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方hellip;hellip;呃,方行知? 魏彤彤眼皮一跳,定了有片刻才想起來方家指的是哪戶人家,方家二少又是誰。方行知為什么會來成家?他跟成雪麗這倆是怎么會湊在一起的? 魏彤彤隱隱覺察到自己貌似會錯意了,有方行端在,成雪麗還真不夠膽招惹他弟,但死鴨子嘴硬討點口舌便宜又怎樣,直接梗到底了:所以你都饑不擇食連對小你好幾歲的人都能出手?rdquo; 成雪麗也不氣,似笑非笑:這倒不至于。我有感情穩定的男友,還不至于看到個男人就滿腦子齷齪mdash;mdash;某些人啊,單身久了就容易變成蝴蝶。rdquo; 蝴蝶hellip;hellip;蝴蝶hellip;hellip;完全變態?媽的,賤人賤人賤人!魏彤彤聳拉著臉,眼神冰冷,看上去就像是要撲下去暴打她一頓:我單不單不管你事,給別人戴綠帽這種就是你的問題了。勾搭個弟弟算什么,有本事去勾搭方行端??!rdquo; hellip;hellip;方行端? 你今天吃錯藥了?rdquo;成雪麗表情有點凝重。 先是扯著方行知非說是她姘頭,現在又把話題扯到方行端頭上。前者她倒無所謂,說幾句就說幾句不痛不癢,但后者hellip;hellip;她還真得避諱。 這種不同尋常的姿態讓魏彤彤有點警覺,被坑的次數多了她有點風聲鶴唳:你才吃錯藥了!rdquo; 成雪麗看了眼手機,猶豫了下湊到耳邊低聲說了兩句掛斷,然后涼涼地看著對方:大姐在跟方行端相親你不知道么?rdquo; 你說什么?!rdquo;魏彤彤震驚道。 成家大小姐成亦秋,這世上唯一能叫成雪麗跟魏彤彤兩人都服氣且敬佩的同齡女人。本人無可置辯的優秀與人格魅力倒是其次,重要的是成雪麗跟魏彤彤很清楚在成家安然無恙的生存法則mdash;mdash;成亦秋是絕對不能得罪的人。成老爺子重男輕女得過分,卻偏偏對成亦秋這個孫女另眼相看,或者說,他把龍鳳胎一視同仁,成亦夏的地位當然沒得爭,這就意味著對于成家這些女孩子來說,成亦秋也是個鐵規戒律。換而言之,成雪麗能跟任何人曖昧,但一點都不敢碰跟成亦秋有關系的男人,就是這個道理。 成雪麗冷哼:周夫人親自做的介紹,給大姐跟她兒子相親。rdquo; 雖然方行端爹媽離婚多年,但比起一點都管不到方行端頭上的爹,還是娘在他面前有點分量。催婚這種事又是大多數爹媽都喜歡干的事,周夫人沒有再嫁,對于這個唯一的兒子自然比較上心。 大姐在跟方行端相親?rdquo;魏彤彤難以置信,她像是被踩著了尾巴的貓一樣差點蹦起來。 相了嗎?沒相嗎?這兩人有沒有見過面?但當時周夫人對成亦秋說的話確實是這一個意思吧!所以她在成家看到方行端她弟時那么熱切且毫無疑問。 不過成雪麗覺得魏彤彤的反應有點嫌大了些。方行端跟她沒關系不是嗎?怎么是這副反應?還沒想明白,就聽到魏彤彤尖叫的聲音:開什么玩笑?!方行端不是跟后頭那病秧子有一腿么!rdquo; 成雪麗的腦子嗡一聲有很長時間停止運轉。 什么?rdquo;她完全反應不過來,什么hellip;hellip;什么?你說什么?rdquo; * 俞雅每天的裝扮都不重樣。 某個人送來了太多東西。從首飾到衣物,從玩具到書籍,幾乎把臥房的空余地方都給塞得滿滿當當。她每天清晨起床,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研究今天穿什么,戴什么佩飾,然后梳個相配的頭發,畫個合適的妝容,還有閑情逸致給指甲畫上不同的花樣。 她不出門。打扮得漂漂亮亮也就是自己照鏡子。但不得不說,只是這樣的樂趣就叫她每天都很開心,每天都保持著足夠的期待。并不需要他人欣賞,也不需要給方行端回應,他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在做的一切就只是想叫她稍微快樂一點。在封閉的靜默到必須心平氣和心如止水的世界里,稍微讓自己的生活帶點亮色,帶點鮮活mdash;mdash;他在送出自己得意的作品前已經在腦海中想了千萬遍穿戴在她身上的模樣,而這種想象與對她一定會滿意與微笑的了解,就是他想要的樂趣。他甚至將自己的很多作品制作過程都拍成了視頻,作為她閑暇的消遣。 這樣的用心叫董女士都覺得心驚膽戰。特別是在女兒那里看到過很多畫冊,如果每一副圖都換成實物hellip;hellip;在看到那些價值連城的珠寶挨個兒出現在女兒身上,她已經不能自欺欺人地認為這不可能了。 只要他送,我就會要。rdquo;面對親娘的疑惑,俞雅平靜地微笑。 于是董女士愁得晚上睡覺都睡不好。 別想太多了。rdquo;對此成先生就看開得多,既然擺明了是禮物,管那么多干什么,都是成年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方家小子也是能承擔得起自己所作所為的。小兒女開開心心的,比什么都重要不是嗎?rdquo;看到妻子臉上出現的明顯的不贊同的表情,他笑笑,旁人或許會很計較,因為你不身處其中,能看到的只有難以想象的巨大的價值mdash;mdash;當事者卻根本不會管珍貴與否,只不過是一個想方設法樂在其中,一個順其自然心有靈犀,而你不懂他們談戀愛的方式而已。rdquo; 在殺人不見血的政界浸yin已久的成先生內心仍保留著的浪漫與柔軟難能可貴,反倒是董女士,這十多年來在山村外的世道越是熟諳此界所謂規則,越是變得現實且冷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