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清穿之計劃書在線閱讀 - 第57節

第57節

    第126章

    太子妃坐起來, 看向皇后娘娘和康熙皇帝, “皇阿瑪、皇額娘,兒媳這身體不爭氣,給你們添麻煩了!”

    皇后娘娘按住她沒讓她行禮,“你這孩子, 你叫我這一聲額娘,就沒有什么添麻煩不添麻煩的, 大格格, 來讓你額娘看看你?!?/br>
    “額娘——”

    太子妃緊緊的抓著大格格的手仔細的看了看她,轉身看向皇后娘娘,“皇阿瑪皇額娘, 到最后了, 你們還愿意來送我這個不孝的,兒臣本該沒什么遺憾的, 可是……這府里主子不多,其他幾個孩子雖說也是我的孩子,但是從我肚子里爬出來的終究只有這一個, 其他幾個我就是去了,他們也有他們親額娘照看,只有大格格,我這一去, 父母皆無,著實可憐,兒媳——也不敢指望什么, 唯望皇阿瑪皇額娘垂憐這孩子幾分?!?/br>
    皇后娘娘忍不住抹淚,“看你說的什么話,大格格可是愛新覺羅的子孫,嫡子嫡女,誰敢欺負她?有皇上看著呢!”

    太子妃輕輕一笑,“兒媳在此先行謝過皇阿瑪皇額娘!”

    太子妃看向胤禛,費力的抬起手拱手,“這些日子,多有麻煩四弟了,難得四弟也不嫌我這個嫂子事多?!?/br>
    胤禛連忙避了避,微微嘆息,“這些都是臣弟該做的!”

    站了起來避到一旁的蘇瑩連連點頭,身為這個時代的頂層人物,只需要列個清單吩咐一下就有人把事辦好,這幫得可是妯娌,她一直覺得這做的還不夠。

    太子妃搖搖頭,她雖然多在病中,但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大格格能這么快把什么都捏到手里,不就是因為那些東西都被直接送到了大格格手里了嗎?從來都是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這個道理一直都知道,卻偏偏只有到了困難之時,才會知道這樣做的可貴!

    府里的幾個側福晉,她也打了這么多年的交道了,有多么的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她心中有數,大格格有了威信,才讓一切順利的進行了下來,讓她有了這幾天的安寧,也讓她很欣慰女兒的成長。

    所以,她這次的感謝是發自內心的,“你們不嫌麻煩的幫了我們這么許多……我也沒什么能幫你們的,到最后,大格格以后還要勞你們多照顧了!”

    “二嫂……”

    太子妃微微搖頭,對著大格格擺擺手,“我想單獨和皇阿瑪皇額娘說幾句話,大格格帶著你四叔四嬸去歇息一下!”

    太子妃等三人離開了,撐著身體跪了下來,“皇阿瑪,有些事本輪不到兒臣來說,但現在兒臣已是將死之人,有幾句話藏在心里不吐不快!”

    康熙皇帝看了太子妃好一會兒,道,“講!”

    太子妃叩首,起身,“皇阿瑪,立儲之事,兒臣不知道您想立誰,我只是想從我看到的那些事說一說,不知道您注意到沒有,皇子阿哥們后院的子嗣之爭,因為咱們大清從祖上的習慣,很多規矩就是沒有規矩,其它兄弟們的具體情況,兒臣不知道,但是在兒臣這里,兒臣可以明確的告訴皇阿瑪,兒臣之所以只生了大格格一個除了兒臣和太子之間的不睦之外,就是兒臣初嫁來時這些后院女子們聯手對兒臣下了黑手?!?/br>
    康熙皇帝的臉瞬間變黑,皇后娘娘左看看右看看,對于太子妃的大膽也是驚的不行,對于康熙皇帝這種接受帝王教育的人,他怎么可能去關注后院的那點他眼里的小事?可以說皇后娘娘看了眼太子妃,最后輕嘆一聲,不管了。

    太子妃繼續道,“兒臣說出來,并不是為了向皇阿瑪訴苦,被下黑手,也是兒臣嫁過來之后技不如人,兒臣想說的是,咱們大清對于爵位的繼承真的是有點太過混亂,兒臣這一次……”

    太子妃嘆口氣,“這一次之所以雪上加霜,不正是因為弘皙和弘晉的額娘想要爵位引起的嗎?太子是咱們大清的罪人,我這個太子福晉本也應該同罪,其他人……皇阿瑪因為父子之情而對太子留情對我們這些人留情,那是皇阿瑪寬宥,其它兄弟那里兒臣不敢評價,兒臣這里,為了一個爵位他們雖然不至于兄弟相殘,卻也到底有了間隙,其中到底是為何,皇阿瑪,您要心中有數??!”

    太子妃再次叩首。

    久久之后,康熙皇帝站起身,透過玻璃窗看向窗外,“……朕知道了!”他才知道,原來他這個皇帝除了選出個合適的繼承人之外還要管這些亂七八糟的事!

    “太子妃——太子妃——”

    在聽到這連聲得的驚呼之后,大格格捂著嘴快步從屋內往外趕,胤禛和蘇瑩快步跟上,到了外面,看到外面跪了一地的宮女太監,聽著大格格悲鳴的聲音,心中明白,太子妃在熬了這么久之后,終于丟下世間的這一切,丟下大格格,魂歸地府!

    康熙皇帝和太子妃所在的瓜爾佳氏這一支,可以說關系頗為親密,太子妃從小被康熙皇帝選為太子妃,自然不只是從政治方面來考量的,畢竟這一支瓜爾佳氏幾代都和愛新覺羅聯姻,關系錯綜復雜,認真來說,太子妃還是康熙皇帝正經的小輩。

    太子犯了錯,太子妃竟然沒有受到任何實質上的連累,就足以看出康熙皇帝對這個兒媳的滿意。

    太子謀逆一事經過這段時間的淡化沉寂,被眾人拋之腦后之后,在太子妃病逝而亡的消息傳來的時候,讓人們終于想起來,太子之事沒有蓋棺,太子也還有一大家子沒有定論!

    朝堂上由此引起的各種爭論那是此起彼伏,有人要對太子的子嗣論罪,有人為太子的子嗣開脫,可以說,除了太子謀逆這個板上釘釘的事實沒人去爭,什么都有人插一嘴,到最后,太子妃的逝世倒成了少有人關心的事情。

    太子妃的葬禮并不大,當然了,規格上雖然和太子差不多,但是康熙皇帝和皇后娘娘見了她最后一面的消息并沒有保密,事后也沒有對拜祭做什么要求,所以太子妃的規格雖然不大,規模卻并不小,至少除了皇子阿哥們的福晉之外,京城王公貴族的府上也都來到了這個稍顯偏僻的皇莊進行了拜祭。

    不愿和太子合葬一處的遺愿,最后還是讓太子妃如愿了,兩人各自的墓地相距甚遠,總算是不會在地下還做一對怨侶。

    葬禮過后,大格格直接被皇后娘娘接到了宮里,此時,前朝關于太子謀逆一事的后續依然沒有一個結果。

    太子被廢,以郡王規格下葬,這是康熙皇帝訂的,再說了,葬都葬了,他們這些做臣子的也不能把頂上老大的兒子重新挖出來再埋一遍吧?真要是那么做了,烏沙要不要得都是小事,要緊的是腦袋還要不要了?

    對于被皇后娘娘接走的大格格,也沒有人去專門攻訐一個對朝政沒啥影響,以后還可能遠嫁到蒙古的貴女,所以,朝廷上的爭論主要存在于太子的兩個兒子身上。

    康熙皇帝高坐在龍椅之上,每天就聽下面一群人各種引經據典,把歷史上的各種謀逆事件拿出來各種爭論,把一個嚴肅的朝會弄成聽評書的地方,這些大臣們也挺厲害的。

    在聽辯論會的同時,康熙皇帝還動用人手開始查探他的兒子們后院的那些事。

    這對于向來是只管指婚,其它萬事不管的康熙皇帝來說絕對是嚴重不符合他本人形象的事情,可是太子妃去世之前的話絕對是在老爺子心里扎了一根刺,如鯁在喉!

    這些年,隨著孫子們的年紀漸大,各府都有一件大事被提上了日程,那就是立世子,對于各府世子的人選,康熙皇帝一直以來都是不插手,讓兒子們自己往上報,反正對于這些孫子,他真正熟悉的也沒有幾個,這一次這一查,簡直是把老爺子嚇了一大跳。

    從老大到十四這些成了親有了孩子的皇子阿哥,除了十二那個一個兒子不存的,剩下的兒子哪個兒子都不少,除去那些夭折的,活下來的,有嫡子的竟然只有一半,一半是七,聽起來是很多,但是仔細琢磨一下就會細思恐極。

    雖然對他來說,孫子是誰生的都差不多,但是也不能差這么多吧?!

    更為重要的是,他這一調查,才發現兒子們的后院還真是如太子妃所說的那樣,爭斗極為嚴重,簡直是給老爺子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都讓他開始以審視的目光去看他的后宮了。

    皇子阿哥們可不知道太子妃去世之前還挖了一個大坑在前面等著他們,雖然不知道太子妃挖這個坑到底是出于報復心理還是其它,但是,只要皇上放在心上了,破壞性絕對是巨大的,只是不知道會造成什么樣的結果罷了!

    朝堂上在經過漫長的辯論后,康熙皇帝到最后也沒有表態他對太子的兩個兒子弘皙弘晉的態度是什么樣的,反而是在又一次朝會開始的時候直接讓眾人給儲君之位提人選,給一眾關注點完全不在這個上面的大臣們來了個措手不及。

    第127章

    如果你以為老爺子只是讓大臣們給立儲提個意見而已, 你就錯了, 老爺子接下來的cao作更厲害,在傳達了他想再次立個太子的信息之后,他直接瀟灑的封印了,吵架一直吵的很嗨, 完全忽略了其它的大臣們這才發現,臘八已過, 這都快二十三了!

    雖然已經小年了, 但是皇上您扔下這么一個大消息下來,直接封印算什么?咱們完全可以這個年不過了,把太子定下來之后歡歡樂樂過接下來的每個好年??!

    就是被康熙皇帝這個大炸彈差點砸暈的皇子們都對老爺子的這個cao作腹誹不已, 話說, 您老人家是沒人敢問了,他們這些對此更是一無所知的皇子阿哥們可是麻煩大了, 過年送個禮都成問題了,他們自己還是懵圈狀態呢,這些病急亂投醫的大臣們竟然還給他們送拜貼, 這太子死了才多久?前面太子妃可是才下葬!

    這要是太子和大哥一樣只是被圈禁,他們生命有保障,他們奮起一搏,拼一拼還行, 反正沒啥生命危險,被圈禁了,照樣有吃有喝, 就是當犯人這一點,慘了點!

    但是現在——他們心里挺虛的,尤其是身為那一晚的平叛主力,親眼見過太子尸身的幾位皇子阿哥,他們簡直是一聽到要選太子,好嘛,都顧不上這是過年的時節了,直接閉門謝客了。

    其它的皇子阿哥們一看這情形,不約而同的學了這幾位,也開始閉門謝客,本來覺得這是個出頭表現的好機會,可以力爭上游一下的皇子,在這種傳染一樣的反應下,只能選擇合群,你閉門我也閉門,大家都閉門,省心省事!

    他們這一集體閉門謝客,本來還能病急亂投醫以下的大臣們就更傻眼了。

    好好的一個年,除了一個老爺子,上到皇子阿哥王爺,下到能站到乾清宮的不起眼小官,這個年過的都是憋憋屈屈,心急火燎的。

    憋屈歸憋屈,年還是要過的。

    別人蘇瑩是管不了,但是在雍親王府,還是挺有過年的氣氛的,尤其是下了雪之后,弘易領著兩個弟弟就已經讓整個王府都熱鬧了起來。

    弘易和烏日寧貴兩個還好,又長大了一點的弘昭小朋友就好像是哪一天突然開竅了一樣,弘易說他“笨”的時候,都會回嘴了,還是反彈那種“你笨”,有一回,蘇瑩看他跑的跌跌撞撞的,怕他摔著了,就說了一聲“慢慢走,別跑”,這小子直接來了個“就跑”,把蘇瑩弄的又是好氣又是好笑,讓蘇瑩更無語的是,弘昭剛說完,就趴到了地上,還委屈的看著她抹眼淚,讓蘇瑩好一番安慰,等不哭了,問他“以后還跑不跑了?”人家直接來了個干脆利落的“就跑”!

    蘇瑩那一刻真的是……要不是看他小,這件事絕對不會這樣過去的。

    弘昭小朋友另一個開竅的表現是,知道自己選擇吃食了,不再是給什么吃什么,并且開始有護食的習慣,自己的東西和哥哥們的東西分得清清楚楚——也不知道他的小腦袋是怎么把那些東西記清楚的——還好這孩子護食歸護食,但是如果好言好語的商量的話,他也不是那么護食,不然,蘇瑩覺得她這個mama絕對要擔心一下這孩子的以后。

    作為占有了社會資源最大的一部分的一員,蘇瑩對于孩子的未來完全不焦慮,所以所有的提前教育在她這里是完全沒有的,往往是胤禛這個阿瑪有時候往往看不下去了,自己拎著孩子去啟蒙去了。

    所以,在三個孩子每天瘋玩都沒驚動府里的這尊大佛,蘇瑩就知道,胤禛這里有事了,還是不小的事。

    往書房晃蕩了一圈之后,發現弘易新拜的師父戴名世戴先生竟然也在,挑了挑眉,離開的時候沖著蘇培盛招了招手。

    蘇培盛往書房里看了看,苦著臉趕緊跟上。

    “主子!”

    蘇瑩沖著書房揚揚下巴,“那個不是弘易弘陽新拜的師父戴先生嗎?我怎么沒看到弘易弘陽也在書房?難道是我看錯了?”

    蘇培盛摸了摸鼻子,“主子沒看錯,這次是主子爺請戴先生來的,咱們大阿哥二阿哥這不是放假了嘛!”

    蘇瑩嗤笑,“朝堂上這是吵出結果了?”

    蘇培盛小心賠笑,“回主子,這倒沒有,就是皇上封印之前讓舉薦儲君來著?!?/br>
    “老爺子這一招挺高的??!”本以為康熙皇帝會因為太子之死而沒了立太子的心的蘇瑩仔細想了想,不禁拍手贊嘆,“轉移目標成功,試探大臣,試探阿哥們,可惜啊,這過年之前清凈了,過年可就不清凈了?!?/br>
    蘇培盛小心抬頭,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這過年,誰敢給皇上找不清凈?!?/br>
    蘇瑩微笑,“還能有誰?過年可是一家團聚的時候,除非老爺子不讓阿哥們王爺們進宮給他老人家拜年,不然,清凈不了,你說,你們爺著急什么?比他著急的大有人在?!?/br>
    蘇培盛繼續賠笑,這福晉敢說主子爺,他這個奴才可不敢,再說了,他在旁邊都覺得火燒到眉毛了,也就福晉,唉,還是老神在在的。

    在蘇瑩看來,那些事反正做主的權利在康熙皇帝手里,他們這些人除了謹守自己的本分,聽皇帝的令就行,做那么多,主動權又不在手上,誰知道是不是多做多錯?想罷,蘇瑩對著蘇培盛擺擺手,“行了,既然戴先生來了,就留下用個飯,咱們府呢,一到過年就事多,今年這事只會多不會少,我讓人去給戴先生準備的年禮裝一下,等他回去的時候,你讓人給順道送回去?!?/br>
    蘇培盛趕緊答應,繼續回去勤勤懇懇的守著門。

    書房,戴名世聽完雍親王講了太子自戕之后的發生的一系列事,捏著胡子沉吟良久,對著雍親王道,“依老夫看,皇上對這朝堂之事心里和明鏡似的,現在之所以拋出立儲一事,除了讓群臣不再追究太子的后事,還有就是看一下這朝堂的具體情況?!?/br>
    胤禛挑了下眉,“朝堂的具體情況?和立儲完全是兩碼事!”

    “不然,”戴名世喝了口茶,“王爺,不是老夫妄言,這要是在前明,只要立儲之事成為定局,就是皇上有什么心思,也絕難有什么改變,太子——前太子也不會走到那個地步?!?/br>
    胤禛這下好奇了,他對于前朝了解還真不多,知道的也大都是道聽途說,“本朝和前朝有什么不同嗎?”

    戴名世捋捋胡子,“當然不同,前朝雖然有皇帝分封諸子造成的尾大不掉的情況,但是王爺,這些被分出去的王爺一沒有參政的權利,二沒有領兵的權利,三也不存在后來的皇帝繼續加封的問題,唯一有的就是好吃好喝,這都是從大的方面來看,小的方面更是數不勝數,王爺,您再看看現在?!?/br>
    現在,胤禛想想他們這些皇子,再想想前面的那些王叔以及再前面的鐵帽子王們,不禁沉默了,說實在的,他皇阿瑪為了平衡各王爺手中的權利,到底費了多大的功夫,他還是心里有點數的,其中他那個八弟的福晉,就是明證之一,都說是八阿哥娶了一個王爺的外孫女,是所有福晉之中身份最高的,就是因為八阿哥母妃的身份太低,是皇上為了兒子著想,可是實際如何呢?身為皇帝的兒子真的需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嗎?

    外人都覺得是八阿哥胤禩占了便宜,實際上,在當初北征噶爾丹,康熙皇帝急需整合所有兵力的情況下,這絕對是利益的一個交換,面上說的再好,噶爾丹敗了之后,安親王岳樂一脈被取消謚號、降爵安郡王的下場就已經說明了一切。

    這些年,康熙皇帝各種手段齊出,現在還掌兵的鐵帽子王爺和宗室到底還有多少都值得存疑一下。

    這些東西說到底都是八大貝勒時期的一種遺留,這種遺留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雖然讓滿人有了凝聚力,但是也會給皇帝造成一種掣肘——當然了,這一點對當今康熙皇帝來說已經不是問題了,至少在三藩沙俄噶爾丹之后,還真的沒人會對他真要做什么產生什么異議,以廢太子一事為證。

    可是這對康熙皇帝來說沒什么影響,不代表對繼任者也沒有影響啊,不提朝堂之中本身存在的各種亂七八糟的問題,就是他們這些皇子阿哥,哪個人身上沒有幾個包衣門客被舉薦到朝堂之中為官的?就是被幽禁在府里的大阿哥,據胤禛所知,他的包衣奴才那官依然當的風生水起,聽命于誰還真不好說。

    而在這方面,胤禛自己本人也是如此。

    這些力量一一算下來,直接把朝堂分成了一個個的利益小團體,下一個繼任者上位了,這朝堂聽誰的估計都成問題了——這么一想,胤禛都開始懷疑他想要爭奪儲君之位的正確性了。

    戴名世看雍親王皺起的眉頭,輕聲咳了一下,“王爺要爭奪儲君之位,這勝算應該是極大的,但是,爭奪成功之后,問題也很大?!?/br>
    胤禛手指敲了敲桌子,“先生請說,愿聞其詳!”

    第128章

    戴名世將桌案上的《資治通鑒》拿在手中, 問道, “王爺,您覺得什么樣的太子才算是一個合格的太子?”

    胤禛驚奇道,“這太子在先生眼里還有合格不合格之分?”

    戴名世理所當然道,“自古以來, 帝王都能大體分為分英明、守成、平庸、昏庸四種,太子這一國儲君只能分為合格、不合格?!?/br>
    胤禛覺得致力于當史學家的果然都不是一般人, 他倒要聽聽, 這是為何,“先生能說一下這其中有什么不同?”

    說起這個,戴名世立馬精神煥發, “當然不同, 但凡帝王,文治武功皆有, 才能成功鑄就盛世,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無不是如此,而守成之君在老夫看來也是一個美譽, 要知道,前人打下的江山,后人如果能把這片土地上的人教化好,就可以稱之為守成, 在老夫看來,守成的皇帝守的好就可稱英明,比如當今圣上, 他的文治武功哪一項不能稱之為英明神武,而守的不好就只能稱平庸了,至于昏庸,唉,不講也罷!”

    對于無時無刻都記得拍馬屁的人,胤禛抽了抽嘴角,“所以說,最后成了皇帝的儲君就是合格的,沒有做皇帝的就是不合格的?”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