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是為貪腐事,之后朝中會有一場大波瀾,我希望小鹿總別卷入?!?/br> “我怎么覺得你老是瞞著蓋著某些事呢,”鹿哥添茶飲了一口道:“就糊弄著我呢?!?/br> “小鹿總何來此說?”李相笑問。 “行吧,我不問,”鹿哥放了茶杯,打算回去了。 “小鹿總,兩位皇子……”見鹿哥打算走,李相忙追上。 “不教了,”鹿哥擺手,搖頭。 “小鹿總,”聽鹿哥回答,李相一攔躬身請求:“事關下任儲君,還望小鹿總能再允次機會?;首幽暧?,該是能變好的?!闭f罷,又道他會向燕帝進言限兩位皇妃進出文淵閣。 李相這一番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態度少見,鹿哥一嘆,到底給了面子應了。然而皇子能否教好,還有的一說。 時間就這么平平淡淡地過去半月,半月之后鹿哥收到一封信,沈瑤光寄來的,道王徑庭擔任鵬渡節度使,掌鵬城渡邊安葉事宜。王徑庭是誰鹿哥不熟悉,沈瑤光大概是知他對朝堂不熟,還附了王徑庭介紹,簡單來說這是個杜派。左相李仲儀,右相杜如光,杜如光可謂是李相政敵,出身晉地,身后是利益交雜的晉商。王徑庭一到鵬城當先就聯手當地大族插手政務,當初鹿哥在時安排的官員被調回去不少,如沈瑤光就是明著被排擠,此外更是反對改革,要收回沈瑤光安排下的軍田,否定考試取吏,增收邊市商稅,更絕的是他要編戶,分漢民,邊民,梁民……說到此沈瑤光信中語氣一厲,道王徑庭乃是國蠢之碌,如此行為不出一年,鵬城渡邊安葉三地民心盡失。 “李相,”鹿哥這些日子專職講課不上朝,自然不知朝上之事,見沈瑤光信當即就讓小白聯系李相,他倒想問問李相怎么做的結果竟會如此,結果聽李相道他這些日子被閉門思過,鹿哥一愣,忙問何事? “捅了天,我將軍糧一事上奏了,”李相心情尚好,道是一切盡在他安排,又叫鹿哥這些日子低調行事,莫要被人攛掇卷進去?!笆篱g變革必得下決心,燕帝不愿,那便逼得他不得不愿,”說話間李相帶了金戈鐵馬之氣,有個只愿意看歌舞升平的皇帝,李相這些日子也憋了不少,既然皇帝不愿意看,那他就逼著他看! 第139章 《帝謀》九 “聽說陛下大怒, 連李相都入了詔獄,”這日鹿哥授完課出宮,突然聽到某處兩個小黃門在議論前朝,聽到李相入詔獄, 鹿哥腳步一頓。他本想再聽聽,可惜之后兩個小黃門轉而說起了后妃傳,鹿哥未再久留。 一回鎮國公府他就聯系了李相,問一聲入詔獄是怎么回事。這么大的事絕不可能是兩個小黃門自己編造, 鹿哥覺得這事定是真的,只是前幾日李相還信誓旦旦地跟他說一切盡在掌握,不過幾日時間,李相先把自個兒給弄進了詔獄, 這也是計劃的一部分? “老馬失蹄, ”李相這時候坐詔獄中還能自嘲, 道自個兒低估了對方一不小心把自個兒給坑了。 “需要我幫忙嗎?”鹿哥問,因著朝上有李相在, 他是極放心地做個無所事事的鎮國公, 每日上上課養養魚, 也不過問朝事,日子過得挺悠閑。 “還不至于到小鹿總你出手的地步, ”李相是打算讓鹿哥做底牌,在自個兒的牌面未攤開前, 怎能輕易讓對方知曉自個兒的底牌?何況鹿哥出手, 李相挺擔心小鹿總一個不經意就開大——比如說換個皇帝什么的。一個喜怒越發無常的燕帝已經夠臣子琢磨的了, 若換一個,想到兩位皇子,李相不禁搖頭,說不定還不如燕帝。 既然李相說能解決,鹿哥不再過問,他最近找了新樂趣,看皮影。對鹿哥而言,皮影戲可算是新鮮玩意,好似古代版動畫,又兼容音樂戲曲,鹿哥對此很好奇?;食菛|市有家茶肆專演皮影戲,小茶肆不過能容個二三十人,老板就好皮影,叫上兒子女兒自個兒組了班子,每日酉時開演一場。燕人愛看戲,皮影卻算不得主流,每日酉時除了幾個老顧客,多是周邊孩童過來看。 鹿哥是新來的老顧客,眾販夫走卒中獨他一身富貴錦繡衣,熟門熟路地往堂前第一桌一坐,就等好戲開場。 “小鹿爺今兒個又來了?!”皇城里專有一群老爺們,溜鳥架鷹斗蛐蛐,家中小有富足,就玩些樂子。東市附近多住商戶小吏,說話的這位就是五城兵馬司的衙役,姓黃,落了衙定然往這茶肆里一坐,一雙青白大吊眼,一張口無遮攔嘴。平素道些富貴門第八卦秘事,也不知是真是假,倒引了不少聽客。 黃衙役一張口,接二連三一群人招呼鹿哥。小民小戶沒見過貴人,彼時見鹿哥別提多稀罕。當初鹿哥第一次進茶肆時一群茶客鴉雀無聲,全瞥著眼睛往他這邊看,說不得回了家還要炫耀句今日見到了貴人。不過等鹿哥出現的時日多了,茶客們也看熟了,見鹿哥會應他們聲,這群人就愛好每日叫一聲“小鹿爺”。 “小鹿爺今日要喝什么茶?”老板的兒子做小二,茶客們叫聲楊哥兒,一個八尺大漢子唱了一口極好的花旦腔。他提著一茶壺自那五尺的亮子后頭轉出了身,另一手小心翼翼地端著只青花白瓷杯。這只杯子是小鹿爺特供,茶館里的人都知道,楊妹子特地跑博古店里淘來的,可把楊老板心疼得不行。一個杯子半兩銀子,這搶錢呢! 楊妹子是楊老板的女兒,端的是一手絕妙手工活,那些個皮影多是她做的。茶客們都知曉楊妹子喜歡小鹿爺,為了當初那杯子,有茶客調笑道是小妹子看上了人大貴人說不定日后可做個小,可把楊老板氣得將人趕出了門。小鹿爺是不是貴人他不知,但他們平民家的女兒也懂得做了小就成了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