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顧村長讓顧老三等人和官差行禮打招呼,官差趕緊攔著道:原來二位就是顧案首的高堂啊,我在此給兩位道喜了。rdquo; 顧老三搓了搓手,結結巴巴道:不,不客氣,官爺實在是太客氣了,只是我兒原來考了案首嗎?rdquo;顧老三喜出望外。 官差道:不錯,顧老爺,既然人都來了,那我就給大家報喜了吧。rdquo; 顧老三點頭:好好好。rdquo; 于是官差便大聲道:恭喜潯陽府安萊縣顧家村考生顧御珩在潯陽府乙酉年院試中高中榜首,為本次院試案首。rdquo; 顧家村出了個秀才還是案首,全村人都笑逐顏開,在顧老三一家給了喜錢送走幾位官差后,紛紛拿了禮物上門恭喜顧老三一家。 村里人拿的禮物自然不是多么正式,不過是一把菜,一籃雞蛋的事情,圖的就是一個心意一個熱鬧,而且顧家村幾十年都沒有出過秀才了,更何況還是一個案首。 顧家村除了御珩外,實際上也是有其他讀書人的,但是也不知道是不是風水不好,這么多年來就一個秀才,而且這秀才都快六十歲了,顧老三都要喊一聲六叔。 顧六爺當年實在三十歲的時候才考中的秀才,之后二十幾年都在為考舉人而努力,但是很不幸,馬上都要耳順之年了,依舊還是一個秀才。 除了顧六爺這個秀才,顧家村還有兩個童生,這兩個童生都是快四十的年紀,其中一個就是顧村長的長子,這么一來,御珩這個十五歲的案首秀才,在整個顧家村就顯得格外出類拔萃。 和顧家村剩下三個讀書人相比,十五歲的顧御珩是最有希望考中舉人甚至進士的人,想到將來顧御珩考中舉人考中進士,會給整個顧家村帶來多大的影響和好處,顧村長等人就心潮澎湃。 于是顧村長提出要開祠堂祭祖,同時也要辦個流水席,顧老三很心動,但是實際上他早就得到過御珩的囑咐,御珩去潯陽府考院試的時候,曾經和他說過,有什么事情都要等他回來再說。 于是顧老三道:大伯,我家珩兒離開之前說了,如果這次考上了,就要為明年的鄉試做準備,這接下來該如何,有什么事情不如等他回來再說,再商量?rdquo; 顧村長詫異的睜大了渾濁的雙眼:你家三小子已經有把握去參加鄉試了?rdquo; 顧老三嘿嘿笑著道:這不是還有一年的時間嗎?珩兒他們書院的夫子可都是舉人,院長更是進士,這一年努力努力總歸是有希望的不是,您說呢大伯?rdquo; 顧村長想想,覺得也是,舉人和進士的學問到底有多好根本不是他們能夠想象的,能夠得到他們的教導,想來對于鄉試應該比一般人有把握。 于是顧村長糾結了,這個開祠堂祭祖是一定要開的,畢竟中了秀才也是一件大事兒,至于流水席,是因為這次就辦呢,還是等到鄉試考中了再辦呢? 就在這時,顧老三對顧村長道:大伯,您也知道咱家條件一般,還有一年珩兒就要去考鄉試,這鄉試可是要在省城青翰州考的啊,這一路過去要十幾天,光是路費就是一筆不小的銀錢,更何況還有吃飯住宿的錢,所以大伯,咱家的銀錢也就勉勉強強支應的住珩兒參加這一次的鄉試而已。rdquo; 簡單就一句話,家里窮,如果開流水席,御珩去趕考的銀錢就不夠了,于是顧村長終于忍痛決定不辦流水席了,等御珩考上舉人的時候再說吧。 因為馬車速度足夠快,御珩一行人加快速度,不過一天就趕到了安萊縣,到了安萊縣時天色已經不早,趙柯便決定先在縣城里住一晚,明天再去御珩家拜訪。 御珩和顧大牛則是要直接回家去的,不過兩人先在縣城里買了一些東西,才背上自己的行囊,趁著黃昏時分的橘色光芒快速的往顧家村趕去。 等御珩和顧大牛趕到家里的時候,天已經全黑了,整個村子里安安靜靜,只能聽到幾聲狗叫聲和雞叫聲。 顧大牛敲響家里的柴門,周圍幾家養的牲畜立刻不安的叫喚了起來,與此同時,顧家顧老三和顧王氏住的正房亮起了燭光。 過了一會兒,顧老三披著衣服探出頭來問道:誰啊。rdquo; 顧大?;氐溃旱?,是我啊,大牛啊,我和小弟回來了。rdquo; 顧大牛這一聲,讓整個顧家小院都熱鬧了起來,各房都傳來一陣淅淅索索的聲音,而動作最快的就是顧老三和顧王氏,兩人一路奔出來,將門打開,撥開顧大牛就圍在了御珩的身邊。 顧老三道:兒啊,還真是你們,怎么這么晚回來???rdquo; 顧王氏道:估計一天都在趕路呢,到了縣城已經很晚了吧,既然如此在縣城住一晚上再回來也沒有什么啊,這樣累壞了怎么辦?rdquo; 顧大牛:hellip;hellip;怎么沒有人關心他? 顧大嫂此時也已經穿戴好出來了,顧大??吹筋櫞笊?,心想關心我的人來了,不想顧大嫂也將他往旁邊一推,對顧王氏三人道:娘,快讓小弟進院子吧,夜深了,外面涼,小心凍著小弟了,而且小弟一路趕回來肯定沒有吃飯的,我這就去廚房給小弟煮一碗手搟面。rdquo; 作者有話要說: 接下來半個月,作者每天都會按照八章來更新,也就是之前的四章加上當天的四章,不和大家互動,我發現我實在是寫不出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