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節
好,我答應你。 景王無聲地點點頭。 他其實與小魚一樣,也很想要女兒。 王與王妃眉來眼去,老太醫覺得周圍的氣氛莫名熱了起來,輕咳一聲道:“殿下雖毒已解,但是身體虛弱,還需繼續服藥一段時日。王妃給的養身方子,依老臣看就很不錯,老臣也會給殿下加一些利咽潤喉的藥進去,希望能助殿下盡快恢復……” 老太醫在興頭上,巴拉了不少,還要對他們詳述醫理,李魚與景王對視,攥緊彼此的手,心頭皆被巨大的歡喜淹沒,差不多什么都聽不進去了。 王喜帶著老太醫,一同入宮去向皇帝報喜,皇帝得了消息立刻微服趕往景王府,待景王由李魚扶著跪下,努力叫他“父皇”時,皇帝內心復雜到了極點。 既有失而復得的慶幸與喜悅,又有意識到被jian人蒙蔽的憤怒與懊惱。 皇帝不宜多說什么,令景王起身,拍了拍景王的肩,有再多的感觸都化為一聲長嘆:“天池,早些康復吧,朕還有許多事情需要你去辦?!?/br> 皇帝久久注視著景王,眼底也有淚光。 景王才能開口,眼下除了個別詞之外,幾乎還不會說話,皇帝已很滿足了。但是景王啞疾已愈,卻同樣不能傳揚出去,令外頭的人知曉,因為連當初的“天生啞疾”都是假的,究竟還有什么是真? 蒲柳經查證已死,死無對證,可還有當年為孝慧皇后接生景王的穩婆,有當年為景王診斷的太醫,景王生下來皇帝的確沒有聽見哭聲,這其中肯定另有隱情。 景王實非天生啞疾,這個遲來的事實猶如一顆銳利的石子,擊碎了后宮十來年的虛假太平。 羅瑞生與御前侍衛已在跟進了,亦在調查蒲柳死亡的原因,在查明真相之前,皇帝仍需要景王充做啞巴,萬不可打草驚蛇。 景王與李魚都能猜到皇帝的打算,應了下來。 孩子們這幾日在宮中上學,皇帝得知景王毒已解,看望景王的同時,將孩子們也帶了回來。 李魚之前只對他們道景王爹爹身有不適,暫時不能與他們見面了,孩子們還不太懂其中的兇險,但是爹爹不讓見,已讓幾個寶低落了好幾日,皇帝令他們去御書房念書,一半原因是孩子們確實都很聰明,另一半原因也是想幫著轉移孩子們的注意力。 如今聽說景王爹爹快好(已好)了,孩子們都高興壞了,一個個沖進屋子,扒著景王的褲腿不放。 景王莞爾,挨個將他們抱到身上。李魚擔心景王的身體吃不消,景王卻沖他直搖首。 醒不過來的這段日子,景王內心深處也很掛念孩子們。 被他這一抱,許久沒有抱抱的四個寶紛紛紅了眼圈。 “四寶好想爹?!?/br> 四寶趴在親爹胸口,軟糯的聲音傾訴著對景王爹爹的思念。 景王摸了摸他柔軟的發頂,四寶的四,他發不出來,只能含混道:“……寶,爹,想?!?/br> 景王爹爹忽然說話啦! 大寶二寶三寶齊刷刷豎起了耳朵尖。 魚崽們都已習慣景王爹爹不會說話了,魚爹沒有教他們何為殘疾,而是在他們還是小小魚的時候善意地告訴他們,景王爹爹是生了病,才沒辦法說話。 魚爹并不想孩子們把景王歸到殘疾人一類,他一直致力于讓孩子們覺得景王與他并沒有不同,沒成想一語成箴,景王“生病”了,自然就有病好的時候! “爹爹這是病好了!”大寶恍然大悟。 在幾個寶跳起來之前,李魚連忙告訴他們,景王爹爹還未完全康復,不能到處去說,這是爹爹們與寶們的小秘密,李魚與他們挨個勾了勾小手指,要他們保密。 大寶二寶三寶四寶都喜歡替魚爹守秘密,搶著和魚爹勾手指。 四寶還特意和景王勾了勾。 “爹爹,四寶,一樣?!彼膶氂幸粋€新發現,笑著指了指景王,又指了指自己。 孩子們中數四寶不太會說話,景王才恢復,也不太會說。論不會說的程度上,兩人可能半斤八兩。 小四寶如今也是上過學的魚了,知道夫子、老師,忙道:“四寶教爹爹!” 景王笑了,正要應,李魚一把將四寶拎起。 “那什么……放開景王爹爹讓我來!”李魚朝景王努嘴,朝四寶燦笑。 突然被魚爹曲扭笑容嚇到的四寶:! 四寶傻傻想不通,他還什么都沒做呢,為何就被魚爹直接淘汰了。 李魚說教還真教了,因為曾經教過魚崽們說話,教景王輕車熟路。 魚老師很快就備好了課,手執桃花餅面帶微笑:“天池,說對了才有的吃?!?/br> 景王:“……” 景王微笑點頭,小魚這是要給他啟蒙嗎,有獎賞倒也不錯。 李魚不可能教景王怎么認爹,景王脫節太久,很多字其實都認得,可是自己一說就崴了,這是因為景王沒有真正的讀的經驗,李魚打算先從拼音開始教起,他穿過來那旮沓都是如此。 魚老師刷刷刷寫滿了一張紙:“天池,你知道波潑莫佛得特呢樂嗎?” 景王:“…………” 景王不知,笑著求饒:“小……魚?!?/br> 他嘶啞的聲音仍是很不好聽,老太醫道會如此持續一段時日,可是每每念起李魚的名字,就變得格外有魔力,挑動著魚的心弦,讓魚頭皮發麻。 魚老師差點心猿意馬,紅著臉直敲小黑板:“不許插嘴,快和我一起念!” 學生景王被魚老師灌輸了一耳朵聲母韻母。 作為接觸拼音的古代第一人,零基礎起步的景王沒覺得難以接受,因他對李魚言聽計從,再加上本身領悟力不錯,很快便發現小魚所教似一種基礎,聲母韻母都會了之后,小魚又給常用的字都寫上拼音,教他如何“拼”起來讀。 景王磕磕絆絆學著“拼”了,雖時不時仍會出錯,李魚要他慢慢來,景王便真的慢慢學會說一個詞,一個短句,人名也開始適應。 也許真的是緣分,所有人的名字中,他一開始就會叫的是小魚,從不出錯的也還是小魚。 為了讓景王更快像常人一樣說話,李魚還給他布置任務,要他大聲朗讀。 朗讀的時間通常都定在晨間,李魚道早晨人的精神最為飽滿,學習狀態最為穩定,用于念書最好,美其名曰晨讀。 晨讀每日都要進行,魚老師令學生景王從最簡單的“人之初,性本善”開始,到后來的各種話本,還時常親身示范,突擊檢查。 “天池,這個怎么念?”魚老師翻到某某話本的某一頁,指在某一處稱呼上,假裝不經意地考察成果。 學生景王瞥了一眼,莫得感情棒讀:“夫、君?!?/br> 魚老師被他清冷的一張臉和撓著心窩子的聲音刺激得蕩漾,繼續指指點點:“那這個呢?” 景王:“相、公?!?/br> 夫君和相公都好正,魚老師心花怒放,以為暗搓搓占小便宜學生不知。 其實景王念了多少遍,自己都有數,日后就會在別處向魚老師用力討回來。 學生景王和學生魚崽的待遇還是不一樣的,魚老師對景王更嚴格,魚崽們就算吐個泡泡都有桃花餅吃,景王念了一天的書口干舌燥,魚老師心情好才會塞給他一塊桃花餅。 景王也不抱怨,笑著就李魚的手吃桃花餅,吃著吃著,總會吃到魚老師的手指。 魚老師真的忍無可忍,無需再忍了。 “學說話什么的,偶爾放一放也不遲?!濒~老師羞澀道,“要不咱們先來吸——生個女兒吧?!?/br> 第125章 景王幼時中毒, 究竟是誰的手筆,李魚不是沒有做過推測, 但他只是景王正妃, 要去查幾十年前的皇帝后宮諸多受制,只有交給皇帝自己來查才最合適,眼下,他與景王除了信任皇帝, 暫時也沒有別的選擇。 此外,還有另一個細思恐極之處,這個世界的景王痊愈了, 原書里的景王恐怕就是啞了一輩子。也難怪不論書里還是這個世界, 景王的子嗣都是正常的, 不是因為景王運氣好, 而是因為景王的啞疾并非天生,這個世界的景王很幸運發現了,然而原書里并沒有一條鯉魚精, 能幫景王找到真相。 李魚自己,既覺得幸運,也有些后怕, 與啞疾有關的秘密在他面前晃悠很久了,他卻差一點就失之交臂。 景王情急之下吐出毒血, 是因他選擇做了支線任務“惻隱之心”引發的直接后果, 而這條支線的獎勵, 是一張與啞疾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藥方子。 多一味雪烏子, 就成為害景王的毒藥,而多幾味其他的良藥,則可助如今的景王恢復身體。 你永遠不知道坑魚系統,會有什么驚喜在等著你。 以及,有時候做好事,也還是會有好報的。 支線任務告一段落,李魚幫助了梁氏,也令自己和景王熬過了最艱難的一關,眼看就是通途。 六皇子那一日挾持梁氏,再加上有弒君之嫌,皇帝帶著眾人返回皇宮之后,就命侍衛將六皇子押入天牢,也無人敢替六皇子說話。 六皇子敢對皇帝出手,皇帝可以廢了這個兒子,卻不能真把兒子殺了,留六皇子一條性命,已是仁至義盡。 張妃知道六皇子這次真的闖下了不可饒恕的大錯,竟明哲保身起來,待在永福宮能不出現就不出現。 皇帝因張妃并沒有直接參與六皇子的行動,保留了她的妃位,言語上嚴厲的訓斥了一番。 張妃在皇帝面前經常是個鵪鶉,到頭來反倒是鵪鶉的性子救了她。 梁氏對六皇子徹底心死,經歷了挾持,梁氏腹中的孩子因受刺激太過,當天夜里就沒保住,梁氏二話不說,收拾包裹,從此回娘家長住。 受到陷害的陸嬪待皇帝查明之后就被放了出來,與八皇子團聚。 七皇子與其生母李妃亦從皇帝處得知,六皇子的陷害原也有他們的份,七皇子直道知人知面不知心,這一趟狩獵下來,兩位小皇子意外成熟了不少。 皇帝把景王四個兒子送到御書房,七皇子八皇子總算不是最小的蘿卜頭了,在四個寶面前成為了叔,兩位小皇子都高高挺起了胸膛。 皇帝已在為景王鋪路,明確告訴他們,是景王幫助他們洗清了嫌疑,兩位小皇子便對侄子們格外上心,御書房一片安寧祥和,皇帝對此很是滿意,七皇子八皇子能與四個寶打好關系,也就是與景王打好了關系,以后如何,估計也不用愁了。 另一邊,羅總管奉命追查,蒲柳的死因也浮出水面,蒲柳原是中毒身亡,皇帝令老太醫協助仵作,查出蒲柳體內也有殘留的毒,正是雪烏子混合當歸之后的藥性。 這就很清楚了,蒲柳應是喝了有這兩味藥的藥汁,然后通過乳汁,將毒傳給年幼的景王,自己離宮后毒發。 應當說幸虧她不是直接喂景王吃藥,否則景王很難活過幾個月,因雪烏子的毒是通過乳汁,毒性減弱了許多,故而景王是被藥啞,而非死亡,毒留在景王體內,也沒有造成其他的傷害。 這恐怕也是下毒之人的狡猾之處,景王若是直接中毒死了,皇帝定會嚴查,可若是被毒啞了,偽裝成天生啞巴,皇帝頂多叫太醫看診,會求神拜佛,獨獨不會責罰其他人。 如此,即便皇帝與孝慧皇后仍有這么一個嫡子在世,實際上也與沒有差不多了。 皇帝很肯定自己與蒲柳并無仇怨,實在不明白對方為何要這般陷害。 既非仇家,蒲柳肯定是為人辦事,羅瑞生繼續往下追查蒲柳的家人。 發現她的家人亦都在她死后不久,感染了瘟疫死去。 而當時為孝慧皇后接生的兩位穩婆,一個失足落崖,尸骨無存,一個酒后不小心為馬車撞死,而為景王“確診”的太醫,當時年紀就挺大了,告老還鄉之后沒多久,撒手人寰。 ……全都沒有活路。 熟悉宮廷手段的皇帝一看便知,這恐怕都是被滅口了。 反思當年,的確存在太多貓膩。 調查因此被中斷,皇帝有些頭疼,因這關系到景王,皇帝于是將景王夫夫召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