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話世界搞基建的那些年[快穿]_分節閱讀_
更重要的是,今天給了她,以后一定打不住了。 謝祈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調研,沒有回復勞琳,只說“只要您不同意,咱們就不會開這里的水道”,就先回去了。 未來的幾天,他匯總了所有人調研的情況,發現不少地方都出現了像勞琳一樣的人。 有的是看到大人們要搞開發,便跟勞琳一樣,借機會要錢;有的是對海族有仇視和鄙夷情緒,不愿意讓他們借道自家附近;還有的并不理解這件事,只是覺得沒有什么好處,便不想費這個麻煩…… 這樣細細算下來,十條水道竟然有六七條是有人不愿意開的。 “政務官大人,咱們要答應他們嗎?”一直跟在謝祈身邊學習的一只小梭子魚,從來沒有經歷過太多人類社會的勾心斗角,面對這件事難免有些無措。 “不用,既然這些水道有人不愿意開,就先開那些得到全體同意的吧!”謝祈思考了一下,倒沒有太大壓力,淡定地吩咐道。 梭子魚看到自家政務官很有把握,就放心多了。這幾天他算是看明白了,雖然政務官大人是個蛤蜊,可這個蛤蜊,也是七竅的。 是一個能跟人類說得來話的蛤蜊呢! 梭子魚羨慕地對謝祈說:“也只有您才能處理得了這些事情,人類實在是太狡詐了……” 謝祈聽著不對,人類對海族的鄙夷來自于刻板印象,海族對人類的固有思維不也是一樣嗎?他試圖讓海族理解人類的想法:“其實你們也可以處理這些事情。人類的狡詐,動機都是為了生存,為了獲得更多的資源,也許是金錢、地位和權勢,但從本質上來講,都等于更好的生活?!?/br> 謝祈看向身邊的海族侍衛和幾個學習的年輕魚:“就像我們海族為了吃飽肚子、撫育后代一樣。想一想,你們在面對天敵的時候要用多少心眼?在找食物的時候要花多少精力?再沒有比海里生存更難的了,每時每刻我們都活在警惕之中。 “而正是這樣的警惕、小心與機敏,讓我們的祖先熬過了進化,使我們擁有了變形的能力,有了比普通海魚更安全的住所和更多的機會。與人類相比,難道不是一樣精明嗎?” 身邊的海魚們一臉若有所思。 也許他們在待人接物上的確單純了些,也許他們在金錢地位上的確不敏感了些,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不狡詐、不聰明——因為那些在海底都是毫無用處的。 在海底,他們每一個都是生存的高手。 如果海族和人類一樣,精力都是有限的,那么只能說,海族將精力放在了琢磨如何提高0.001秒的捕獵或躲藏技巧上。 本質上,他們都是一樣的。 之后的日子里,那些愿意上岸來的海族,也一定會迅速地掌握人類世界的規則,這一點絲毫不必擔心。 那些抗議過水道開發的人類,得知了自家附近的水道果然停止了修建,不免有些得意。一時間城里更是議論紛紛,反對派和支持者各執一詞,都有自己的道理。 他們都在關注著海族上岸的事,也許潛意識里他們都清楚,這將證明他們誰的決策是對的。 . 靠近黃金海岸和海洋館的那條街是最先接受海族的,他們也歡迎著水道開發,所以第一條竣工的要道就在那里。 那天,涌上來的海族讓人們再一次認識到,海洋館里的物種是多么貧乏—— 原來深海里仗著看不清楚,胡亂變形的海族有那么多! 海族們聽謝祈講了這條要道,倒沒有人類那樣復雜的心思,只有兩種想法,膽大的激進派很想去人類世界看看,膽小的保守派只想等別人看了回來先跟自己交流一下。 連海王這個保守派的先鋒,都握著自己的三叉戟,流露出很想上岸的意思:“這王室的三叉戟在海里時間久了,就算施加了魔法保存,也顯得有些污臟了。那個,政務官啊,我的意思你明白吧?” 你就帶上去找個手藝精湛的人類工匠幫我拋光一下唄? 謝祈假裝自己沒聽懂。 海王終究應該自己去外面看看的,不然都要被時代拋棄了。 海王最后還是沒去。 他還是決定保有自己國王的尊嚴,之前說不去的,就是不去! 至少要最后一個才去,不得不去的那種。 所以,海王雖然嘴上沒有明說,早已經不再制止他的民眾向海面上探尋了。 獲得上岸許可的海族都經受了六公主和政務官的提前培訓,穿著有模有樣,對人類世界的金錢、物價、風俗也有了初步了解,足以應對簡單的交易和生活。 但架不住他們內心都有同樣的熱切渴望,上岸之后目標明確,直奔目的地,硬生生憑借團體的購物之力,將城里這些東西的價格抬升了好幾倍—— 沒錯,那熱切的渴望就是各種菜刀鏟子小鋤頭。 對于沒法生火、無法鍛造的海族來講,連一把種植海藻的小鋤頭都是稀有的。那些擁有鉗子的甲殼類尚且好一點,可他們也不喜歡用自己精心保養的鉗子去做粗活,所以大多數海族都稀缺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