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書迷正在閱讀:破陣圖 完結+番外、在錦鯉文中當首富、柿子熟了、我的前世是海王、獨家寵溺:少奶奶要逃婚、快穿之佛系小妖精、穿成傲嬌男主的白月光[快穿]、我被系統攻略了[快穿]、滿級魔王只會種田、我是反派他爸[快穿]
公子卬早就不滿龐涓獨領大權,當即請命率軍抵御趙國,魏王這些天忙的焦頭爛額,索性就由著他去了。 魏卬雖然有時候不太靠譜,但是在打仗的時候還是靠得住的,即便比不過龐涓卻也不是庸才,就算沒法抵御趙國,撐到龐涓回來總不是事兒吧? 還好公子卬不知道王座上的兄長心里在想什么,不然的話,只怕寧可丟掉城池也不想給龐涓做陪襯,什么叫他比不過龐涓,什么叫他撐到龐涓回來就沒事兒了,都是魏國的將領,憑什么他就要低人一等? 公子卬向來自視甚高,平日里在朝堂上就看不慣魏王事事捧著龐涓,如今更是巴不得龐涓收不回那幾座城。 他哥朝會上眾目睽睽之下說出的話總沒有反悔的道理,收不回城池上將軍就得換人做,魏國將領中有這個資歷的除了他就只有龍賈了。 龍賈需要常駐河西,大梁城就只剩下他公子卬一人,上將軍一位還不是非他莫屬? 不過這事兒他也只能想想了,龐涓不會放棄在魏國得到的一切,所以不管用什么陰招兒,楚國奪走的那幾座城池都必定會回到魏國手中。 幾國之間的爭端很快傳遍諸國,衛公每天看著內侍送來的消息心情很是愉悅,如今只有楚國趙國兩家出兵而已,這才到哪兒,魏罃再這么肆無忌憚下去,接下來打他魏國的就不只這兩家了。 衛國是四戰之地,他魏國一樣也是,只是魏國強大輕易沒人敢惹,所以不像他們這樣一有點動靜就緊張,強敵環伺之下,只要有一家比魏國更強,接下來魏國就只能縮著脖子挨打。 看現在這情況,接下來會收拾魏國的究竟是誰還說不準,其他諸侯國他不管,只希望秦國能盡快強大起來打魏國個措手不及。 衛公唇角帶笑在竹簡上寫寫畫畫,對如今的秦國很是看好,變法還沒有正式開始就能在沒有損失的情況下滅掉魏武卒七千余人,傷亡要看雙方對比,這般大勝便是當年獻公斬首魏武卒六萬也比不過。 霽兒將孫伯靈帶去秦國果然是個好決定,鬼谷子教出來的學生果真沒有一個是尋常之輩,衛公將竹簡放好,看了眼外面的天色然后伸了個懶腰朝朝會的大殿而去。 魏國現在忙著打仗,南氏那點事情對他們來說無關痛癢,再加上他之前和其他幾位君主一起去大梁的行為讓魏王的威望空前提高,南氏對他們來說就更不重要了。 這衛國終究還是他的衛國,南氏再怎么跳腳,沒了外面的助力也只能被他踩在腳下。 神色溫和的華服青年在君位上坐定,底下的朝臣卻大氣也不敢出,這些天的君上雖然和以前一樣天天臉上帶笑,可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君上從大梁回來后必定會拿南氏開刀,這把刀一天砍不下去,朝堂就一天沒法恢復如常。 是的,在衛國朝臣們眼中,天天因為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吵架是常態,正兒八經和別國一樣討論政事才是反常。 南氏因為祖宗公子郢的祖訓,族中弟子為官者并不多,他們大部分也都在戚邑,鮮少會到帝丘來。 在戚邑他們和國君無甚兩樣,來帝丘頭上壓著個真正的國君,所以南氏弟子沒幾個樂意到帝丘來做官。 只是不管他們愿不愿意,在衛公派出宮廷侍衛前去逮人的情況下,南氏要緊的族人也都被強行帶到了帝丘。 大殿之上,南氏族長的臉色極為難看,周圍人看他的眼神讓他以為自己就是案板上待宰的魚rou,似乎下一刻就會命喪當場一樣。 南氏一族有公子郢的功勞在,衛公就算知道他們私底下的那些小動作也不會做什么,最多只是罰些銀錢,他們這般反應是覺得南氏以后起不來了嗎? 南氏族長斂下眸中陰狠,將方才看向自己的那些人都記在心里,只待這件事情結束便要開始展開報復。 衛公撐著臉微笑著看著下方,待所有人都低著頭看著腳尖不敢說話,然后才揚起下巴示意內侍宣讀詔書。 “南氏一族勾結他國意圖謀反,寡人念昔年公子郢恩澤,故饒其性命,自今日起,南氏貶為庶民,子孫不得進入任何衛國城池,違者,當殺?!?/br> 第66章 南氏族長震驚的睜大了眼睛, 不敢相信衛公竟然會真的將南氏一族貶為庶民,他們怎么說也是公族子弟,如此行為簡直欺人太甚。 子孫不得進入任何衛國城池, 便是直接將他們逐出衛國了,他們乃公族后人, 和尋常無權無勢的公族不同, 他們擁有衛國最富庶的封邑, 衛公這般難道不怕祖宗怪罪? 若非先祖公子郢, 你衛不逝怎么可能成為衛君, 這才多少年就開始忘恩負義, 遲早會遭天打雷劈。 外面的侍衛聽見詔令后便進入大殿, 將顫抖著手想要爭辯的南氏族長按在原地,除了衣冠然后直接把人帶了出去,一點說話的機會也不給他留。 殿里的大臣們都不敢說話, 看著上面笑吟吟似乎很好相處的君主, 似乎又看到了這人當年繼位時的慘烈之景。 不惹到他的時候一切都好, 一旦惹到他那是半點道理都不肯講,南氏若是直接向他發難或許還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場,可偏偏對公子下手,這不是嫌活的太舒坦了嗎? 但凡經歷過當年繼位風波的人都知道,他們家君上如果沉著臉扔出個問題讓朝堂上唇槍舌戰吵的昏天黑地不可開交,那問題牽扯到的人就可以不用擔心了, 因為吵的越厲害,最后越可能不了了之。 可一旦他們君上笑吟吟讓人宣讀詔書, 得,也別想著能有回旋的余地了,能有命留下來就不錯了。 南氏族人在朝堂上的不多也就算了, 這么多年了怎么一點兒也不了解君上的性子,不搞事就不搞事,一搞事就揭逆鱗,也不看看他們家君上是那種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性子嗎? 朝會上本就沒什么正事兒,被衛公這么一嚇就更沒人敢說話了,南氏在衛國囂張慣了,如今被貶為庶民,倒不如直接死了一了百了。 戚邑那么好的地方給他們做封地,老老實實待在那里不就行了,還不滿足非得和魏國打交道,如今這般下場也不虧。 衛公撐著臉坐在上方,看底下人雖然神色各異卻沒一個敢給南氏求情,唇角微揚說道,“待公子冠禮之后,戚邑便留給他做封地,諸位可有意見?” 卿大夫們連忙回神,他們當然不敢有意見,這個時候只能高呼“君上圣明”,不然讓君上不高興,只怕自家封地也得跟著縮小。 公子霽的封邑即便不是戚邑也會是其他富庶的城池,以他們家君上寵弟弟的程度,如果不是因為帝丘是國都不能往外封,估計會直接把帝丘封給公子霽。 衛國如今城池不多,除了帝丘和戚邑兩座大城之外,其他和這兩處差不多的都歸了趙國,剩下的城池雖然也不差,但是比起帝丘戚邑來說還是有些不足。 隨著公子霽年紀漸長,他們一直都在擔心哪天君上心血來潮要滑天下之大稽真的想將帝丘給他做封邑,現在南氏來這么一出,至少不用擔心以后冒死覲見了不是? 事情往好處想,公子性子溫和,在戚邑也不會和南氏一樣囂張跋扈勾結魏國,他們衛國本身就沒剩下多大地盤,再讓他們吃里爬外弄去魏國,得,這日子真沒法過了。 公子霽好啊,雖然小孩子家脾氣還沒個定數,但好歹不會把自家地盤拖到別的地方賣了,君上圣明,君上圣明。 今天朝會上發生的事情不少,但是結束的卻比往常都要早,大臣們出了宮門后沒有各自回府,而是三三兩兩結伴去了城里酒肆,他們得好好合計合計南氏沒落之后他們接下來如何才能獲利最多。 戚邑是個好地方,公子霽年紀小不會搭理,只要他們不會礙著公子的事兒,君上樂得讓他們插手戚邑的庶務。 不干活只坐著收錢就行,這么好的事情何樂而不為? * 另一邊的寢殿中,衛霽完全不知道他哥干了什么事兒,只是看著捧著藥碗泫然欲泣的大侄子無聲嘆息。 是自己喝又不是他喝,怎么就委屈成這樣了? 又是一次艱難的把藥喝完,衛霽口中含著飴糖,揉了揉大侄子的腦袋瓜說道,“熙兒,朝會馬上結束,該看著你父親喝藥了?!?/br> 有哥的孩子是個寶,感謝哥哥的救命之恩,被大侄子這么盯著實在有損他身為叔叔的威嚴,還是讓他禍害親爹去吧。 衛公從外面過來,還沒進去就聽見寶貝弟弟這么說,搖了搖頭正想說些什么,就聽見兒子一本正經說道,“才不用,父親不用看著自己就會喝藥,熙兒過去也沒什么用,還是陪著小叔最好?!?/br> 合著因為他會自己喝藥所以就不用陪了? 衛公哭笑不得的邁步進去,將一肚子歪理的太子熙拎到跟前,看著小孩兒和自己有七分相似的俊俏臉蛋揚起唇角,“父親今天不想喝藥,要熙兒哄著才肯喝?!?/br> 太子熙:…… “父親別鬧,孩兒在和小叔說正事兒?!碧游醢逯∧樀目粗_始找事兒的親爹,撇了撇嘴把人拍到一邊兒,跑到他們家小叔旁邊開始告狀,“你看看你看看,這都是被我們慣出來的臭脾氣?!?/br> 衛公這就不愿意了,什么叫被慣出來的臭脾氣,他脾氣這么好,怎么就叫臭脾氣了,天底下還有比他脾氣更好的人嗎? “小子,幾天不挨罵脾氣見長啊?!泵记迥坷实娜A服青年在寶貝弟弟旁邊坐下,伸手將旁邊的臭小子拽過來,“今兒父親和你小叔都在,你就說說父親到底哪兒臭脾氣了?” “一言不合就直接動手,一點兒也不君子?!碧游鯎]著拳頭,試圖將衣領從他爹手上搶回來,他都這么大的人了,被這么拎著多不好? 衛公被這么說也不惱,將小孩兒放下然后問道,“行事不君子有何不妥?你倒是說說當君子又有什么好?” 尋常人想當君子很好,但是國君不行,國君要事事以君子為行事準則,領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全沒了。 太子熙理了理衣領,被這么一問也不知道該怎么答,若是在半個月前聽到這個問題,他能洋洋灑灑說上許久,可是這半個月發生了太多事,天底下那么多諸侯國都不講理,若衛國只會講理,只怕這次小叔就回不來了。 當君子其實并不好,在那種時候,君子還不如拳頭大的壯漢來的有用,小孩兒有些頹廢的縮成一團,根本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衛霽將大侄子從里面翻出來,安慰了世界觀被顛覆的小家伙幾句,然后不滿的看著兄長,“哥,熙兒還小,你問他這么深奧的問題干什么?” 小孩子家對外面的世界還沒多少了解,所有的事情都是從別人耳中聽到的,衛國崇尚君子,教的就是仁義禮智信,大侄子身為太子更要以身作則,其他事情等他長大之后與人相處吃了虧自己就懂了,現在沒必要這么急。 “這些事情熙兒早晚都得懂,能早些知道以后繼位也能少摔些跟頭?!毙l公不甚在意的抿了口茶水,看著不想說話的兒子笑道,“別擔心,我們熙兒本事大著呢?!?/br> 怎么說也是他精心培養出來的兒子,就算看上去再好欺負,骨子里也還是隨了他。 太子熙眼淚汪汪的點了點頭,“小叔別擔心,熙兒超厲害,兇起來連父親都害怕,以后肯定不會受欺負?!?/br> 衛霽聽著大侄子用比剛才還委屈的表情說出這種話,拍了拍他的腦袋不做評價,他能怎么辦,只能順著大侄子的話往下走。 太子熙捏著拳頭,怕被拉著揍特意躲到他爹夠不到的地方,“小叔放心,父親性子太軟沒法給你出氣,等熙兒長大了一定會讓衛國變成最強大的國家,誰敢再欺負我們就直接打回去?!?/br> 衛公看著志氣比天高的兒子,笑了兩聲沒有說話,讓他在旁邊胡思亂想,然后看著寶貝弟弟說道,“過些天公子虔會帶人來帝丘?!?/br> “公子虔?來帝丘?”衛霽驚訝的看著他哥,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現在這個時候公子虔離開秦國,難道就不怕魏王那邊再搞什么事情嗎? “秦國之前因為我們所以才和魏國開戰,戰事耗費錢財,公子虔過來是為了要賬?!毙l公慢慢悠悠說著,甚至還有心情從案上拿兩塊點心。 魏王已經知道秦衛兩國私下里有聯系,他們最開始也沒想瞞著,通商不是小事,商隊往來不可能毫無痕跡,反正藏也藏不住,不如最開始就不藏。 原本想著另外找理由將天下諸侯糊弄過去,現在魏王將理由給他們送過來,不用怎么對得起魏王的良苦用心? 衛霽原本還有些奇怪他哥為什么這么說,畢竟公子虔的性子他了解,怎么也不可能因為要賬來衛國,現在看他哥這神情這動作,肯定是兩邊商量好的事情,“所以秦國想要多少東西?” 少年人好奇的看著兄長,眼里沒有半點擔心的意思,畢竟他哥那么厲害,就算公子虔是真的來要賬也不怕,更不用說雙方之前已經商量好了。 之前往秦國送鐵器什么的還得偷偷摸摸,這次機會難得,兄長和秦公肯定能送多少送多少,接下來可沒機會光明正大往那邊送東西了。 衛公想起之前和秦公的通信就不知道該所什么好,怎么說也是一國之君,要東西大氣點不行嗎,他這個給東西的還沒說話,那邊先扭扭捏捏不敢吭聲了,“五百支戈兩百副盔甲,大老遠跑這么一趟,就要這點東西他也真好意思說?!?/br> “畢竟秦國窮慣了,不敢開口也是正常?!毙l霽委婉的替秦公說了兩句,發現實在沒法說,于是繼續問道,“那您覺得給多少東西合適?” 秦國現在日子過的緊巴巴的,重戈盔甲秦國什么時候都卻,偷偷運精鐵青銅進入秦國也是造這些東西,要這些東西秦公估計已經很不好意思了。 畢竟不是誰都和他們一樣財大氣粗,得照顧一下窮人的感受。 衛公下巴微揚,看著圍過來的弟弟和兒子,好一個君子端方,“給多少東西,得看他們秦國來多少人?!?/br> 他們衛國有天下最好的鐵器作坊,只要人數足夠,幫秦國裝備起來萬人軍隊不是問題。 秦人帶走的東西越多,他們關系破裂的就越真實,一萬人聽上去不少,但是對天下諸侯來說,秦國多上一萬套裝備并沒有什么用。 西陲小國眼看著就要被滅,拿再多東西也是茍延殘喘,就讓他們高興這一回。 衛公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口,然后溫溫和和繼續說道,“畢竟我們衛國乃君子之國,不能讓人覺得吝嗇?!?/br> 作者有話要說: 秦公(眼淚汪汪):大腿?。?! 第67章 衛國富裕天下皆知, 就算如今最強大的魏國也不敢說他們國內有多少比帝丘更富庶的城池,說是民富國窮財富都在商賈手中,可要知道, 衛國近半數的商賈都掌握在公族手中,即便不算戚邑南氏那邊收回來的財產, 衛公也完全可以養得起近萬的軍隊。 他們國內沒有太多兵, 不代表他們養不起兵, 僅以衛公的私產來算, 按魏武卒的標準裝備起五萬兵馬不在話下, 只是養得起歸養得起, 衛國也招不到那么多達到標準的丁壯來當兵。 但是秦國不一樣, 秦人在戰場上不要命,征兵的時候也是搶破頭,因為很多庶民沒有土地, 他們不當兵就會餓死, 或者還有另外一種選擇, 那就是投身氏族當奴隸。 當兵雖然待遇也就那樣,但好歹能吃飽肚子,打仗也不一定會丟掉性命,熬過兵役這些年,再回鄉還能拿些錢財買塊地種,在沒有軍功封爵的時候尚且如此, 待將來衛鞅變法大成,秦軍更是令天下諸國都懼怕的強悍存在。 將來怎么樣先不說, 現在的秦軍雖然也很強悍,可是窮也是真窮,聽聽秦公要東西的口氣就知道, 以百為單位也就算了,還就兩百,他們衛國真的沒有這么窮。 太子熙撐著臉坐在旁邊,聽他爹這語氣有點不放心,“父親,您應該和秦公說好人數,萬一他們只來了幾個人,我們難道還要幫他們把東西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