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等到陳媛出關,已是一年之后了。 這一年里,她成功突破關隘,出關時卻無半分喜色。只因那極其短暫、甚至于可以忽略的悵然若失。 她無法忘懷。 對于修行之人來說,向道而近道,有些預感是很正常的,陳媛并沒有忽視它,反而細思起來。 按理說,她常年在族內靜養修行,除了前段時間為獨子陳守功去孟陽修行的事情出了一趟遠門之外,已期年不曾出戶了。 “莫非是我兒在孟陽出了什么事?”陳媛思忖了一會兒,伸手自儲物囊中取出一面玉符,其上靈光隱約,這是陳守功留在她這兒的精血。 精血未黑,反而靈光明亮,可見生機充沛,絕非隕落或受傷。 莫非是別的什么事? “童兒,我閉關這些日子,門內是否發生了什么大事?”陳媛沉吟了一會兒,喚來洞府中的道童問道。 道童想了一想,答道,“娘子,這些日子里,倒是確實發生了一件大事呢!” “哦?”陳媛只是隨口一問,彌補那突兀的悵然若失之感罷了,不意這道童竟真的答起有大事發生,“是什么?” “那鄭家的鄭明鐸勾結外派,被打落化丹修為,僥幸逃出咱們洞冥派了!”道童答道,“鄭家好一通沒臉,已經宣布將他除去族籍,就當沒他這個人了!” 這道童言語間頗有幾分幸災樂禍之感,緣由便在于那鄭明鐸所出的鄭家與他們陳家同為“五姓七家”中的五姓,平日里雖然都以世家一脈自居,暗中也少不了互相嘲弄。 往日里,這道童幸災樂禍的話語也能激起陳媛的好感——論起別苗頭,她這個正兒八經的陳家嫡系弟子自然更甚,然而此時她卻沒了這個心情,“你說什么?鄭明鐸叛逃?是誰去追捕他?” 道童被她嚇住了,戰戰兢兢,“娘子,是那師徒一脈的虞靖嬋去追捕他,上月便動身了,昨日傳來消息,兩人一追一逃,似乎……已至孟陽!” “孟陽!”陳媛喃喃,“我兒……正在孟陽!” 陳媛眉頭緊鎖。 那鄭明鐸是鄭家的得意弟子,天資過人,已經化丹。鄭家對他期許有加,認為他有資格一爭十大弟子之位,因而百般栽培。這樣一個人竟然會叛出洞冥派,簡直不可思議! 陳媛與鄭明鐸并不熟,卻因某件事與他有些隱晦的聯系,甚至于鄭明鐸這次在外人看來莫名其妙的叛逃,陳媛也對其原因有所揣測。 鄭明鐸如果被抓…… 陳媛露出憂色來,沉吟了一會兒,“去,把你荃二叔叫來!” 道童領命去了,很快將陳媛吩咐的人喚來。 這人是陳家旁系的弟子,與陳媛同輩,喚作陳望荃,玄感六重修為,平日里依附陳媛這化丹族姐,聽她吩咐。 陳媛吩咐他去孟陽探望陳守功。 “倘若遇見那鄭明鐸,能幫就幫他一把,或者殺了他!實在不行,兩者便都算了。但不管怎么樣,別讓虞靖嬋發現!” 這陳望荃領命,立刻往孟陽而去,因趕得急,旬月便趕到了。 他來到孟陽小榭后,立刻被掌院秋上師給迎了過去。兩人都是玄感修士,然而一為世家子,一為毫無背景的普通修士,故而秋上師在陳望荃面前很有點殷勤討好。 “我家族姐令我前來探望我那侄兒守功,道友為我引個路吧!”陳望荃面對秋上師的殷勤巴結淡然自若,即使只是陳家旁系,比起那些無親無靠的修士來說,他也算得上優越感十足了。 “咳,陳師兄明鑒,倒也不是小弟我推脫,只是令侄已于一年前閉關,至今未出。小弟我也不敢打攪??!”秋上師趕緊答道。 “你說陳守功閉關已有一年?”陳望荃聽到這里,頓覺難以置信,他依附于陳媛,對她這獨子的脾性算得上極為了解。 陳守功哪是能主動閉關的人???他倘若沒有尋歡作樂、浪費光陰,算陳望荃輸!事實上,陳望荃來這兒之前已經做好了發現陳望荃修為毫無長進的準備。 也就只有陳媛期年閉關,對這獨子不夠了解,陳守功在她面前又一貫乖覺會裝,才會令陳媛產生自家兒子一表人才的錯覺! 陳媛認定陳守功是乖巧上進的好孩子,前途可期,這才花了老門子功夫,把陳守功送進下院來鍍金。倘若陳媛知道陳守功在她面前都是裝的,哪會把他送到孟陽! 陳望荃很清楚陳守功到底是什么人,卻沒有提醒陳媛的意思。無他,這是母子倆的事情,他這個外人戳穿陳守功的真面目又算什么呢?不過徒惹陳守功記恨罷了。 他一個拿錢辦事、依附于人的外人,就不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了! 也正因如此,陳望荃聽說陳守功竟然已經閉關一年,簡直懷疑自己的耳朵! “一年?”陳望荃沉思,“那豈不是陳守功剛來孟陽小榭就閉關了?你還說是主動閉關?” “陳師兄所言無差!”秋上師人老成精,看慣眼色,見陳望荃神色似乎有些不對,立刻補充道,“一開始,小弟我沒當回事——師兄也知道,咱們修士起興閉關太正常了!然而時日一天天過去,小弟便覺得有些奇怪,親自去探問,倒被令侄給……” 秋上師說到這里,干笑了兩聲,“給喝退了?!?/br> 陳望荃知道這句“喝退”背后一定藏著一段毫不客氣的斥罵。不過他并不當一回事——世家嫡系弟子做這種事,難道不正常嗎? “你確定其中是陳守功的聲音?”陳望荃逼問道,“道友,這其中定還有別的故事!” 秋上師訕訕,“這個嘛……令侄來這孟陽小榭的第一天,便擄了名在此借寄的煉氣女弟子入洞府,誰知竟就此閉關,一年未出?!?/br> 陳望荃嗤笑了一聲,這倒確實像是陳守功做得出來的事! 不過,還是不對勁! “你帶我去陳守功的洞府看看!”陳望荃吩咐道。 他既然執意要去,秋上師自然不會拒絕,兩人一前一后越過諸多屋舍,一路靈氣漸漸濃郁,行至最濃處,已能與陳望荃在洞冥派的洞府相較了。 “這地方倒也不錯?!标愅醮蛄苛艘环?,便踱步上前,試探道,“陳守功?” 良久未有人聲。 “我是陳望荃。是媛姐吩咐我來探問你情況?!标愅趵^續說道。 仍無人應聲。 陳望荃正要再說,卻覺身旁靈氣一陣翻涌,朝那洞府內流去,波動之大,如江河赴海。 “哎呀,這是要突破??!”秋上師驚呼。 “不對!”陳望荃厲聲說道,“這不是陳守功!” “什么?”秋上師錯愕,“這……何出此言?” “這豈是一介明光修士能搞出來的動靜?”陳望荃怒道,“分明是個玄感修士在里面!”就連他這個玄感六重的修士在這動靜下都要心驚! 陳守功哪有這個本事? 陳望荃不再猶豫。他一反手,自儲物囊中取出一把短劍來,朝那門上劈去。 那短劍如清光照水,漾開無限靈光,直朝那房門劈去。 這是陳望荃最得意的法寶,品質不凡,躲在屋內的絕對是個玄感期的強者,陳望荃不敢大意,一出手便是全力以赴。 劍光如虹,朝房門飛去,氣勢之強,似乎要一瞬間將整座屋子都劈為斷壁頹垣! 然而就在劍光落下的一瞬間,一道清光自那門上亮起,倏忽間覆蓋整座屋舍,將劍光攔下,只聽得“嚶”地一聲輕響,那如照水的劍光便立時消散了,化為短劍,斜飛出數丈遠。 陳望荃臉一黑,自覺顏面大失,一招手,那短劍又飛回他手中,他冷笑道,“你這陣法雖佳,卻不能長久,我再出手,你這陣法絕對擋不住?!?/br> 他把這話撂下,自覺顏面找回來了些,當下再次出手,這一次,別說是全力以赴了,就連“一去不回”這詞都沒法形容陳望荃的盡力! 那劍光大盛,一瞬間幾乎壓過這白晝日光,其威勢之強,讓秋上師這個旁觀的玄感修士都心驚膽戰,更不必提在這劍光籠罩之下是何等壓力了。 這一劍既出,尚未落到實處,陳望荃心中已經大定,暗道一聲“妥了”,即使是尋常玄感修士,這一劍也能瞬殺,更何況是一個搖搖欲墜的陣法? 那劍光落下,屋舍上的靈光便仿佛白紙遇上了當頭覆水,倏忽而散,眼看著屋舍就要被這劍光劈開—— 屋舍上的靈光忽然一卷,如一張靈網一般,竟自那墻壁上飛了下來,朝陳望荃當頭籠來。 陳望荃措手不及,竟給這靈網當頭籠住,幸虧他反應得快,一道靈光自胸前飛起,將這靈網一劈為二,自靈網中一舉掙出,再一凝神,便見那屋前立著一個氣清神虛、鐘靈毓秀的女修! “道友何故毀我陣法?”這女修神情淡淡,話語間聽不出喜怒。 “陸…陸照旋!”陳望荃還沒來得及說話,秋上師卻是震驚失聲。 陳望荃聽他這么一叫,便知其中還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原委,不由皺眉,“她是誰?” “她……”秋上師不斷覷著陸照旋,始終不敢相信她竟在一年之內突破玄感了。 “她是之前被陳守功擄進洞府的那個女修?!鼻锷蠋焸饕舻?。 陳望荃眉頭緊鎖,“不是說那是個煉氣女修嗎?” 怎么一出現變成玄感修士了?這跨度也太大了! “這……我也不知道??!”秋上師喊冤。 “道友不說話,這是什么意思?”陸照旋看他們眉來眼去,倒覺得有些好笑。 這一年來,借著陳守功的洞府,修著陳守功的功法,用著陳守功的靈藥,加上這副驚才絕艷的資質,陸照旋的修為自明光一重扶搖而上,一路高歌猛進,突破玄感還不罷休,硬生生修練到了玄感二重,這才出關。 期間秋上師確實數度派人來問,但以陸照旋的法術廣博,模仿聲音這類小術根本不在話下,順順利利得了一年清凈。 方才陳望荃出聲時,正是陸照旋突破玄感二重的時機,她算好時間來得及,便任他動手,自家抓緊突破關隘,等到功成,立刻將陳守功毀尸滅跡,這才出屋。 之所以一直留著陳守功這具傀儡,主要是怕他背后有人留著他的精血、留意他的生死,單純的神智消散此法是看不出來的。但倘若毀去這傀儡,那廂便能察覺了。 如今她要出關,這具傀儡自然是立刻毀去,免得被人看見拿住話柄。沒有證據,任她再是可疑,在實力不夠碾壓她的情況下,誰也沒法將她拿下。 “你將陳守功殺了?!标愅跬?,緩緩說道。 “胡說八道什么?”陸照旋眉毛都沒動一下,“這位道友,你先是毀我陣法,又給我扣這么大罪名,莫非是想試試在下的手段嗎?” 陳望荃沒有說話。 他忽然暴喝一聲,那短劍如流星般飛出,朝陸照旋當頭斬下。 陸照旋冷笑一聲,手中一道青光一躍而起,朝那短劍迎去,幾乎是一個照面,那短劍便被那青光一劈兩半! 陳望荃狂噴出一口血來,剎那間面如金紙,那青光卻毫不停歇,朝他當頭打來。 陳望荃駭然,“青霞烈火鉤!這東西在你手里!” 那青光并不解語,倏忽間就要將他一劈為二。 忽然,一道煙霞自那青光下涌起,明明望著輕飄飄的,卻一把將青光拋開! “兩位道友這是怎么了,這么大火氣?” 伴著一聲輕笑,一道高挑纖細的身影憑空出現在三人眼前。 陳望荃瞪大了眼睛,“虞…虞靖嬋?”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既然修仙了,就別搞什么男尊女卑了,本文無任何男尊女卑情況,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宗門、世家栽培所有有天賦的弟子,不分男女。 第4章 有疑無據,落冊真傳 將陸照旋的青光打散的是個身姿高挑挺拔、容貌英氣明麗的女修,她一身青布道袍,不帶半分點綴,只在腰間系了根翡色玉帶,顯出十二萬分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