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李國柱是十里八村最先出去打工干建筑的,做包工頭也有好幾年,所以,李國柱的離世并沒有將妻女帶進經濟的困局,她們需要的是心靈和精神上的慰藉。 王昭巖對李國柱妻子說:“干媽,以后家里有什么能用得上我的地方,盡管開口,只要我能做到的,絕不會有任何托詞?!?/br> 李國柱妻子笑說:“昭巖,謝謝你,我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婧萱能快樂健康的成長,希望她爸爸的離開不會給她的生活造成困擾?!?/br> 王昭巖:“會的,婧萱是個很懂事的孩子?!?/br> 王昭巖接替李國柱帶領大家繼續接活干這件事,王mama是反對的。 她勸王昭巖說:“昭巖,你才剛去不久,就別去趟這趟水了。你們一起干活的人都比你見多識廣,人家都不敢接的事情你干嘛要去。我聽說,好多在外面包活干虧錢的,過年家里都被人堵著要工錢?!?/br> 王昭巖理解母親的擔憂,的確有很多干完活要不回來錢的。但是既然走到這一步,不去試試,又怎么可能會出現轉機呢。 他告訴母親:“媽,我從來不相信命。不是誰的運氣好,誰就能成功,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好運氣,我只相信事在人為?!?/br> 王mama雖然是農村婦女,但她一直知道上學是農村孩子的唯一出路,那時候硬生生的將一個充滿希望的少年從學校拉到社會,已經讓她心里難受的無以言表。 現在,兒子有想法要干自己的事情,她既然幫不上忙,那也是沒有立場反對的。 而且,她也知道她說不過王昭巖,因為,他從來都是一個思維敏捷的人。 *** 春節期間,余笙回家后沒有主動聯系王昭巖,她心里一直憋著一口氣,她在等他主動找她。 但她不知道的是,王昭巖已經做好了放手的準備,他的懵懂情懷因劉師哥的出現以及沉重的現狀而不得不放下。 王昭巖希望她一切順利,但卻不想參與她美好的感情生活,因為他覺得,那是為她好。 春節期間,余笙去見了高中關系比較好的幾個同學,聊天中難免提到當年的學霸王昭巖。 大家都問余笙有沒有跟王昭巖聯系。 余笙直接說:“沒有!” 事實,可不就是沒有聯系么,去云城也是為了旅游而不是去找她的。 有同學說:“不會吧,你們關系不是一直都挺好的嗎,就算他跟其他同學有隔閡,但是跟你應該不會啊?!?/br> 余笙:“他為什么一定要聯系我呢,年少時的感情哪有那么堅不可破。友情也好,紅顏也罷,能濃烈,也就也能寡淡?!?/br> 對,人都是會變的,就算你不變,別人也會覺得你變了。 然后再為自己的改變找個借口。 最后,當經歷變成回憶,曾經的漸漸遠去,現有的緊緊抓住,我們也就慢慢成長起來了。 第二十一章 嶄露頭角2 余笙在家里時,母親旁敲側擊問過她關于戀愛的事情。 余mama說:“余笙啊,我聽說大學的閑余時間比較多,你平時都是怎么打發的呢?” 余笙說:“媽,你打發時間,時間就會過的很慢,但是如果時間打發你,你就會發現時間根本不夠用的?!?/br> 余mama有點不太相信,難道她從別人嘴里聽到的關于大學的生活跟自己姑娘的不一樣嗎? 她說:“聽你這意思,你在學校還挺忙的呀,給我說說都忙什么了?” 余笙看著母親,從小到大,只要是她特別關心一件事情,就會一直刨根問底。 像母親這樣的人怎么會對她的大學校園生活突然這么感興趣呢? 上一年過年回家,她可是什么都沒問呢。 余mama被余笙盯的有點不自在了,她說:“問你話呢,這么看著我干嘛?” 余笙突然笑起來,“媽,你到底想知道什么,直接問我好了,我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br> 心思被看穿,余mama倒有點不好意思了,然而,再怎么說,不管余笙多大多能,那她始終是她的小棉襖啊。 余mama:“其實,我是聽說,好多大學生都會在學校里談朋友,那你呢?有沒有男孩子喜歡你呀?” 哈,繞一圈子,原來是想問這個呀。 余笙驕傲的說:“你女兒這么優秀,肯定有人喜歡了?!?/br> mama趕緊問道:“那你呢,談了嗎?哪里人呀?” 余笙噗嗤一下笑起來,“媽,你到底是希望我談還是不談呢?” 余mama打她一下:“少賣關子了,談不談的那是你的事情,但我作為母親必須要有知情權?!?/br> 余笙突然正經起來:“好吧,沒有?!?/br> “為什么?不喜歡?” “嗯,不喜歡,想試試來著,可發現感情這東西強迫不來?!?/br> 余笙的回答一下子讓母親沉默起來,她可能是猜到了什么,心里有些擔憂,也可能因為內心本身就是矛盾的。 她希望女兒能在最好的年華里談一場美好的戀愛,又害怕女兒因為年輕在愛情中受到傷害,還怕萬一找個離家遠的異鄉小伙,以后就得海角天涯不好相見了。 看母親不說話,余笙用手指戳一下她,“媽,怎么不說話了?!?/br> 余mama認真的看著余笙,“笙笙,你告訴媽,你是不是還惦記著姓王的那小子?!?/br> “媽,人家有名字,叫王昭巖,你不要老是姓王的姓王的那樣叫,這是對人最起碼的尊重?!?/br> “你不要轉移話題?!?/br> 余笙:“媽,實話是,我喜歡他,可人家對我好像沒那意思?!?/br> 聽余笙這么說,mama倒是悄悄松了口氣。 她說:“我得感謝他對你沒意思,否則,我還得慪氣呢?!?/br> 余笙不理解母親,看她剛才那樣子應該是鼓勵自己談戀愛的,可為什么那個人就不能是王昭巖呢,就因為他沒能上大學嗎? 余笙:“媽,從小到大,你對我和我哥的教育都是不能嫌貧愛富,不能從門縫里看人,我實在是不理解,你為什么那么強烈反對我喜歡王昭巖?!?/br> 余mama說:“不是一路人,強行在一起,遲早得出現問題。雖然你現在長大了,讀的書多懂得道理也多,但你還是得聽老人言?!?/br> 余笙不知道母親為什么發此感慨,她也不明白,母親嘴里的“一路人”跟自己所理解的“一路人”到底差別在哪里,但有一點,她是了解的,天下父母不管做什么,那都是為了孩子好。 反正現在跟王昭巖也不是那種關系,沒必要為還沒發生甚至這輩子都不可能發生的事,而跟愛自己的父母對著干。 如果以后真的有那么一天,她相信母親會理解她的選擇,王昭巖也有那個能力改變母親對他的偏見。 余笙暑假沒有回家,在學校附近找了個暑假工,這春節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她也不想將親人間的關愛和思念變成對峙以及擔心。 她抱住母親說:“媽,你的意思我明白了?!?/br> 余mama臉上露出欣慰的笑。 明白就好! 第二十二章 嶄露頭角3 元宵節過后,全國出現返城潮,外出務工的和在外求學的基本都是那幾天離家。 余笙家住農村,需要先坐車到縣城,再從縣城坐車到市里,然后才有到云城的車。 交通高峰期,一票難求。 好在余笙是學生,可以走專門的學生窗口。 在縣城轉車的時候,余笙碰見了猴子。 余笙:“你也今天走啊?!?/br> 猴子:“對啊,基本上大家都是這幾天吧?!?/br> 縣城里有直接到京都的火車,相比余笙,猴子就省了倒車的麻煩。 猴子看看余笙提的大皮箱,開玩笑問:“里面裝的什么呀,你們女孩子走哪里就是累贅,行李多的要命?!?/br> 余笙反擊他,“我們生活精致不可以嗎?都像你們這樣的,還怎么拉動內需啊?!?/br> 猴子悲天憫人道:“哎,余笙,你好可憐啊,你說你干嘛一個人跑云城去上學啊,想當初要是跟我一樣去京都不就好了,一路上我們保你無憂?!?/br> 余笙:“你們?” 猴子:“那不是還有昭巖呢嘛!” 余笙想了想,才裝作不經意的問:“你們倆怎么沒有約一起走???” 猴子:“他說那邊有點兒事,得提前過去,初六就走了?!?/br> 余笙:“什么?初六?” 猴子:“對啊,初六,他現在跟我們不一樣了,人一旦踏入社會就有了很多的身不由己了?!?/br> 余笙:“......” 在余笙的記憶中,村里的外出務工人員,一般都是過完元宵節才走,特別是他們這種干建筑的。 這王昭巖果然跟一般人不一樣啊。 可憐她還在家里抱著他會去找她的幻想。 *** 其實王昭巖提前去京都跟地產商那邊簽合同接活去了。雖然工地沒有開工,但是正規房產公司都已經開始上班了。 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王昭巖就是那樣的人,決定干一件事,必然會盡全力將之做好。 接到活后,他又去了專門的勞務市場招工。 王昭巖打聽到,京都城東有個勞務市場,不是那種高級的人才招聘市場,主要是那種從老家出來做零工的,也有好多會干一些技術活。比如建筑方面的架子工,鋼筋工以及砌墻的泥瓦工等。 雖然,年前返鄉前,王昭巖已經跟之前的隊友都說過,今年會繼續在這里干,但是,他們到底能來多少人,他心里并沒有十分的把握。 未雨綢繆,總不會錯。 這是他開始的第一年,即將開工的項目也是他的第一單生意,意義重大,不能有任何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