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蔣家并非豪門世家,蔣震的曾祖父在先祖跟前喂馬,馬驚時救了先祖一命,再加上蔣家兒郎天生有神力,先祖十分看重,便帶在身邊悉心教導,過了百年才有了如今上霸蔣家的威名?!苯扰踔鵁岵?,周遭的陰涼鬼氣似乎都被熱氣熏走,“蔣震不可能聽右相的?!?/br> 這才叫諷刺呢,享受國家紅利最多的世家貴族對國家并無多少愛國之心,而這些從底層一步步爬上來,昔日里受盡貴族嘲諷的鄉村野夫,反倒是忠君愛國。 江尤知道這是因為什么,如今天下細分諸侯國有一百來個,韋天子還在,韋朝不倒,世家貴族可以說自己是韋朝子民,非諸侯國子民。 有的世家貴族若是將一地經營的好,甚至能取諸侯而代之。 越是了解這個世道,江尤就越是覺得江白江文是兩個蠢貨,他們到底是怎么做到無視當前局勢,一心一意爭奪一個即將化為灰燼的王座。 花容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她看向張奇,張奇坐的筆直,正拿著毛筆寫字,如今的他已經徹底脫胎換骨,成為一個文人。 誰也瞧不出他曾是一個乞丐。 “張奇,你怎么知道蔣將軍的事???青禾縣與上霸有一段距離呢?!?/br> “蔣將軍為國戍守,上霸政通人和,青禾縣百姓早有耳聞?!睆埰嬲f到這兒面露氣憤之色,“青禾縣常年被豪族爭搶,民不聊生百不存一,許多人都想搬到上霸去?!?/br> 按理說邊關不應該是百姓理想的居住目標,但除了上霸外,孟國其余地方都有亂象,國都是底層人民不敢奢想的地界,不在討論之中。 “讓子民整日活在惶恐之中,是國之錯?!苯刃那槌林?,即使蔣震用她的計策打敗魏國,后果也是十分慘烈的。 那些人,都要死。 可是沒辦法,如果士族的兵不死,這個國家就永遠無法強大。 張奇拱手行禮,不敢接話,江尤可以說國有錯,他身為一介小民,卻不能說。 這是法,禮法,同時也是國法。 孟國境內,平民不可論政。 江尤微微合眼,長嘆口氣,她心里沉重,卻知道想要改變一切,唯有這么做。 魏孟這一戰,在后世史書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有人說這一戰奠定了日后歷史的走向,有人說這一戰是戰國時代終結的開端,是一切戰爭的導火線。 也是后來孟國爭霸天下的定局之戰。 孟國將軍蔣震率軍十三萬,魏國將軍邊方率軍十萬,一方為守,一方為攻,看似孟國占盡天時地利,實則孟國十分疲軟,弱點和優點都非常明顯。 孟國的兵大半無法打仗,剔除這些兵后,孟國兵士比魏國還要少三四萬。再加上蔣震守忠州已經守了兩三個月,正值盛夏天氣炎熱,雙方軍中都已生惡疾。 魏國缺糧,孟國缺兵,看上去還是聲勢浩大的一場仗,實則是老弱病殘互毆,最后以蔣震勝利為結局。 誰也沒想到,一直十分保守的蔣震會率領六萬兵將出城,三萬分成三隊直襲魏國糧倉,三萬偷襲魏軍大營,著實打了魏軍一個措手不及。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同一天,邊方同樣率領六萬軍隊去攻城了。 戰場上有一瞬間出現了互換陣營的詭異場面,但因為蔣震偷襲邊方后方大營,大獲全勝,六萬孟軍并無太多傷亡,而邊方則是瞬間失去四萬大軍不說,強行攻城更是讓魏軍死傷過半。 最后,邊方攻下忠州,卻發現忠州百姓早已搬離,城內糧倉被蔣震焚之一空,沒了糧食,邊方等于被困在忠州城內,最后只得率領剩余部下投降。 當這個一生為魏國征戰無數的將軍出城投降時,他十分疑惑,完全想不明白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局面。 蔣震就好像未卜先知一般,他知道自己會來攻城,甚至知道他會攻下城池,提前先將糧食焚之一空,然后派孟軍搶了魏軍的糧食。 蔣震吃著魏軍的糧食,把他們打趴下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難道我身邊有細作?”進攻計劃是邊方親自制定,他知道這次孟國來的兵士有許多雜兵,不足為慮,雜兵在戰場上并非毫無作用,雜兵太多,會影響士氣,這場攻城戰,他本是必贏的! “是誰同你說,孟國守衛忠州城的兵士全是雜兵?”蔣震沉著臉,想笑一笑,卻笑不出來。 魏軍死了三萬多人,被俘六萬余,而孟軍,死了至少五萬。 那些貴族送來的兵,被他留在忠州守城的兵,幾乎全死了。從死亡數量上來看,這是一場慘勝。 邊方想起來了,是他的夫人說的,而她夫人的消息,來源于她的親戚。 他的夫人姓趙,乃是孟國右相所屬的趙家庶出姑娘。 “右相?不愧是一國之相,當真是好狠的心思??!” 拿一座城,以及五萬孟軍為誘餌,讓他輸的一敗涂地。 “不,并非右相,而是另一個人?!笔Y震知道,右相原本是想直接投降的,是女公子尤制止了他,并且同他出了一個主意,叫右相號召國內世家豪族,尋私兵入軍隊。 第12章 昭告天下 當孟國勝利消息傳遍天下時,除了孟國百姓外,大概沒有一個人能發自內心的笑出來。右相意識到自己被坑后,卻也無力回天。 五萬私兵,幾乎是孟國國都周遭世家的一半家底,瞬間死了這么多,就算是大士族,也會傷筋動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