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小白花是這樣練成的、快穿之安排上了、聽說情敵他撲街了、殺死瑪麗蘇[綜英美]、你有本事造謠有本事假戲真做啊、快穿之撩完就跑~、亂世容華、股神傳奇、生財娘子、農門辣妻:山里漢子不好嫁
瞎發么? 楚源表明了態度,自然有一批附庸之聲,然而,也還有那么幾道不和諧的聲音。有人說出了古籍記載,說歷史上春江河確實曾有春季洪水的事情。 但因為年代久遠,這件事又說的不是特別清楚。 兩方吵吵鬧鬧的,誰都不肯罷休。 連安順候也摸不準這件事的真假,于是,他便向楚源提議,將這件事同席柔說道一二,也算是集思廣益了。 安順候這個提議才說出來,便引起了一片的贊同聲,連那些個日常劃水的御史們也站出來表態,說要去征詢長公主的建議。 是以,下了早朝之后,楚源便出了宮,來到了公主府門前。 然而,來迎接他的卻是秦嬤嬤。 老奴見過太子殿下。rdquo; 長公主呢?rdquo; 尹章和章錚前幾日已經回來了,他沒見到席柔,還以為席柔在府里養傷,便沒有上門來。 眼下春光正好,殿下便和秋公子出城游玩了,大約還要半個月才能歸來。rdquo; 秦嬤嬤因為淑妃和楚心悠,對這位太子也實在親近不起來。 她把事情說完了,便恭立在一旁,不再多言。 楚源實在忍不下去,也不想忍了! 他一把將手邊上的茶盞扔到了地上,砸得粉碎,嬤嬤,孤且問你,長公主和秋于臨,他們許婚了嗎?他們成親了嗎?嬤嬤在宮中這么多年,不會不懂宮規森嚴吧?就算是尋常家的女子,都知道男女大防的道理,父皇讓嬤嬤伺候長公主,嬤嬤就是這般伺候的嗎?rdquo; 秦嬤嬤跪到了地上,不卑不亢。 其實,楚源說的這些,早在秋于臨第一天住進公主府的時候,秦嬤嬤就和席柔談過了,然而,那時候,席柔是怎么回的hellip;hellip; 長公主先前便已交待過,這世上,除了陛下,再沒有人有資格過問殿下的婚事。rdquo; 似乎還嫌不夠扎心,秦嬤嬤又道:太子殿下是長公主的晚輩。rdquo; 那就更沒有說這句話的立場了。 楚源是帶著一肚子的氣離開公主府的。 國庫緊巴巴的,欽天監前幾日夜觀星象說今年南方可能會有旱災,他不敢也不想撥東西取晉地,更何況,又不是真的發生了水災。 楚源回東宮后,被屬官一勸,就更不樂意管這件事了,直接前來預警的人給打發了。 可誰曾想到這個送信之人是個擰巴性子。 被趕了之后,他非但沒有回鄉,還四處當街游說,又哭又嚎,還與官兵起了沖突,最后鬧進了京兆尹府。 事情再次擺到了楚源的桌案前,楚源煩不過,便讓人將他先關押起來。 然而,當夜,那人留下一封絕筆書,便在大牢里自縊身亡了。 一個微末小官的生死,楚源還不至于放在心上,只吩咐讓人好生善后。 他看著那封絕筆書,一時也分不清真假,便將那日叫嚷著說有史料記載的人傳入東宮,讓他們去查證此事。 然而,史料經典還沒查閱完,春江河決堤,其下游晉地發洪水,數萬良田被淹,百姓流離失所的消息便已經傳入京城。 楚源的心咯噔一跳。 居然是真的! 第70章 【給孫子換一個爺爺】(十八) 回到這里后,席柔一直都沒真正放松過。 也就是這些天被秋于臨強行帶出來,她才算是休息了一些,有秋于臨在,她背上的傷倒是好得差不多了。 也到了該回京的時候了。 一路回來,席柔總覺得這幾日去京城方向的人有些多。半道上,還能遇到一些形色慌張的人,偶爾還能見到幾匹戰馬。 可席柔記得清清楚楚,本朝四境安平,并無戰事。 這天下午,幾人入了離京城最近的宜城,到了客棧,青鸞上去收拾房間了。席柔要打聽些消息,便和秋于臨一起坐在樓下的大堂里吃東西。 兩人剛坐下,便聽到身后有位中年大叔嘆息了一聲,哎,你聽說春江河決堤的事情了嗎?這hellip;hellip;我還是頭一次聽說春天發洪水的!rdquo; 席柔剛要站起來,卻被秋于臨摁住了肩膀,兩人又坐了下來。 別著急,再聽聽看。rdquo; 很快,旁邊那桌的食客也接了話,可不是嘛,聽說死了好多人。rdquo; 哎,要說朝廷也是。聽說啊,這晉地有位洛大人,千里入境,提前向朝廷示警了,可就是沒人信他,最后還落了獄,人也死了。哎,這真的是作孽??!rdquo; 小二正好來給席柔這桌點菜,路過便忍不住插了一嘴。 您這位老漢說的對,那位洛大人當初入京的時候,也來小店打尖過,哎,就這兩位客官的位置。他當時看起來可著急了,逢人就勸,他說他已經在晉地跑了一圈了,上峰不信他,這底下的平頭百姓也沒幾個人信,就是信了也沒幾個人搬家的!哎,洛大人說啊,他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上京的,現在想想hellip;hellip;rdquo; 春江河,席柔是記得的。 其實,就類似于某個世界里的黃河,春江河源于高山積雪的雪水,一路蜿蜒而下,河床多為泥沙,晉地那一段,河床是高于地面的hellip;hellip;極其危險。 席柔去年就想過要治理這條河的水患問題,可還沒等到她開始,災禍就已經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