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華國華國?。ǘ?/h1>
“這等經書,自然是不便對外?!币灰娊蹦屈c頭哈腰,金臉上的得意之色愈濃,隨手將手機掏出來,找到一張圖片道:“這是我曾經在我國論壇上找到的一張《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的圖片。 只可惜經書已經殘破,著實可惜?!?/br> 江北耳朵一動,立馬對金道:“不知道您可不可以讓我看看這經書的圖片?要知道我可是對《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非常仰慕?!?/br> 金一聽,哈哈大笑,心中暗道果然華國人都是賤骨頭,滿臉譏諷道:“既然閣下要看,那就請閣下來看看好了?!?/br> 眼見著金把手機遞了過來,江北連忙雙手接著,然后還是對著金手機上的圖片認真琢磨起來。 周圍的華國人一看到江北這幅模樣,氣的暗暗咬牙。 更有一些人一看到江北就覺得面熟,一些眼尖的年輕人直接道:“我怎么覺得這個男生看起來有點像結婚里,江楠夫婦中的江北啊?!?/br> “哎,你別說,還真像?!?/br> “不會就是本人吧,虧得我女朋友那么喜歡他?!?/br> “不管是不是本人,先拍下來,倒時候發到網絡上,讓江北本人解釋?!?/br> “就是就是,其他的事情還好說,這種國與國之間,大是大非的事情上,再喜歡的偶像都不行?!?/br> “印刷術就是華國的,這有什么好辯駁的?!?/br> “你看他那個諂媚的樣子,真的是巴不得印刷術就是南韓的似得?!?/br> “崇洋媚外,呸,他要是江北,我黑一輩子,《結婚》也不會看了?!?/br> 周圍不少候機的人對著江北議論紛紛,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更有甚者已經拿出手機開始錄像。 感受到周圍人對自己的敵意,江北輕輕一笑,作為一名華國人,如果自己都這樣了還不對自己有敵意的話,那只能證明這些人都不是合格的華國人。 相反,現在周圍人的表現才是正常的。 江北拿著金的手機,對著金的圖片看了半天,然后指著上面的武后制字道:“金先生,能不能麻煩您給我解釋一下,這個在圖片中頻繁出現的武后制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金聽到這話,愣了一下,拿過手機一看還真有江北說的情況,這下他心中也疑惑了,貌似在他們南韓古代,沒有武后這個人啊,怎么回事? “這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歷史專業出身?!?/br> 見到金這么說,江北立馬正色道:“如果你不知道的話,又不是學歷史專業出身,你有什么資格說四大發明印刷術屬于南韓!” 江北的聲音不大,卻極有力量,再加上他身上不自覺透露出來的氣勢,一時間竟把金和約翰嚇得愣在那里。 周圍的華國人一看到這一幕,也有點小蒙,怎么回事? 這跟剛才的情況不一樣啊,怎么前一秒還卑躬屈膝的江北,后一秒就來了個大轉變,開始呵斥這兩人了? “那你又如何解釋《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比你們華國在敦煌石窟里發現的《金剛經》要早一百年的事情?” 這時候金也反映過來,惱羞成怒道。 他現在明白,自己剛才被這個華國人耍了,他就是故意套自己這張《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的圖片,然后借向自己發難。 這時候,周圍的華國人也紛紛反應過來,暗道江北好算計,用這個金提供的圖片來發難。 可是一聽到金的問題,大家又有點為難了。 《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比你們華國在敦煌石窟里發現的《金剛經》要早一百年是事實。 江北到底要如何解釋這個事情? 問題貌似一下子又回到了原點。 周圍人都目光灼灼的盯著江北,他們想既然江北敢站出來,那就一定有這個自信。 江北一聽到金的問題,立馬笑了,他笑的很開心道:“既然金先生想知道你國出土的《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的緣由,那我也不介意給金先生解釋解釋,就希望解釋后,您別后悔?” “后悔?”金嗤笑一聲,自己有什么好后悔的?在他看來,江北說這句話,無非是想讓自己認輸罷了,而江北根本就沒有什么證據。 他自信道:“我不會后悔,反倒是想聽你解釋解釋?!?/br> 江北一聽這話,笑道:“好。 有一點不可否認,《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確實是當今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實物,而且是刻印于公元702年?!?/br> 一聽到江北的話,金又不禁得意起來,這事情是不可否認的。 周圍人一聽也有點懵了,兄弟你這是準備拆穿他,還是在幫這個外國人啊。 可既然江北都說話了,大家也不好出來說什么,只能任由江北繼續說下去。 “但是這篇經書上出現了一個重要的線索,那就是武后制字! 在你們南韓歷史中,也就是新羅根本就沒有武后這個人,如果印刷術是你們發明的,為什么在經書中多次提到武后制字?” 眾人一聽這話,紛紛露出好奇的表情,認真聽江北繼續說下去。 約翰也饒有興致的繼續聽江北講述這其中的故事。 反倒是金突然想到了什么,面色突然變得有點發白。 “你們南韓的歷史沒有,可我們華國卻有武后。 武周末年,曾經權傾天下的女皇已經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老婦人。 人老了,就喜歡懷念過往。她開始回憶她當初為了登上權力的頂峰造下了太多殺戮,這一路有赤誠的忠臣,有愛國的良將,更有她為了陷害皇后,生生親手掐死的剛剛出生的女兒。 而后經風燭殘年的她更是重病纏身,所以她希望通過派人翻譯以及刻印佛經,一是減輕自己的罪過,二是祈求延年益壽。 于是將佛經上的梵文翻譯成漢文的重任就交給了唐朝著名高僧智儼大師的大弟子法藏。然而,在三十年前,跟隨法藏一起修行的還有個人叫義湘,一位來自你們新羅皇福寺的僧人。兩人因佛結緣,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咸亨元年,義湘歸國,兩人便一直以書信往來,保持聯系。直到長安二年(公元702年),義湘法師圓寂,此時法藏的佛經翻譯已基本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