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書迷正在閱讀:[綜恐同人] 人生處處是怪談、每天都能遇見變態(NP)、如鯨向海、如風、神秘老公霸道寵:老婆,太惹火、[綜] 專業奶爸執照、[綜漫] 馬甲全員be后我被迫吊唁自己、[HP同人] 厄運追逐、她唇之下、[綜漫] 劇本組酒廠打工日記
三年前,虬首仙奉如來之令來到烏雞國,將那烏雞國王推入井中,替文殊報三日水災之恨。 若是虬首仙等妖在西方佛境之中,有兩位圣人坐鎮,被天道死死盯住的通天自然無能為力??杉热或笆紫沙隽宋鞣椒鹁?,那東華自然同通天一道,暗中去見過這位曾經的截教妖仙。 自萬仙陣后,受此等屈辱,虬首仙絲毫不曾怨憎于曾經的師尊、教主。得見通天自由,并未真的像三界傳聞中所說的那樣被鴻鈞拘于紫霄宮,虬首仙更是替通天感到欣喜。 然而虬首仙愈是如此,卻愈加只會讓通天感到愧疚。 通天僅有分/身在此,諸多禁法皆不能用。然而,虬首仙項下封禁卻是元始天尊所下,是他最熟悉不過的東西了。 東華在通天的指點下輕易解開了虬首仙身上的束縛,虬首仙俯首拜謝,但通天卻不愿受門下弟子這一禮。 畢竟,一邊是門徒弟子,一邊是親生兄長。通天自己可以選擇不去怨恨,但難道還能替這么多門人弟子去原諒嗎?身為師長,弟子所受屈辱他無力去報,又哪里能當得起師尊一稱? 而虬首仙既是奉令出山,自然對佛法東渡一事有所了解。知曉教主和東華帝君有意插手西游諸事,他主動提出想要繼續留在烏雞國中,等候那位金蟬子轉世的到來。 通天本是不同意的。他自然希望虬首仙能夠隨他一道前往紫府東華宮,早日修回法身。但他既不能強令弟子,自然也拗不過執意的虬首仙,只能前前后后為虬首仙送去了不少仙丹妙藥、靈寶法器。 甚至,通天為了虬首仙還不惜跑了一趟八景宮,學那猴子一樣將他大兄的庫藏打劫一空。 ——當然,以通天對太上老君的了解,他所能拿走的東西,可不像是孫悟空當日吃掉的靈丹那么簡單。 說回當下。 東華按照通天的指點展開了水鏡,而鏡中所顯示的正是孫悟空與唐僧商議如何取信于烏雞國太子的畫面。 他們依計引烏雞國太子來到寶林寺中,一番說辭后,卻見烏雞國太子竟是絲毫沒有露出半分異色。 “圣僧確實能知過去,有大神通?!?/br> 下人早已屏退,烏雞國太子心中壓著這個秘密許久,也終于有了可以傾訴之人。 “莫非殿下早已知曉此事?” “然也?!碧涌酀攸c點頭。 “那你為何認賊作父?”孫悟空跳將上來,好奇地問道。 “只因賊并非賊,以誠心相待?!?/br> 烏雞國太子深吸了一口氣,才將他從那位如今變換作他父王模樣的全真口中聽到的事情經過說與唐僧聽。 “父王道那位全真神通廣大、官吏全熟,實則不過是他身懷如來御令,父王又不曾被害得性命,如今尚是生魂,故而無人能管罷了?!?/br> 地府只管死人,而除此之外……城隍、龍王等輩,又哪一個敢管到西天如來佛祖頭上去? “豈有此理,那文殊菩薩倒是好大的面子!”孫悟空平生最是愛打抱不平,此時聽說如來竟然僅因為文殊菩薩被一個不識得他真身的凡人浸入水中三日,便派妖仙下界,使烏雞國國王受三年水災,而不顧一國百姓安危、妻兒之情,便覺得佛門做派也不過如此。 “阿彌陀佛?!?/br> 唐僧更是連念了聲佛號,不敢相信如來佛祖竟能做出這等荒謬的決定來。 “圣僧,我烏雞國也不曾輕褻圣教。似這寶林寺,便是我父王潛心督建?!睘蹼u國太子說著,想起向年間父親也曾手把手教他抄寫佛經,更是眼眶微紅?!爸皇歉竿醯降资且粐?,遭人言語相難,多少會有些脾氣?!?/br> “得罪菩薩是我父王之過。若菩薩現出真身來,要我父王賠禮道歉,我父王也定不敢違逆。只是我父王這么多年來,好善齋僧,常行善事。僅因著一次過錯,便要害我父王浸于井中三年,使我父子分離,我母后與父王不得相見。若非妖仙尊者坦言相告,更是……更是……” 有些話烏雞國太子難以說出口,但如來命那位妖仙以假亂真,篡奪王位。若是那妖仙不曾陽奉陰違,告知王后并太子真相,在凡人難以看破神仙法術的情況下,會發生什么事,如來莫非當真不通世情,不曾預料到嗎? 唐僧想起當初他母親為賊人所擄,也曾生出求死之心,更是對烏雞國太子此時的心情感同身受。 而見唐僧師徒確實是情真意切地為他們一家的遭遇感到不平,烏雞國太子也逐漸平復下了自己的情緒。 “讓圣僧見笑了?!?/br> 第54章 “自我知曉父王遭遇,本欲救父王脫此苦海?!?/br> 烏雞國太子下意思地將右手放在腰間寶劍上,似有滿腔郁憤,卻終是被全數壓下。 “只是一來妖仙大人愿意將真相如實告之,我與母后不能陷其于不義。二來……”太子長嘆一聲。 孫悟空連忙追問道:“二來什么?” “二來我烏雞國上下有那么多無辜百姓。若因我等不遵如來令旨,解我父王水災之患而使我國另遭災禍,又豈非我等之罪過?” “阿彌陀佛?!碧粕湍罘鹛?,卻沒有反駁烏雞國太子的猜測?!爸倚㈦y兩全,太子有仁心?!?/br> “只可惜我父王在井中三年,終是我輩無能不孝?!?/br> 唐僧與孫悟空對視一眼,均知對方想的與自己一樣。于是唐僧便掏出烏雞國王的鬼魂交予他作為憑證的大玉圭,將昨夜鬼魂入夢一事如數說與太子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