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小李氏訓了大女兒后,便又去找林三郎,兩個女兒再親,她們二房也缺個兒子。 “四郎,過來?!绷置髡\正拿著樹枝在地上寫字,聽了林三郎的話便抬起頭來。 林三郎朝他招了招手,探頭探腦,左顧右盼,小心謹慎,一副做賊的樣子,明顯此地無銀三百兩。 林明誠嘴角抽了抽,站了起來跟了過去,隨著林三郎進了屋。 “三哥”林明誠還沒問出來,林三郎已經從懷里掏出來一個雞蛋兩顆糖來。 林三郎遞了顆糖給林明誠,又把雞蛋去殼分林明誠一半,“二伯娘給的,快吃?!?/br> “二伯娘給的你也敢吃?”林明誠哪里不知道二房長輩對三郎好的原因,甚至對他都比親生女兒大妞三妞好。 “怎么不敢吃,二伯娘又不外人?!绷秩珊芴谷坏?。 林明誠欲言又止,也不好跟林三郎說他是二房想過繼的首選吧,甚至連奶奶都有些默認的。 當然,要是二房有兒子就不用過繼了,二房現在還是存著希望的。 能自己親生,誰會想過繼別人的孩子。 林三郎吃完了對著林明誠道:“我去拿水?!?/br> 林明誠點了點頭,看著林三郎離去,心里還是盼著二房有兒子的。 這時代,沒有兒子,香火不能傳成,就是斷根了,所以他二伯沒有兒子,是家里最沉默的人。 二伯娘也是沒底氣,也幸好是奶奶的親侄女,不然在這家里肯定不好過。 今日林大妞說了三郎,二伯娘就怕三郎不高興了,而且就算沒有這些事,二伯和二伯娘有好東西也第一個給三郎,偶爾他也會有份。 林明誠吃完雞蛋,把糖含在嘴里,很甜,但吃人嘴短啊。 而且二伯和二伯娘為了兒子,為了傳香火,為了死后有兒子摔盆子,把侄子看的比親生女兒還重要。 林明誠覺得有些可悲,但這個時代就是如此,從村里的現象看來,已是人之常情了。 若是可以選擇,他并不喜歡這個時代,但沒選擇,而且能帶記憶穿越重生,已是上天厚愛了。 只可惜,這里沒有上輩子的爺爺奶奶。 林明誠看著拿水進來給他喝的林三郎,笑了。 人果然是貪心的,世上的事哪能事事如愿的。 既來之則安之吧,雖然家庭條件沒有上一世的好,但親情還是可貴的,而且他也會努力給家里創造更好的生活。 日子一天天過,林明誠帶著林三郎讀書認字,林大郎和林二郎也沒有那么耐心教他們的,林三郎更多是林明誠教的。 趙氏看著兩個背書寫字的兒子,臉上的笑容都沒停過。 “四郎,我們出去玩?!绷秩纱蛔×?。 “好”林明誠把《百家姓》收好,這是兩兄正學的啟蒙書,是林老五的手抄本。 林明誠都不知道翻了多少遍了,說滾瓜爛熟也不為過。 但這一本林三郎還沒學完,想跟林李氏拿第二本都不行。 林老五的書房由林李氏鎖著,寶貝的很,至于林大郎和林二郎的書更不會輕易借。 林明誠跟著林三郎出去玩,他并不會像大伯和大伯娘那樣拘著林大郎和林二郎讀書。 比起讀書,林三郎更喜歡玩,更喜歡和虎娃他們學拳腳功夫。 村里有會拳腳功夫的五太公,年輕的時候曾離家在華山學武藝,虎娃不愛讀書,喜好練武,還著村里一幫孩子都跟著學拳腳功夫。 林明誠還曾幻想著古代有絕世神功,或者武俠電視劇里飛來飛去的輕功,可惜根本沒那么夸張,不過也比現代的武功強很多。 絕世神功有沒有他不知道,但內功和輕功是有的,也能飛檐走壁,只是沒有現代電視劇演的那樣厲害,畢竟電視里的也是用威亞吊著的。 五太公這種是散打,身手是村里最好的,上輩子林明誠有學跆拳道,所以對于林三郎過來跟五太公學武,林明誠也是支持的,甚至他也想跟著學,除了強身健體,自然也要學些自保的本事。 村里的孩子非常喜歡五太公,畢竟五太公以前在外闖蕩過,見的世面多,會講故事,村里的老小都喜歡聚在五太公家里聽故事,甚至跟五太公學拳腳功夫。 “四郎,你想不想跟五太公學武?!绷诛j蹲在林明誠的面前問道。 林明誠瞪大了眼睛,心里有些吃驚五太公對他的關注,他明明已經掩拙了,這會故作天真道:“五太公,我就在學武啊?!?/br> “你想不想學更厲害的?”五太公問道。 林明誠毫不猶豫的回答,“想?!?/br> 即便是現代的文明社會也需要多學些自保的,更不說古代了。 若能學到更好的武學,林明誠千萬個愿意,這對他來說和考科舉并沒有什么沖突。 五太公露出了笑容,他觀察林明誠很久了,這孩子根骨好,年紀雖然比其它孩子小一些,卻是學的最認真的一個,招式也標準,學的也扎實,又能吃苦耐勞,五太公最滿意不過的了。 “我以前在臨揚華山學武藝,雖然離開了,但交情還是有的,那里雖然收徒條件苛刻,但若是四郎定有希望的?!?/br> 林明誠這一聽,就沒有多少興趣了。 他從五太公的故事里聽過臨揚華山的事情,而且臨揚華山可不在白虎城,他一不想離家,二沒想從武,他想走的是科舉之路。 “五太公,我想讀書?!绷置髡\道。 做為一名曾經的教授,林明誠胎穿到了古代,哪會放著自身的優勢不用,反而棄文從武。 五太公一頓,想到了林家的情況。 林家的兒郎幾乎都是讀書的,雖然老大到老四都沒有讀出書,但老五卻是童生了。 如今天下平定,沒什么戰事,行武自然不如讀書考功名,而且文武同樣的品級,武官卻低文官半級。 五太公也不好決定林明誠走武道,所以一時沉默。 林明誠朝著五太公道:“五太公,我跟您學武?!?/br> 他暫時還不想離家太遠了。 “好吧?!币仓荒苓@樣了,五太公心里有些可惜,他是會點拳腳功夫,但哪比的上臨揚華山,自己當年也只是學了皮毛功夫而已。 雖然五太公教了不少族中孫輩學武,但不確定送族中的孫輩去華山拜師學藝會不會被收徒,但若是林明誠,五太公卻是有信心的。 第6章 人小沒人權 “五太公,我也要武功高強?!绷秩陕牭搅宋逄土置髡\的對話立馬道。 五太公看向林三郎,無疑林三郎看著比林明誠更為的壯實一些,而且對練武很有興趣,只是相比林明誠,五太公更知道林李氏對林三郎的期許。 五太公覺得三郎也不錯,他甚至考慮著把三郎和虎娃還有村里幾個優秀的孩子送去華山學武,學成之后有武藝傍身,能做的事情就多了,就算不出去闖蕩,回村也同樣可以保護村人族人。 而且華山不單單寫武,也會教讀書識字的,這是一個很好的出路。 五太公意動之后,便跟著林三郎和林四郎回林家了,想當然林家是不可能同意的。 別說林李氏和三房,就是二房夫妻也不同意。 二房夫妻有心過繼三郎,正努力培養感情呢,哪里希望三郎離家。 而三房夫妻也是不舍得兒子離家,當然林李氏和二房三房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那就是希望三郎讀書考功名。 五太公雖然來的時候也猜到是這結果,倒也沒有多少失望,畢竟林家的條件是族里數一數二的,家里出了童生,又盼著子孫讀書考功名,這想法自然是好的。 林家村里條件最好的,便是林族長,林家還有林秀才家里,這三家條件好一些。 林秀才家里沒有排進前一二,那也是因為讀書考功名花錢,林秀才一家子也是讀書考功名的。 讀書人最費錢了,而且林秀才家里不會經營,還有經常上門打秋風的親戚外戚。 林秀才是比較好面子的人,家里秀才娘子又是個耳根子軟的,所以娘家親戚哭窮總免不了心軟,借錢救濟這些事沒少做。 只是這一來,名聲好了,但卻過的窮了。 若不是林秀才還有一些束脩收,還有幾畝地給人耕種,不說考試,喝西北風都有可能了。 所以林秀才家里也是雞飛狗跳的,并不平靜。 “四郎可以去啊?!毙±钍铣雎暤?。 林明誠見家里人都看著他,心里頓時一凜,其實他現在年紀小,去不去都無所謂,可他不愿意離開家啊。 要沒他看著,三郎都不知道會不會被家里人給縱壞了,甚至會不會被村里一些搗蛋的孩子給帶歪了。 三郎現在也才六歲,是林李氏的大孫子,照著林李氏和二房這么無理智的寵著,以后縱壞都有可能。 而且他娘肚子里還有個小的呢,不知道是男是女,林明誠對這個家里是很有歸屬感的,甚至已經有著護哥顧弟妹的心態了。 “四郎太小了吧?!壁w氏有些不舍,不過也知道家里的條件,若是三郎讀書,可能就供不起四郎了。 而往后四叔五叔都有了兒子,四郎更沒有機會讀書考功名,一大家子這么多人讀書,家里花錢的地方非常多,這一點趙氏也是很無力的。 “不小,這年紀正好,且華山學藝不用交錢?!?/br> 五太公的話一落,林明誠感覺不好了,果然就見林李氏眼睛一亮,“就是有華山養著?” “正是”五太公道。 林李氏心動了,還朝著五太公問道:“能養到多少歲?” 五太公:“???”去學藝還能希望被養一輩子? 但這會五太公還是很耐心地解釋,“學藝,什么時候學成都行,想什么時候離開都成?!?/br> “那成,就四郎吧?!绷掷钍狭ⅠR就拍板定下了,有華山養著,還能學武藝,林李氏覺得這是最合算不過了。 林明誠臉一黑,果然人小沒人權,看著他奶一副占便宜的樣子,一時無語。 甚至趙氏都猶豫了,也沒有出聲反對。 小李氏還朝著林明誠道:“四郎,你去華山學藝那可好了,我從前就聽說華山出過將軍,出過軍師,出過……,就是回村里了也能像你爹那樣打獵,肯定比你爹強?!?/br> 林明誠繃著小臉,不想理二伯娘,嚴肅對大家道:“我想讀書考科舉?!?/br> 這話一出,林李氏和趙氏瞬間一靜,趙氏猶豫道:“娘,我看四郎學的比三郎還認真,不如讓四郎留在家里和三郎一起讀書吧?!?/br> “娘,我想去華山學武,我想當將軍?!绷秩杀绕鹆炙睦筛肴?,這會心動極了。 “你不行?!绷掷钍虾托±钍淆R齊開口,就是趙氏也不愿意大兒子去。 等到男人們從田里回來,聽說了這事,都紛紛支持四郎去,沒一個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