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
這會皇上和太子在和要臣們在議事,沒有過來,自然也沒有召見林三郎。 太醫和太監離開后,只留下兩兄弟,林明誠把林三郎扶坐起來,埋怨林三郎上戰場也不寫信告知一聲,又把家里的來信念給他聽。 林三郎愣在那里,半晌沒說話,他的神情淡淡的,看不出高興還是不高興。 林明誠道:“三哥,你不高興嗎?” “高興”林三郎點頭,能回到三房,他還是高興的,但要說多高興也沒有。這些年在外也看淡了,不愿在家待也不過是不想被逼婚,更喜歡在外面闖蕩而已。 只是現在被封了勇恩侯,倒是讓林三郎意外的,林三郎小時候就表示長大后要當大將軍,但在華山出師后,大乾無戰事,他也就四處游歷,幫林明誠的忙。 “三哥,你還沒說你怎么想著上戰場,而且也不先投軍?!绷置髡\道,林三郎并沒有入伍,不算是軍中人,只不過闖入敵營去刺殺突厥將軍,救出三皇子,所以在軍中林三郎并沒有身份記錄。 “我正好從海外回來,聽聞戰事,便到了邊關。原打算把三皇子救回來,但去敵營的時候,三皇子被重兵把守,我只好先刺殺突厥將軍好把敵兵引開救下三皇子?!?/br> 林三郎當時想入伍也來不及了,進了軍隊當一個小兵,又不受重視,一舉一動得受嚴格管控,所以林三郎直接就去敵營救人。 “你下次這般冒險,一定要記得先給我寫封信,也是你幸運,不然你死在敵營炮火里,誰會知道。你的事我都盼著老家那邊沒說,但勇恩侯的英勇事跡卻傳遍全國,你等著爺奶和爹娘叨念吧?!?/br> 林明誠這么一說,林三郎表情一苦,光想想都頭疼了。 這會皇上帶著太子和三皇子一道過來了,三皇子之前被禁足,現在林三郎醒了,皇上也把人宣召過來。 經歷了戰場上一難之后,三皇子受了很大的打擊,一顯頹勢,整個人陰沉了許多,而且季賢妃和季氏也大受影響。 此時三皇子也很識趣,到了林三郎面前感謝救命之恩,整個人木木的,眼神都黯淡的很,早沒有從前的囂張和意氣風發了。 皇上現在最不待見的就是這個兒子,想到季賢妃臥病在床無法,揮揮手就讓三皇子去看季賢妃。 三皇子麻木地離開,去看季賢妃。 如今的季賢妃也因兒子的事情失意的很,皇上雖然沒有降罪,但明顯冷落了。 季賢妃怨兒子,看到三皇子過去,表情也冷冷的,母子相顧無言。 第122章 門庭若市 這邊皇上和太子讓林三郎好好休養, 侯府已經修繕好了,隨時可以入住。 等林三郎把身體休養好,再安排職務。 皇上顯然是有重用林三郎的心的, 這些年大乾重文輕武, 這次打仗若不是靠著比突厥強力的火藥, 大乾就輸了。 更不說三皇子被俘虜,沒有林三郎把三皇子救出來, 還成功的刺殺突厥將軍,大乾這一仗真不好說。也許會贏,但肯定也贏的慘烈, 甚至可能會輸。 而且襄陽侯也老了, 段瑾瑜如今是文官, 段家子弟也沒拿的出手的。 皇上這細細一分析,就發現這些年武官武將的子孫很多都棄武從文了。 這怎么行, 兵強國強, 兵弱國弱,經過這一次突厥之戰,皇上對軍營兵將重視了起來。 這一來,林三郎自然入了皇上的眼, 而且林三郎成功刺殺突厥將軍又救下三皇子, 也讓皇上印象非常好。 林明誠接林三郎回府休養, 皇上倒沒有賜了兩個宮女服侍,除了封侯爵,還有賜侯府, 另外還賞金萬兩。 林三郎瞬間暴富,從一介草民一躍擠入京城勛貴階層,雖然在勛貴這里,林三郎是個沒根基底蘊的暴發戶,如今只空有侯爵名頭,但大家都知道,以皇上和太子對林家兄弟的看重,勇恩侯站穩腳跟只是遲早問題。 更不說勇恩侯與林侍郎是嫡親兄弟,眾人都覺得農門林家不得了了。出了這一雙能耐的兄弟,還有遠在外做官的林墨硯,先是一門叔侄雙進士,現在又多了一個勇恩侯,這祖墳冒青煙了。 在林明誠把林三郎接回府休養后,林三郎的身份也曝光了,這會林家兄弟讓人羨慕嫉妒的很。 這會也有不少人打聽林三郎的情況,有沒有娶妻,需不需要妾侍的。 一時間林府門庭若市,不過都被顧芝蘭打發了,雖然林明誠要上朝工作,但府里還有林六郎和林九妞,以及一眾下人,所以林三郎倒挺愿意在林府休養。 至于勇恩侯府,比林府大多了,卻也太空。 皇上賜了兩個宮女,但府里的管家、仆人一眾還得另外配置。 林三郎和林明誠兄弟倆商量之后,就寫信回老家,想把家里長輩接進京養老。 兄弟倆的信到了林家村后,不說林家,整個林家村的人都炸了,甚至白虎城的人在知道勇恩侯是他們白虎城林明誠的兄長時,都歡欣鼓舞,與榮有焉。 而林家這邊,二房懵了,小李氏哇的一聲大哭了起來。 二房心里特別后悔,他們才把林三郎還給三房,林三郎就成了勇恩侯了。 那可是侯爺啊,他們本來是侯爺的父母啊,可現在一切成空,心里別提多難受了。 “閉嘴,嚎什么嚎?!绷掷钍铣约旱闹杜鹊?,對這個拎不清的侄女也是無奈,她是繼室,林老二是她的第一個孩子,林李氏自然看的重一些,小李氏是她的侄女,二房無子,林李氏自然上心。 當年把三郎過繼到二房,三房心里怨了這么多年,她這當娘的心里如何不難受。 三郎多年不愿歸家,也不愿意定親,林李氏心里也不好受的很。在二房有了七郎后,林李氏就知道三郎遲早要回歸三房,七郎出生的時候,身子骨弱,三天兩頭病一回,林李氏沒答應,也是怕七郎早夭。 現在林李氏慶幸三郎回了三房,不然三郎一成為勇恩侯,就不可能再回三房了,到時候兩房更離心,這不是林李氏愿意看到的。 人老了,就更希望家里和和睦睦的,三郎四郎信里提到讓他們都進京,重點提了二房,可見很有心。 林老頭和林李氏很是心慰,三郎四郎若只是要三房進京,他們兩老也不能說什么,但現在兄弟倆信里提了林家所有人。 不過林老頭和林李氏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子孫給帶進京,對他們來說,林家村是他們的根基,三郎和四郎在京城雖然掙出個侯爵和三品官位,但他們祖輩扎根在林家村很多年了,即使也想進京享福,可卻也不舍得離開林家村。 人老了,都有落葉歸根的心里,林老頭和林李氏非常的糾結該不該進京,還是在留在林家村。 可信里,兩個孫子都勸著他們兩老進京去看看,所以糾結之后,兩老決定進京住一住,過不慣再回來。 兩老決定下來,三房肯定也跟著進京,畢竟三個兒子還有女兒都在京城了,他們繼續留下來也沒意思。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林三郎的親事,這都是長輩盼著的。 倒是大房和二房還有四房,林李氏倒是不考慮讓他們跟著進京住三郎四郎的宅院,若是兄弟的,沒分家就算了??蓭追慷加袑O子女的人了,帶著孫子女住小輩家里像什么話,在這一點上,林李氏還是很分的清主次的。 而且三郎四郎信里也說了,家里子弟若是有天份的,也可以進京,像林六郎和林九妞那樣受教育。 悔的腸子都青的二房自然想去,但林李氏卻猶豫,小李氏心一急,立馬道: “娘,聽說宮里的太醫醫術高,七郎身子骨弱,不知道三郎四郎能不能幫忙請到太醫幫七郎調養身子骨?!?/br> 小李氏這么一說,林李氏倒是同意了,她看著七郎這個病弱的孫子也擔心的很。 小李氏心一喜,立馬就要賣田地,被林李氏按住了。 “等七郎調養好身子骨,你們再回來吧,三郎已經回歸三房,你們好好培養七郎,待七郎出息了,也能好好孝敬你和老二。三郎那里,你是不用想了,若是把情份鬧沒了,你和老二自然不會怎么樣,但你想想七郎。若沒個兄弟幫襯,七郎以后會怎么樣,你好好想想?!?/br> 林李氏的話,到底讓小李氏心里那點意難平,也消停了。 當下二老還有二房三房進京,其它幾房留下,以后有孫輩天份好便送進京,或者自己有本事在京城買房的,親戚間來往走動那也不錯。 不然等三郎成親,也可以進京參加三郎的婚禮,見見世面。 第123章 有子萬事足 林家人是第二年開春進京的, 這個時候顧芝蘭又懷了四胎,顧芝蘭心里松了口氣。 生了三個女兒的她,面對即將到來的婆母他們, 顧芝蘭挺心虛的, 而且也底氣不足。 為了祈禱這一胎是兒子, 顧芝蘭甚至還想去救神拜佛,希望能得償所愿。 林李氏和趙氏她們到了京城后, 先在林府安置,林三郎的身體休養好之后,便進宮領職一等侍衛, 成為皇上身邊的親信。 一等侍衛是正三品, 直接和林明誠同級, 可以說林三郎直接躍過林明誠,成為京中許多官員羨慕嫉妒的對象。 別人一輩子都難爬上三品, 林三郎卻一瞬間達到了, 起點直接就是侯爵和三品官位,不知道羨煞多少人。 現在林家人到來,林三郎正好辦喬遷之喜,在要勇恩侯府宴請賓客, 京中的人都非常給面子。 甚至不少人都盯著林三郎的后院, 雖然林三郎的剃掉的胡子已經重新長出來了, 但精心修過的胡子,并沒有邋遢感,反而更顯的林三郎英武不凡。 有了一等侍衛和侯爵雙重光環的林三郎, 是很多姑娘的乘龍快婿,這一嫁過來就是侯夫人,直接當家做主,而且丈夫還有實權,可以說是很多姑娘退而求次之選。 勇恩侯喬遷之喜,可謂賓客如云,雖然宴請有數,但擋不住大家拖家帶口而來,呼朋引伴。 林李氏和趙氏被大家恭唯著,也有些受寵若驚,不過她們對京城不了解,所以對于有意結親的,到底不敢應下。 而想嫁給林三郎的姑娘,要么是高門庶女,要么是小官嫡女,也有一些平平無奇的大家閨秀等等。 京中底蘊深厚的世家大族也舍不得嫡支嫡女,倒是旁支的可以,只是林明誠和林三郎商量過,林三郎肯定是要娶妻的,他也沒有想打光棍一輩子。 但林三郎現在是勇恩侯,后院沒有妻妾,被很多人盯著,都想通過結親把林家兄弟和他們綁在一塊。 所以林三郎和林明誠商量過后,決定不能娶高門貴女,世家也不考慮,一般中等的閨秀就可以了。 畢竟林家雖然是寒門子,但林明誠和林三郎兩兄弟身居要職,手握實權,而且兩兄弟還年輕,又深得皇上和太子看重,前途無量。 世家高門的勢力盤根錯節,若是與世家和高門結親,牽扯到其它勢力,引起皇上和太子的疑心,反而不利。 但就算要選擇中等閨秀千金,也得選一個能掌家的,畢竟娶過來是做侯夫人,做一家主母的,太弱的姑娘肯定不行,特別是那種遇事就哭哭涕涕的最不能要。 而且林三郎自由慣了,沒那么講究,也不愿意娶高門女。 喬遷之喜后,林三郎帶著一眾林老頭和林李氏還有二房三房一道住進了侯府里,本來顧芝蘭有孕,趙氏心里放不下,想留在林明誠的侍郎府,但見二房住到侯府里,便不想讓小李氏占了先, 再加上林三郎要議親了,當娘的自然要上心一些,所以趙氏也搬到了侯府去了。 然后因林三郎是長兄,所以勇恩侯府是東府,林明誠這里便是西府。 安頓下來后,一家人便到寺廟里去上香,顧芝蘭趁機拜送子觀音求子。 林明誠無語,他其實并不信拜送子觀音就能生兒子的,但還是被林李氏和趙氏拉著跟顧芝蘭一起拜,表示心誠則靈??粗\如信徒的顧芝蘭,林明誠也受了影響,也盼著有個兒子,這樣省事多了。 古代社會,男尊女卑,把兒子看的太重要了。 這次來上香,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來給林三郎相看的。 本來是相看一武將的女兒,卻沒有想到林三郎和國子監祭酒的嫡女看對眼了,這倒是很讓林明誠意外,他以為林三郎會選擇武官武將家的千金呢。 國子監祭酒,姓寧,從四品官職,相當于最高學府的校長或者教育部部長這樣,主要任務是掌大學之法與教學考試。 寧家嫡女有一個很美好的名字,寧清婉,人如其名,清麗婉約。雖不如顧芝蘭美貌,但氣質非常出眾,也不怪林三郎一見鐘情。 寧家對于把女兒嫁給勇恩侯是非常樂意的,因為以寧祭酒的官職,女兒肯定是當不了王妃皇子妃,但側妃卻可以。 之前幾個皇子就有意娶寧清婉為側妃,寧家人便急急給寧清婉定了親,卻不想寧清婉的未婚夫把丫環的肚子搞大了,甚至在莊子上生下了庶長子,被人捅出來。 寧家退了親,又恐皇子惦記上,這一在寺廟里遇上了勇恩侯,且勇恩侯有意之下,兩家很快就定親了。 林三郎大婚很熱鬧,白虎城林家大房四房還有林老五林老六都進京參加了,而這一次林老五也回京述職,不過他還是想外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