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年糕
書迷正在閱讀:厲少專寵小甜心:寶貝,我錯了、買個娘子會種田、失業后我回家種田了、七零福娃三歲半、今天也必須拯救男主[快穿]、穿越小能手和他的奇葩雇主們、學霸不易當[快穿]、一不小心撩了個主神男友[快穿]、快穿請停止黑化、兒子穿回了我高一時候
“除非能開發更多有利客棧的利益,比如夜里也能賞花、喝茶、吃東西,而且那些客人最好真的能留在這里長住?!?/br> 其實柳青青并不樂意在村里做客棧,白天賺點吃食錢也就罷了,客人傍晚前總要離開的。 這里畢竟是村子,外人大量住進村子,不是好事,安全性也會降低。 而吉祥山莊要承擔的責任也會成倍增加,甚至還要組建巡邏隊才放心,既要保證客人安全、也要保障村里人安全哪。 這話,她沒說出來,只是對建客棧一事并不熱衷。 王小六看著柳青青神色絲毫沒有多余波動,心里就琢磨開了。 以這女人愛錢、愛賺錢的本性,如果她都不動心,那就只有兩個理由。 一個是她還沒有意識到開客棧的價值; 一個就是,她有不開客棧的理由。 “也行,目前先做好酒樓生意,若以后生意穩定下來,或許建客棧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br> 王小六想了想,便笑道。 “嗯,機緣到了,或許可行,但現在顯然還有許多不合適,再觀望一下吧?!绷嗲嘁残α诵?,心想王小六能打消這個主意是最好了。 若吉祥方面真的要在村里建客棧,她也攔不住,那時就只能把丑話說到前頭,若出了控制不住的問題,別連累她就好了。 要知道,鎮上百姓家家有小院子,而村子里,家家也有小院子,不過是籬笆院子,根本不防盜。 夜不閉戶的情況也有,但那是村里民風淳樸。 外來人多了,復雜的情況就多了。 王小六走后,柳青青就把這層憂慮告訴了喬喻凌,喬喻凌也同意不建客棧。 他的理由,竟然是以前就是沖著村子寧靜簡單,才在此落戶的,他生于市井,其實挺煩街市熱鬧的。 柳青青沒想到他會突然說出自己以前的生活,還有些驚嚇,半天沒反應過來。 他生于市井? 那是否也長于市場?又是何原因孤身來到這里,隱居村子? 他這十年來的情況,算是隱居吧。 她可不信他是逃亡到此。 難道是結下打不過的仇家,才會避難在此? 但想了想,她忍住了沒有繼續詢問。 因為他就說了這么一句,而且還是隨口說出來的,并無要繼續往下說的意思。 他疼她、寵她、幫她,若他有不愉快的過去不愿意說出來,她仗著他的心,卻非要逼問他,不是糟蹋了他一翻心意嗎? 此事作罷,大家各司其職,繼續做好酒樓吃住生意。 柳青青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吃食。 也是因為年關將近,外公和舅舅從別的村子里買了糯米回來做年糕,她突然就做了幾種吃法,大家都很喜歡。 于是第二天就把年糕都轉賣給酒樓,將辣年糕一天就賣光了。 因她改變了普通年糕的大小、形狀甚至吃法。 還用“糍粑”之名替換了“年糕”,客人竟然不知道,這新鮮好吃的新吃食,竟然就是自家也有的普通年糕做出來的。 酒樓知情的人,自然是半個字也不透露的。 王十三親自回了鎮上,第二天就收集了一百斤年糕回來,還帶來了做年糕的石臼和大量糯米。 然而,柳青青卻請張木匠趕制了兩個矮木桶和打年糕的長木杵,帶了木榔頭。 之后,她親自將煮熟的糯米飯裝進矮木桶里,用木榔頭敲打了一陣,有了一定粘性之后,再以太極手法揉捏。 她是中和了日式打年糕的方法,不過不敢全用,畢竟大家都是新手,怕配合不默契而打到手。 因而,她演示了一個人打年糕的辦法。 被她這么做出來的年糕,口感與傳統的石臼里搗出來的年糕,又有微妙的不同。 而這種年糕做出來的幾種日式吃法,無疑也增加了生意品種,也更加讓人辨認不出來這就是大家本就熟悉的年糕。 最后,王十三親自看過當場拍板,就用這種方法,立刻喊了兩個伙計過來,在柳青青的指導下,很快熟悉了做法。 自然,柳青青很大方地將幾種吃法和做法,打包算了三種方子,再加上之前陸續增加的糕點、炸豆腐還有幾道菜肴,又賺到一千兩。 至少,她有三千兩存款,而且這些日子消耗并不多。 再加上酒樓的生意,以后,就真的能達到她半年前的夢想,每天不用那么辛苦,也能數錢數到手肌筋了。 當然,現在這種說法,只能將存款全換成銅錢,不然還是有差距的。 但她相信不要太久,這夢想是會越來越近的。 當然,喬喻凌雪后幾次上山打獵,也賺回了幾十兩。 雖然跟她的比差得遠,但不算她的特色吃法,她其實是被他的收入甩幾條街的。 但不管怎么樣,他們現在都是村里最富有的人。 很快三七化財這天到了,劉長福請了假,帶著林繡兒去林家村。 這次他們自己趕了驢車,恰好李家要去鎮上賣糕點,李家大舅娘他們一房人,就坐了他趕的驢車,一起過去。 當天傍晚,天擦黑時,才回來,也沒影響第二天工作。 而林繡兒雖然哭過而眼睛紅紅的,但心情卻比之前回來,要好了很多。 因為她爺爺經過親人們的開導,郎中的用藥,病情已經緩過來了。 當然也要如今家里有積蓄,用得起藥才行。 常年藥罐子,反而比平常不生病、一病起不來的人,要抵抗力還強一些。 老頭子也是想開了,老婆子既然已經去了,他也要堅強,不然一年送兩老,叫兒女們心里如何受得??? 至少,他要替老婆子再多活兩年,替老婆子看到他們的曾孫出世呢。 也是這樣的念頭,讓他又燃起好好活下去的希望。 轉眼年關里,劉家人在大柳村和喬家、柳家三房過了小年,當天下午,劉秋和劉長福、林繡兒、劉月兒就回家去,把屋子收拾干凈,把炕都燒起來。 不過,因為常住在柳青青這邊,他們家一直是托付給李家照看的,時常去打掃屋子、開了門窗透氣。 后院里還有豬要喂,每天都有兩個舅娘輪流過來煮豬食,廚房反而是收拾得最干凈整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