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其中四本是珠寶,另兩本是雕塑hellip;hellip;全是方行端自己的作品。 相對于一個超大型集團的掌舵手,對于方行端來說,他更得意的該是自己在珠寶設計與雕塑藝術方面的成就吧。 哎呀,rdquo;此刻注視著這些冊子的人坐在書桌前,一手托著下巴一手翻頁,眼睛里全是閃爍的星辰般明耀的光,都是hellip;hellip;以我為靈感的創作?rdquo; 第96章 豪門繼女07 俞雅對藝術的鑒賞能力有限, 她過去偏科偏的一向是理科,當然不能說對文史藝術類毫無研究,畢竟在這方面她也曾刻苦學過,文學素養同樣不賴,但就算對這類的學習跟研究需要,能融合成本身素質的大多也只會于漫長的時間里浸潤在認知中, 而不是化為具體的能言說道明的知識長久存在于腦海。所以藝術這玩意兒, 要問她審美如何她還是能說出不少的, 但要問她哪件作品具體的理念與特性, 她也只能笑笑了。 只不過人mdash;mdash;或者說是外行人mdash;mdash;雖然對美的標準各異, 但對叫人賞心悅目神清氣爽的事物都會有相似的美好的感官。珠寶這種東西, 光它存在本身已經是能叫人迷醉的東西了, 搭配不同的卻能使它更光彩奪目的設計,怎么能不叫人更癡狂? 俞雅當然也不會免俗。 對她來說, 這世上永遠有比奢侈品更重要的東西, 但這并不意味著她對珠寶的價值與其附贈的樂趣不屑一顧, 就像她能安貧樂道享受質樸甚至是粗糙的生活, 但這并不意味著她會不喜歡華服美飾園榭廣廈。有些東西,就算不曾擁有, 光是放在那兒看看都叫人心曠神怡mdash;mdash;更何況,這些東西未嘗不能為你所有。 方行端送來的冊子里每一件作品都叫人心曠神怡。 特別是讓當事人俞雅敏銳覺察到, 這些作品的靈感來源或多或少都來自于她身上某個因子mdash;mdash;或者脫胎自那只驕傲霸氣的大白鵝與那座偏僻閉塞的大山時。 董女士在知道今日里方行端給女兒送了禮物之后,忍了又忍,憋了又憋, 還是沒控制住,敲了女兒的房門。她進去時女兒正抱著大白,一人一鵝一起在觀摩那些華美璀璨的珠寶圖片。 然后這個觀摩的對象變成了兩個人。大白眼看著有人來陪她了,動了動,從俞雅懷里起身,翅膀一掀飛向地面,然后干脆利落躍入自個兒的搖籃床。 俞雅對著她親娘笑了笑,笑容中透著幾分了然。董女士表情有點發緊,稍微有點掛不住臉,用盡全部的定力才裝作若無其事不動聲色的模樣。當然很快她就注意不到這些尷尬了,珠寶永遠是吸引女人的利器,哪怕是董女士也不例外。 天才的混搭技巧hellip;hellip;rdquo;董女士情不自禁感慨。她這樣的身份地位,奢侈品都是必要的門面,對于珠寶首飾自然有自己的見解。 方行端擅長用寶石,五顏六色珍奇奢華的寶石,偏愛祖母綠與紅藍寶石,但他的作品中既有價值千萬寶石塑造而成的珍寶,又有隨處可見不值一文的鵝卵石,用材隨心所欲,設計天馬行空,或者說,一切色彩濃郁鮮艷的寶石都能在他手下呈現出光輝耀眼美輪美奐的姿態。簡約流暢但是奢華大氣的設計理念,融合愛情、夢幻、神話、大自然的靈感來源,叫他的作品永遠呈現出一種能觸動人心的溫柔與甜蜜美感。 我比較喜歡這個系列。rdquo;俞雅笑著指給她娘看,這些色彩真是美妙啊。rdquo; 纏綿病榻多年以至于整個世界都被迫得是安謐沉靜的俞雅,確實容易被這樣的色彩所打動。當然,也沒有人能抗拒這樣璀璨又亮麗的光色mdash;mdash;寶石本來是死物,但當它們附帶上情感時,卻能變得如此鮮活mdash;mdash;多奇妙啊。 董女士轉移視線認真欣賞,隨即眼皮就跳了幾下。 方行端對外的作品不少,恒瑞旗下就有他專門的工作室。由于廣受贊譽,流傳度十分廣,所以董女士對很多首飾的樣式其實并不陌生。只不過,她在甫一開始閱覽這冊子的時候就發現了hellip;hellip;貌似有很大一部分的珠寶樣式她都是頭一次見hellip;hellip;是私藏,不對外開放的嗎? 這么一想,就想深了。 越是感性的人越能領會一些無言的訴說。她剛才就覺得這些珠寶的設計中帶著一種強烈的暗示hellip;hellip;而女兒手指的這個系列中,這種感覺更甚mdash;mdash;甚至叫她覺得,每一種凝固的色彩里面都流動著一段告白。 他是這樣看待心上人的mdash;mdash;就像注視著一座休眠中的火山,你看到那些皚皚的靜謐的白雪覆蓋著整座山,整個世界都被沉靜無聲所籠罩,但你知道山的底部洶涌著guntang又熱烈的巖漿,你知道靜謐背后是熾熱又爛漫到極致的喧囂。那種喧囂鼓動著你的耳膜,動搖你的意志,叫你既震撼于那呈現著純澈與絢爛兩面性的靈魂,又控制不住想要靠近。 這所有告白所對著的hellip;hellip;都是她的女兒啊。 俞雅長得其實不像董女士。董女士的面貌其實很有她父親的特征,略顯張揚了些,后來又為常年與文史交流孕生的氣質所覆蓋,更多的是大家夫人的端莊典雅。而俞雅五官的輪廓像的是她的外婆mdash;mdash;那個叫歷盡千帆飽經滄桑的董老爺子路過大山時一眼就看中、甚至為此停駐腳步再未動過遠行念頭的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