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攤主聽到數量后有點訝異,旋即便又回過神,半大的孩子吃垮老子,這一群娃娃,七碗只怕是吃得下。 葉之秋細嚼慢咽,她一邊吃一邊看著呂嬌嬌。 呂嬌嬌已經四歲多了,拿湯勺還是會拿的,不止會拿,還會吃。 她舀起一個抄手,就放嘴邊吹吹,吹涼了就啊嗚rdquo;一口吞到了口里,兩旁的腮幫子鼓得老高,像一個可愛的小松鼠。 葉之秋忍俊不禁,好萌啊。 七碗抄手,大部分進了葉之秋的肚子里。 從街口的抄手鋪子出來,她來到一個包子鋪又買了十幾個包子,進山后午飯肯定得在山里吃,多買點有備無患。 葉之秋帶著孩子一通買買買。 呂小樹看著阿姐花出去的錢有點rou疼。 他不止一次想要開口制止阿姐大手大腳的花錢,但是又怕阿姐生氣,只能用眼神表達自己的情緒。 看我,看我,再亂花錢,錢就沒了。 葉之秋不理會呂小樹無聲的吶喊,不投入哪有回報呢? 她買了一個大竹筐,紅繩,紅布,一個瓦罐,打火石,還有一把匕首,最后又買了一個做工精美的木盒。 嗯,匕首很貴。 做工精美的木盒也不便宜。 買完這些東西,銅子也沒有剩多少了。 呂小樹看著阿姐手里所剩無幾的銅板,心都痛了,阿姐還是和在呂家村時一樣,想一出是一出啊。 呂小苗和呂嬌嬌很興奮,他們啃著手里的糖葫蘆,滿眼星星。 這種買買買的行為在他們看來就是:哇撒,阿姐好有錢??!花錢真豪爽??!我們吃得好痛快??! 葉之秋把零零碎碎的東西放在大竹筐下面,然后把呂小苗也放在大竹筐里背在背上,一只手抱著呂嬌嬌,一只手牽著呂小樹。 這樣的行為并不出挑,漢江城里的大街上jiejie或者哥哥都是這樣帶孩子在外行走的。 來到城門口,守城的人又換了一波,葉之秋輕車熟路的把牌子丟到守軍桌前,隨著人流慢慢的出了城。 再往外走了一段路,人就散了開來,路上行人越來越少。 葉之秋徹底放飛自我了。 她把呂小樹放在大竹筐背在背上,呂小苗和呂嬌嬌一手抱一個,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來到了城外的森林里。 她必須得賺錢。 兩個老人心雖然好,想法也好,但是養孩子也要看怎么養。 呂小樹和呂小苗都很聰明,得讓他們去讀書,不求他能考一個狀元,只求能多懂一點知識。 畢竟多讀書,才能明事理。 如果呂嬌嬌愿意讀,葉之秋也會讓她一起去上學,但是在這種朝代,讀書很費銀子。 有時候舉族之力都供養不出一個讀書郎,何況三個孩子。 所以從現在開始,葉之秋就得努力攢錢。 有小白這個作弊器,葉之秋在森林深處很快找到了一支人參。 她把幾個孩子放在一旁,示意他們不要出聲,自己慢慢的走了過去。 葉之秋拿起早就準備好的紅繩,先把山參系住。 傳說野山參會跑,得用紅繩困住它hellip;hellip;葉之秋表示無論如何也得照做,萬一真跑了,可咋辦? 起參不能見鐵,葉之秋用匕首削了一把竹刀,開始起參。 看到阿姐小心翼翼的樣子,三個孩子呼吸都自動放緩了,生怕驚擾了她。 在葉之秋的原生世界,采參分幾個階段。 四五月間,參苗萌發,叫放芽草rdquo;。 六七月間,參葉藏在雜草中難找,叫放黑草rdquo;,民間稱青榔頭市rdquo;。 八九月間,已是秋天,參籽成熟,鮮紅光潔,形似雞腰,冠諸團生細桿之上,很像榔頭,民間稱紅榔頭市rdquo;。 八九月份的這個季節是采參的黃金季節。 九月以后,參籽落凈,又叫放刷帚頭rdquo;、放黃羅傘rdquo;,或稱放韭菜花rdquo;。 葉之秋挖得很仔細。 她小心翼翼的扒開人參旁邊的泥土,爭取不弄斷一根人參須。。。 這種野山參,碰到性命垂危的患者,一根參須都能救活一個人。 在她仔細仔細又仔細的情況下,葉之秋終于把人參全部挖出來。 她望著手心里的寶貝,大喜過望。 這只山參皮老,色黃褐,橫紋細密而結實。 體態玲瓏,體腿明顯可分,參根順理且直條須,老而韌,清疏而長,其上綴有小米粒狀的小疙瘩稱之謂珍珠點rdquo;。 她用手惦掂,起碼一百二十克以上。 這是一只極品山參hellip;hellip; 葉之秋拿起早就準備好的紅布把人參包好,鄭重的放進精美的木盒里,最后小心翼翼的放在懷里。 這是她在這個世界的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 有了它,美好的生活就看到了希望。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 第133章 19傻傻的葉之秋 呂小樹和呂小苗還有呂嬌嬌看著阿姐把盒子小心翼翼的揣進懷里,都不由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呂小苗好奇的問道:阿姐,這是什么寶貝???rdquo; 他雖然小,但是看到阿姐辣么鄭重的態度,也知道她挖的東西很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