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書迷正在閱讀:[綜恐同人] 人生處處是怪談、每天都能遇見變態(NP)、如鯨向海、如風、神秘老公霸道寵:老婆,太惹火、[綜] 專業奶爸執照、[綜漫] 馬甲全員be后我被迫吊唁自己、[HP同人] 厄運追逐、她唇之下、[綜漫] 劇本組酒廠打工日記
直到天道催逼,昊天默許,符元仙翁道破姻緣,月合老人下凡保媒,帶來天旨父意,仍然心念天庭的龍吉才被迫低頭,下嫁洪錦,全了天數。 但因有天旨賜婚在前,洪錦又本就是修道之人,瑤池為了保住女兒的封神旨意才能順順當當地落在洪錦身上,而不至于過分惹人詬病。 ——龍吉公主堅拒俗孽之言眾所周知,誰也不能說她違背天條,妄動凡心,私配凡人。 可楊嬋…… 她千不該,萬不該,選了最難也最對不起作為神仙的自己的那條路。 東華本就擅長推衍,不過是粗略看過這凡人的面相,便知其并非忠貞之人。 神仙命格強勢,仙凡相戀,首先打破的便是凡人的姻緣,這也是天條會禁絕仙凡相戀的緣由。畢竟對于天道來說,要想三界分離,秩序井然,就不能讓神仙干擾凡人的命數。 但在東華看來,這個此時與楊嬋濃情蜜意的凡人身上,不但有文氣不散,直指青云,更有姻緣未消,紅鸞將動。 不過,事情尚未成定局,東華亦不便斷言晚輩的私事。更何況知人知面不知心,他不知楊嬋因和與其定情,若是被人蒙蔽,倒也算不上錯。 只唯獨,她不應該不但將此事瞞著從不曾虧待她分毫的兄長,更沒有考慮過日后,而只貪圖了這眼前的一時之歡。 “人間王朝科舉在即,就不知在這凡人看來,功名利祿與情愛之事孰輕孰重?” 連最簡單的事,她都不曾考慮過,便甘愿為他孕育后嗣。 赴京趕考、滿腔抱負和才華的書生,會不會為了懷孕的三圣母、一時的濃情蜜意放棄及第登科的機會?若那凡人高中,身為地仙必須駐守華山的楊嬋又要如何與之相守?難道要讓夫妻與父子、母子之間,經歷骨rou分離之苦嗎? 況且官場復雜,這個凡人,又是否能夠放棄婚姻這一能結兩姓之好的利器,守著身為神仙的愛人這個秘密過一輩子? 一寫寶蓮燈就開始生氣/捂臉,盡量克制自己不對楊嬋抱有偏見_(:3)∠)_ 這章比較短,努力復健中。 ps:本文涉及寶蓮燈部分并不完全以電視劇版為準,而是結合了清代民間傳說和戲曲(會有《二堂舍子》一折的劇情)。 第117章 “華山諸事全待清源決斷,若能查明那凡人與三圣母是如何相識的,也一并去蜀中報于草頭神?!?/br> 東華最后叮囑了門下靈官一句,然后同通天對視一眼,都明白了他們各自所想的眼下最迫切應該做的事情是什么。 ——有些決定,讓清源來做未來難免會有人多嘴多舌。但紫府之中,卻藏了一位最有資格決定如何處置楊嬋思凡一事的人。 華山腳下,今日突然來了三位絕色女子。她們一人明艷,一人溫婉,一人清絕,如春蘭秋菊各有勝處,叫路過的人全然移不開眼。 連新搬來此地,平日里素來不為美色所動,路上迎面碰上姑娘都一向目不斜視的劉書生也忍不住多看了她們幾眼。已經漸漸和他熟悉起來了的街坊們看到了,免不了調笑他幾句。 “我只是看著這幾位姑娘有點眼生?!?/br> 劉璽笑著為自己辯解,態度坦蕩,倒讓知曉他與家中娘子情深的幾人不好意思再多說些什么了。 也是,其實他們多看那三位姑娘一眼,不也有幾分是因為這樣出眾的人物,不像是他們這兒鄉里鄉親的人嗎?就是家中的妒婦,總懷疑他們有什么齷齪心思。幾人理直氣壯地想著,忍不住又多看了幾眼那三位姑娘,也開始猜測起了她們究竟是為什么才來到此地的。 若是來投奔親戚的,那該有多好啊…… 劉璽告別幾人,在離開前,也一樣禁不住回頭再看了那三位姑娘一眼。不過他說的話倒也并非全然是辯解之語,注意到這幾個姑娘,一開始固然有被美色驚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味,但在第一眼的驚艷過去后,卻也實實在在地是好奇起了她們的來歷,憂心幾人并非凡人,而是為了他與三圣母之事來到此地的神仙。 當初他擔憂前途,于圣母廟叩問,卻只抽出了三支空簽,怒而提筆在宮墻上寫下“劉璽提筆怒滿腔,怨乃圣母三娘娘,安居神龕心如鐵,枉受香火在一方”這樣泄憤的打油詩后,卻因此見到了三圣母真身時,他心中不是不恐懼的。 他是讀書人,自然知曉紂王女媧宮進香,吟詩褻瀆神明的下場。 連殷商偌大王朝都擋不住神明的怒火,更遑論他區區一個趕考的書生? 只是十載寒窗苦讀,如何甘心因為一時任性之舉而盡數付諸流水?急中生智,幾句示弱之語后,看到神女眼中的惻隱憐憫,劉璽便趕緊蛇隨棍上,抓住那一線生機。 待保住性命前程無憂后,劉璽再看著三圣母眼中完全沒有費心掩藏的情思,不由得動了別的念頭。 “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 自《高唐賦》后,又有哪個讀書人沒有做過神女投懷的美夢呢? 況且,現在站在他面前的,不是夢中虛無縹緲的神女,而是真真正正的、可以被他抓住的神明。 被輕易寬宥后,神女在劉璽心中已不再似過去那般高高在上。 也是,一個普通的神仙,如何能夠與圣人相較? 于是劉璽放縱了自己,與三圣母同居共寢,還因此結識了月宮的嫦娥、百花的仙子、東海的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