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書迷正在閱讀:沙糖桔、在虐文里做龍傲天女主、[西幻]當我變回男人后、靠臉吃飯[快穿]、黑領結和紅胸花 完結+番外、南國、廢墟之夜(1v1,H,縣城文學)、一問仙機[修真]、小豆蔻、渣男們突然變成戀愛腦
但是吃飯的時候,吟詩作對??! 尤其是慕容府上的人,說起來跟古羽還算是老鄉呢。 “神醫真的是熟讀那三本啟蒙書籍,做的詩詞十分好!”慕容智對自家的一群孩子們介紹古羽:“所以你們也要熟讀才行?!?/br> 慕容府上有七八個讀書的孩子,有大有小,不過都很聽話,而且十分的有規矩,一個個小大人一樣,才六歲才啟蒙的也不例外。 古羽看的可愛,每一個都給了一串兒十二顆的金豆子做見面禮。 倒是靳鋒,覺得慕容府上的菜品太小氣,沒有前幾家的菜碼大。 “人家講究的是一個色香味俱全,又不是為了填飽肚子?!惫庞鹪诨厝サ鸟R車上,給他拿了兩塊糕點塞到了靳鋒的手里:“大不了,回去再吃點宵夜?!?/br> 靳鋒不由得感嘆:“希望明日去范青家里,能吃的飽一些?!?/br> “肯定會的!”古羽理直氣壯的道:“慕容智大人可是長輩,范青是平輩?!?/br> 在長輩家里當然不能放肆,但是在平輩家里可以隨便玩耍。 范青家里也很有意思,他當年考中了進士之后就分了出來,分家另過了。 現在他仕途一片光明,家里長輩也不拘束他,逢年過節也會回去本家,但過了年節他就回來自家,待客也是在自己的府邸。 古羽送了他一副新的畫作,《白蛇傳》水淹金山寺的畫面,被古羽畫的氣勢磅礴,他看了很開心。 而且還告訴古羽:“張家那邊已經被料理了,張韜官職全下,夫妻倆被直接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終生不得返鄉,倒是張家的三個兒子很特別啊,皇上保留了張家大少爺和二少爺他們的官職!三少爺更是直接與兩位兄長分了家,抄家之前就分了,然后帶著分到的家產失蹤了,速度很快??!愣是沒有被抄著!” “失蹤了?”古羽驚訝了,沒想到那位張三公子速度如此之快。 “張家的那位大小姐,倒是跟著父母一起流放了,只是她乃產婦,剛生了孩子,不宜挪動,皇上特別準許她過了二月二,出了月子之后再上路,讓張韜夫妻倆伺候女兒月子,嘖嘖嘖!你說能伺候好么?”范青笑的可幸災樂禍:“如果不是張家大小姐肆意妄為,御史中丞府不會這么快倒臺?!?/br> “對了,她的那個孩子的父親,到底是誰呀?”古羽對這個一直很好奇。 靳鋒也好奇:“一直聽說有人在調查,但是具體的情況還真沒人知道?!?/br> 范青頓時就更來了興趣,八卦之火熊熊燃燒:“要說那個男人啊,也是無妄之災,我也不說的太清楚,因為皇上下了封口令的,不知道為什么,不過么,據說那男人是倒霉,張家大小姐是要給一個她看不順眼的人下藥,好像是算計那個女孩子跟張三公子吧?結果沒弄清楚,給自己和那個男人下了藥,倆人都中了那種藥,然后就共赴巫山走一遭……張家大小姐當時蒙圈了,完事之后就嚇得跑走了,那男人喝了點酒,還以為自己做了一場春夢呢!就這么著,張家大小姐不敢吭聲,那男人也以為是一場夢,也沒多留意,后來……你們都知道了,至今為止,那個男人都不知道,有了一個兒子,不過那個男人都成親了,自家妻子都有了身孕,還是不要去打擾他們的日子了?!?/br> “原來是她作繭自縛??!”怪不得沒臉說出口,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咋看咋蠢。 再一個就是,她要算計的是個女孩,如此惡毒的心思,她也明白這個說出來,真的就是沒臉見人了,如果死守著這個秘密不吭聲,起碼會讓人覺得女孩子是為情所困,而不是心思惡毒……反正不說比說出來好。 但是古羽的心里還是癢癢的,好奇嘛! 靳鋒看出來他的蠢蠢欲動了:“你別問了,找個時間,我去問皇上吧,他肯定知道的清清楚楚?!?/br> “也好!”古羽一聽,也行。 問誰都不如問康樂帝來的清楚明白。 倒是范青,請他們倆吃飯,有意思的是這頓飯。 作者閑話: 江湖有話要說:哦哦,正月十二了,新文《穿越之長生公子》開坑了,下個月參賽,求收藏,預求枝枝!給倆文都求個全票推薦哦! 第336章 京中元宵節 古羽跟靳鋒入座之后,看了看周圍:“就我們三個人?” “是??!”范青十分坦率的道:“就我們三個?!?/br> “你這過得什么日子???”靳鋒撇嘴:“來給你拜年的就我們倆?” “我先給你們拜的年好么?”范青還嘴:“這都什么時候了,你們才來我這里,該拜年的人都拜過了,現在就咱們三個,吃飯,吃飯!我跟你們說啊,這才是我這府上最好的食材,做出來的飯菜?!?/br> 可不是么,這一桌的飯菜,多數都是江南口味,還有兩道東北那邊的,這可難得了。 在范青的府上用飯倒是自在,范青甚至還跟靳鋒說了一下今年官場上大概會有的變動,古羽有聽,但沒咋懂。 倆人吃飽喝足了就告辭回了大將軍府。 后來靳鋒入宮當值,找了個機會問了康樂帝,康樂帝倒是沒有瞞著他:“御史中丞府內部的策應之人,就是張端,張云潤,他的要求只有三個,第一,要讓張韜夫妻倆,還有張家大小姐活著受罪;第二,張家大小姐的孩子歸他;第三,不要告訴人,那孩子的父親是誰。朕答應了他,這才有了搬倒張韜的機會,那個老匹夫,謹小慎微,政務上滴水不漏,偏偏把持著御史臺,實在是難搞,不得不如此?!?/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