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被美食淹沒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66
書迷正在閱讀:請未婚夫使勁渣我![穿書]、我要溫柔[快穿] 完結+番外、星際女王崛起實錄(nph)、今天也要做男主情敵[快穿]、[ABO]畸形beta(NP/H)、全世界都以為我死了!、兇神醫生[快穿] 完結+番外、日暮時分(校園H)、迷霧紐約、你罩我吧 完結+番外
他出國的時候身邊常帶著翻譯,能聽得懂別人說的,但卻不好意思自己開口,只能是裝作自己不會說。 不過他現在沒有關系,可以肆無忌憚地跟人練習英語,鍛煉口語。 成功人士的時尉不開口說英語,不是不好意思,而是怕顯得不莊重。畢竟是成功人士,形象包袱也重了起來。 但土包子學生仔的時尉隨便開口沒有關系,他的英語蹩腳不怕,這個年紀,這樣的出身,英語蹩腳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Hello,omeetyou,too.Areyouacollegestudent”金發的白人男子咧著一口白牙驚訝地看著時尉。 他大概是沒有想到,在這里還能找到一個會說英語并敢主動來找他說話的人吧。 白人男人來華國的時間不長,但對這個國家的含蓄內斂卻深有體會。 燕京也算是個大地方了,這里能遇到不少懂英語的人,但卻沒有幾個人愿意開口和他說話,這讓他不免有一些孤獨。 他不喜歡翻譯,不樂意身邊一直有一個不熟悉的人跟著,但在異國他鄉,能找到一個可以毫無顧慮聊天的人還是有點難度的。 時尉和外國人你來我往地拉近了一些關系,時尉才問他需不需要導游。 時尉找的這人一看就很自主獨立,不過這樣的人才方便時尉推銷自己。他們有一些錢,背著著個大相機,對中文一竅不通,但又喜歡各種各樣的文化,會很樂意花錢雇傭一個“朋友”來一起談天說地地了解一下這個地方的歷史和文化。 白人男人介紹,說叫他托尼就好。 時尉是打著練習英語的旗號來的,說著蹩腳的英語一邊跟托尼聊天,一邊給他介紹香山這邊的風景和歷史。 托尼許久沒和人聊天,猛一下有了三個朋友可以聊天,一張嘴說話就停不下來了。 時尉的說話速度不行,但聽力卻足夠厲害,所以還能跟上一點。而林峰和徐施灣就不行了,他們連聽托尼說話都困難。 除非托尼放慢速度,用一個詞一個詞往外蹦再給他們一點思考回想余地的時間,他們才能反應過來托尼在說什么。 所以這就導致了托尼說完三四句話,兩人才能抓住一兩個詞的意思。 半天下來,時尉三人陪著托尼轉了大半邊香山,拿到了兩美元的小費,另外還從托尼身上賺到了十幾塊的紀念品利潤。 托尼美滋滋樂顛顛兒地帶著精致的紀念品抱著滿滿一大盒的膠卷回去了,時尉也滿意地背著所剩不多的空背包和大把的錢回去了。 托尼買了不少紀念品,他買得開心買得興奮,其他的外國人也蠢蠢欲動地掏錢想買。加上時尉會說話,嘴里出來的英語雖然不太好聽,但內容讓他們聽著高興??!你買一點,我買一點,很快就把時尉他們三人帶上來的一堆東西給買完了。 林峰和徐施灣目瞪口呆地看著時尉游刃有余地在一群外國人中推銷著自己,推銷著自己的賣的東西,也目瞪口呆地看著時尉一把把地把錢裝進袋子里。 從公交下來的時候,林峰和徐施灣的眼睛還是直愣愣的,腳步發飄,倆人一前一后地將時尉堵在中間,疑神疑鬼地往周圍張望,生怕別人是不知道他們這里有錢! “行了!”時尉哭笑不得地看著他們欲蓋彌彰地動作,“明天周日,你們帶著包,自己攬客當導游去,賣完了東西再回來把本錢還我!” “不、不行的!”徐施灣一聽時尉這么說就急了,整張臉立刻脹得通紅。他的皮膚黝黑,加了紅之后,整張臉是黑里透著紅,紅里露著黑,瞧著就像是煤礦里出來的小可憐。 不過和小可憐不搭邊的是,他的身材高大,將近兩米的大高個,身上沒幾兩rou,瘦得不行,這樣瞧著就更高了。 “時尉,你今天就別再給我倆錢了,今天都是你自己出力出累,我倆就在旁邊干看著,我沒錢拿那個錢!” 時尉昨天就和他們說好了,不管今天怎么樣,兩人幫他把東西背著,背一天就算一天的工錢,一天五毛。 這價格在時尉看來就是絕對的廉價勞動力,但對林峰和徐施灣來說,這就是好幾天的伙食費,省一省餓一餓,抗半個月也是夠的。 倆人今天就看著時尉自信大膽地說著流利的英語和外國人交流,而他們,連聽懂都困難。 他們一直都知道自己和外面的差距大,但知道歸知道,親眼見識體會到了這種巨大差距,那又是不一樣了。 那么直觀,那么震撼,那么……讓他們感到自卑。 “林峰、施灣,你們知道你們最大的毛病出在哪里嗎?”時尉看著林峰,這個堅強地男人扛起了幾個村上千口人的重擔,但他也不是一開始就扛起來的。 林峰前幾年過得非常困難,他沒有選擇學校的分配,而是果斷地回到他那個生養他的地方。生活幾次將他差點壓倒,流過淚賣過血,在撐過去之前,他也曾經遲疑過,曾經絕望過,但好在都堅持下來了。 但既然都重新來過了一次,時尉想幫幫他,幫幫這個善良而正直的人,幫他生活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彎路。 徐施灣的家庭條件算是他們五個人中最好的一個了,他爸爸還在世的時候是副廠長,但就在兩年前,一個失誤奪走了廠子里十幾條的人命,其中就有徐施灣的父親。 他的父親是家里的頂梁柱,一家子幾十口人就他爸一個是城市戶口,他倒下了,家就塌了。徐施灣的家庭情況本來就不怎么樣,他母親精神上有些疾病,爺爺那邊一大家子人等著他爸接濟,存款本來就沒有多少,更別說其他的了。 廠子里出了十幾條人命必須要有一個管事的為這件事情負責人,而他爸,一個在事故中去世的高層人員,自然就是最好的負責人了。 因為這個徐施灣家里就只得到了一些象征性的補貼,連工作崗位都沒有分給他們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