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參加工作三個月,他慢慢熟悉了需要做些什么。工作慢卻很是嚴謹,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馬虎。 哪怕你一天只做一點,都沒事,但必須要嚴肅認真負責。 帶他的老師傅郭槐是古建筑方面的專家,工作的時候君越繼續學習,一點也沒有放下。 八點,準時到達辦公室,工作環境不錯,在偌大的皇城內。 “師傅,早?!狈畔律钏{色的挎包,里面房著飯盒筷子,還有自己帶的壇子菜。 “早,小越,天氣冷起來了。騎車得注意啊,地面滑?!惫鶐煾当е掷锏男∨癄t。他請博物院另外的同事幫忙修復的二手老暖爐,是他從外面的二手店淘來的暖爐,適合上班時暖手。 “嗯,師父,有注意的。您也是,我帶了meimei做的小蔥炒豆豉。中午,嘗嘗味兒,要是喜歡吃,明兒我給您送一壇?!?/br> 郭槐是個老好人,也是古建筑行當的老匠人,家里祖上幾輩都是做同樣行當的。他與家里長輩一樣,打小就學這門手藝。 但也有不同,他不只是打小學手藝,他一直喜歡讀書,還專門學過建筑學。所以,理論與實踐他都有,還都是專業的。 古法,榫卯結構的古建筑,以及現代建筑的修筑,他都有豐富的經驗與理論知識。也是行業內的專家。 君越跟著他,非常幸運。他能學到更多,他想得到的。 最近的關于鋪設瀝青馬路,拓寬馬路拆除牌樓的事情,君越洋洋灑灑的寫了幾萬多字。 他不反對鋪設瀝青馬路,也不反對拓寬馬路,只是要動一些不該動的東西。那就不成。 回到空間,他頂級墨和宣紙用毛筆改變了原主寫字的方法寫了出來,連夜悄悄送到了相關人員的案頭。 很多習慣的地方都故意做了改變,就是有人找他驗筆跡,也驗不出來什么。 他還給出了老城新城相結合的可行性報告。以及老城老房怎么改造的問題也有相關報告。 君越能做的也就是這么多,他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居然被上面采納。 沒多久,他被暫時抽調到老城的改造部門,轟轟烈烈的老城改造開始。 “蘇工,下水管道還要再增加?”工頭拿著圖紙走過來,皺著眉頭。 “對,要改,必須再增加,管口也要增粗,不能細?!?/br> 他改良了一些管道,比老式的下水管道更好用。減少了下水道的擁堵。 改造工作,一做就是幾年的時間。 幾年的時間,君越事業婚姻戀愛幾不誤,他的愛人是古建部郭槐的閨女郭紅英。是膽子大的郭紅英先追求的他,在被追求的時候,他也了解郭紅英,性子善良,爽朗,熱情,情商高。是做老婆的好人選。 戀愛半年后,他就結婚了。 一九六一年年底,災荒已經過去。只是糧食物資依然緊缺,但全國人民都松了一口氣。 姐妹花也全部結婚,嫁的還是隔壁周家兄弟倆,這是君越沒有想到是,姐妹倆老大春霞進了第一百貨大樓上班,在布料柜臺。 meimei春蘭,進了京城飯店工作,做翻譯。她的英語是跟隔壁的張教授學的,流利還沒有口音。 一大家子生活的很好,有可能是他的好運籠罩,這片地方以及上班的單位,在那十年都安靜平穩過度。 有多位穿越人士,被扇動改變的地方很多。 幾年前,從老家的二叔寫信來聯系他時,他就猜到,估計那位二叔已經被換了芯子。即使這樣他也沒有主動透露姐妹花的消息。 *** 小番外 “蘇總,您的父親是古建筑方面的大拿。蘇氏集團這次開發西苑古鎮,是不是會請您的父親出山?!?/br> 西苑古鎮離京城不遠就一百多里,是個已經荒廢的老小鎮。因為交通原因,大部分的人早就搬遷到新鎮。一年前,蘇氏集團逐一買下了西苑古鎮原來的所有房屋。 因為要搞開發,還買下了周圍大片的土地來開發。 蘇氏集團的大手筆,報道出來以后,引起一片嘩然。 無數網友在網絡上議論紛紛,屢次被推上熱搜。媒體也想多挖點新聞出來。 每次蘇清寧只要遇到媒體,就會有媒體蜂蛹而來,要采訪他。 “不用請,整個古鎮的設計都是我父親帶著他的學生,徒弟們完成的。 蘇氏集團想開發西苑古鎮,就是因為我父親。也是他老人家堅持的,那里山青水綠,綠樹成蔭,山好水好,空氣新鮮,特別適合周末度假放松,也適合老人晚年常住。 古鎮的主體還是以古建筑為主。但是在小鎮外,會有現代高樓的園林式的小區,既能常住也能短暫度假居住……?!?/br> 蘇清寧再次的仔細介紹西苑古鎮 。也再次宣傳了一次西苑古鎮。 京城,還是老宅子,已經退休多年的君越,帶著一群學生,徒弟還在研究古鎮的設計圖,所有的建筑都要和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天人合一的境界,真不是一般建筑設計師能做到的。 這是他的收山之作,他想要個完美的收山之作。 這一世,君越可沒有閑著,利用他學過建筑,后來有從事這個的便利,倒騰進空間不少的蓋房子材料,一個人在里面蓋了一套方方正正的三合院,正房三間,東西廂各三間的宅子。每間房都自帶一個小衛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