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頁
束縛起手腳,捆綁起身體,小心翼翼地生存,連呼吸重一點都怕帶來崩潰hellip;hellip;這又何嘗不是曾壓垮他的稻草。他的人生本來就是有巨大的缺陷的。 但是她不一樣啊。 將他整個人都咀嚼透的人,告訴他,請往前走吧一切意外都不會發生;她告訴他,別擔心,他值得最好的;她告訴他,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一切,只要你想做。 他該如何去形容呢?不,不必形容,他不必去探究不必去思考不必去追尋什么都不必。 他只需要思考,為什么自己會如此幸福呢? * 蒙蒂的事業在將近半百的歲數登上他人生的巔峰。 他在沉寂了將近三年之后的復出,于《冰封之人》中的演繹,讓全世界都為之驚嘆mdash;mdash;影片就如同刺進胸膛的長矛,連最鐵石心腸的人都會動容。 而最叫人震撼的是,他將自己的片酬所得與后續所有的收入都捐給了抑郁癥救助團體與心理療養院。這并不是有錢任性的行為,因為他簡直是傾囊相授mdash;mdash;事實上并不僅僅是這一回,在復出之后蒙蒂的慈善行為更加顯著,他甚至將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報酬都通過各種渠道捐獻出去,而他自己身無分文,全靠戀人接濟才能生存的樣子。 而他的戀人hellip;hellip;嗯,蒙蒂的戀情公布得相當順利,不順利也不行,別人的一切想法都跟他無關,別人的一切意見他都不在意。 某種角度來說,他跟以前已經變成了兩個極端,現在他活在自我的中心,唯一能接納的人只有俞雅。而他的自我是什么呢?雖然很不可思議,但確實如此,他想要能憑自己意愿地付出愛而不在意對方是否愿意承擔。 在某一期幸運邀請到蒙蒂的訪談節目中,主持人曾詢問他為什么這樣努力做慈善與公益的原因,而屬于蒙蒂的回答就是:因為我被愛著。rdquo; 因為被愛著,被如此幸運地愛著,太幸福了,所以也想要把這樣的心情送給別人,讓別人知道他有多幸福。 就如同那時他對自己尋過來抱著他嚎啕大哭的meimei所說的話一樣:你不知道那是個多好的人hellip;hellip;在她的世界里,我是自由的,快樂的,無拘束的hellip;hellip;我活了那么多年,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感受mdash;mdash;她令我想變得更好。rdquo; 他在七十多歲的時候出版了一本書,記敘了自己的整個人生。 那是在他的戀人去世的第二年,已經息影多年在熒屏上并沒有多少存在感但仍活躍于各種公益事業與慈善社會活動的詹姆斯middot;蒙蒂,在這一年徹底沉寂,安靜地寫了一本回憶錄,然后在療養院中去世,死后遺體與器官盡數捐贈。 后世的人們才知道過去曾發生過的那么一段神奇得堪稱夢幻的故事。 關于一個好萊塢巨星為什么變成一個流浪漢,這個流浪漢又是如何被拯救的故事。 * lsquo;歡迎回來,大人。rsquo; 祂睜開眼的時候并不是出現在那片只有白光的空間里。 或者說,仍舊是同一個地方,只是祂的眼睛已經能看到白光后面那些奇妙的事物而已。 祂所立足的地方是一個沒有邊際的平面,一條分界線,它像是巨大的沒有水的湖泊,也可以說是鏡子,泛著波紋的鏡子。世界矗立在上方,并不能看出準確的形狀,層層疊疊影影憧憧,有著無數的重影,而湖泊與鏡子下面映照出一個一模一樣的世界,就像是倒影mdash;mdash;又或者湖泊與鏡子里的世界才是真的,而這里的才是幻象。 祂低頭看著腳下,那里并沒有她的影子。她已經躍出所有的魚塘了。 這個比喻很形象。祂曾以魚塘來類比世界,事實上那一個個重影便正像魚塘一般,困束著所有龐大亦或是微小的生命。 lsquo;請您跟我來吧,大人,我們該離開了。rsquo; 那個聲音依然沒有形體,也沒有發聲點,就像是從四面八方聚攏來,到處都有它的存在,當然不排除它其實就是一道精神電流的事實:lsquo;不過,在那之前,您還有想要做的事嗎?rsquo; 祂還有些不能接受現在的狀態,但這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不成問題。她就像一個孩子得到新鮮的玩具一樣,解析著自己的存在,試驗著自己的能力,然后被這句話提醒了,祂開始回顧這一段旅程的所有經歷。 一切的記憶都存儲在祂的精神體中。 那無數個世界的輾轉流離,數不盡的魚塘中的游曳翻滾,遇見的每一個人,看到的每一段故事,甚至是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hellip;hellip;看似龐大的記憶也只占據了精神體中一個小小的角落,就像是大海里一個不起眼的浪花,沙灘中一粒微渺的沙礫,祂要回顧過往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尋找什么也只是再輕而易舉不過的行為。 lsquo;需要幫助嗎,大人?rsquo;那個聲音在對她說。 lsquo;不。rsquo;祂微笑道,lsquo;我能做到。rsquo; 祂仰著頭,望著那所有的世界的倒影,然后準確無誤地抓住她想要的那一個。 就像小孩子戳破飛上天的肥皂泡,她也扯碎了這個魚塘的邊緣。于是世界的外層碎裂開一條縫,似乎受不了內部的壓力,這條縫越裂越大,最后徹底失去彈性,徹底崩裂。 這是祂曾作為人的時候無能為力的一件事,但在脫離人rdquo;這一事物的限閾之后,做到這件事已經變得很簡單了。那么多段人生的經歷,祂只記得這一件做不到的遺憾的事。所以在祂要離開的時候,祂必須將它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