 第145章 春去秋來,轉眼間,距離神樹開花那日已過去了好幾個月。 這日清早,山里云霧彌漫。鄭凌揮別舊友,背起包裹,手執竹杖,啟程離開山莊。 望著那道身影漸漸隱沒在潮冷的大霧里,有人忍不住上前幾步,喃喃道:“記得多回山莊看看……” 過往八年里,陪伴鄭凌最多的那個院子里,神樹花開不敗,依舊散發著淡淡馨香。 半個月后,時隔八年,鄭凌再次來到李府門前,抬頭仰望上方匾額,一時間百感交集。 這里有何遠的太多記憶。這里曾是年僅四歲的小何遠的避風港,也曾是他被親生父母所丟棄的地方。他在這里有過企盼、有過失落、有過歡笑、也有過難堪。 鄭凌深呼吸一口氣,慢慢走到墻角,呆呆地望著巷口。在那兩年的時光里,何遠等的人一直未曾出現。 不知不覺,鄭凌眼眶泛紅,他懂被拋棄的孩子癡癡等待的心情。 金鳳凰輕輕擁抱鄭凌,什么話都沒說。鄭凌不知道,它曾偷偷穿越到過去,去見一見童年的鄭凌…… 七歲的小鄭凌在屋外低頭寫作業。那時金鳳凰本想突然現身,嚇小鄭凌一跳,可隨之而來的屋里的吵鬧聲,趕走了它的惡作劇。 屋里的一對青年夫婦吵得面紅耳赤,聲音很大,足夠屋外的它和小鄭凌聽得清楚。 “憑什么孩子跟我?” “孩子是你生的,他自然得跟著你!” “你別忘了他姓鄭,他是你鄭家的種,別想甩給我?!?/br> “那你也別忘了,他名字中有個凌,是你凌家的凌!” 兩人誰都不想撫養鄭凌,把他當個皮球踢來踢去。而七歲的小鄭凌卻像是沒聽見似的,依舊趴在用幾塊長短不一的木板拼接而成的小桌上,低頭寫著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 這種爭吵一直持續很久,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直到他們二人離婚,小鄭凌判給了他的父親,這才稍稍停歇。 那日回家的路上,青年很不高興,鐵青著臉,又見小鄭凌走在身后,離他很遠,便不由得怒火中燒,大步走過去,狠狠踹了小鄭凌一腳,并且揪住他的耳朵,不住地吼叫著。挨了打,小鄭凌也低著頭一直悶不吭聲。 村子里放學回家的小孩都瞧見了,遠遠躲開。 金鳳凰有心想教訓青年,但又害怕自己的這一插手,十一年后,它的宿主就不再是鄭凌了,它害怕他們之間會再無交集,最后它只能拿那些隨處可見的石頭撒氣。 次日,學校下午放學,小鄭凌背著藍色卡通書包,低著頭跟著人群走出校門,走了一段路,有幾個小男孩堵在前面,責問他昨天為什么沒有來上課,害得他們得自己回去把家庭作業寫完了才能玩。 小鄭凌沒解釋,悶聲道:“今天的作業本呢?” 幾個小男孩一聽,頓時忘記了剛才的問話,忙從書包里取出作業本塞到小鄭凌懷里,然后紛紛嬉笑著跑走了。 小鄭凌放下書包,彎下腰,拉開書包拉鏈,把幾個作業本裝了進去,又拉上拉鏈,重新背起書包,臉上的表情一直很淡。 而自那之后,青年經常出外,少則一星期,多則一兩月。每次回來,也只給小鄭凌留了些錢,兩人很少說話。 一日,學校里老師教了一首歌,名叫《蟲兒飛》,小鄭凌把歌詞認認真真地抄了下來,然后身姿端正地坐在位子上,跟著大家一起唱:“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隨,蟲兒飛,蟲兒飛,你在思念誰;天上的星星流淚,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風吹,冷風吹,只要有你陪,蟲兒飛,花兒睡,一雙又一對才美,不怕天黑,只怕心碎,不管累不累,也不管東南西北?!?/br> 那晚小鄭凌回到空蕩蕩的家,取出抄有歌詞的紙,一遍又一遍地唱著,唱著唱著,眼淚不受控制地流了下來,他繼續不厭其煩地唱著。 稚嫩的童聲很清、很柔,同樣的也很脆弱。 雖然小鄭凌感受不到,但金鳳凰還是忍不住張開翅膀擁緊他幼小的身軀,在他耳旁低語:“十一年后,會有一只金鳳凰來找你,雖然初次見面的時候,它嘴巴很毒,但它秉性不壞,它也會努力改正,請你一定要留下它,不要趕它走……” 許久未見的青年從城里回來了,又急匆匆地走了,這一次,除了錢,他還給小鄭凌帶來了一個紙風車。 村子里的小孩經常能看見小鄭凌手里拿著一個彩色紙風車,靜靜地坐在門前的石頭上,眉眼彎彎地看著紙風車迎風轉動。 有小孩上去問他從哪里買的,他笑著回答:“這是我爸爸從城里給我帶回來的?!?/br> 那小孩眼饞地問道:“能給我玩會兒嗎?” 小鄭凌很舍不得,可最后還是把紙風車借給了他玩,又不放心地叮囑道:“可別弄壞了?!?/br> 晚上臨睡前,小鄭凌都會用干毛巾把紙風車擦得干干凈凈,不染一絲灰塵,跟新買的時候一樣。 一年后的某一天,鄭凌放學回家,在村口遇見剛從外回來的一個大人,那人看見他,邊走邊跟他說道:“鄭凌,你爸爸多久沒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