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位面商城、(綜同人)在無限游戲里養惡靈、每次轉世總是沒有修仙天賦、[快穿]哥們,哭一發?、女配不炮灰[快穿]、快穿之還愿司、讓他嬌(穿書)、原女主(快穿)、情敵總在撩撥我[快穿]、不婚(NP)
宋卿,你說在這四年里,京城那般亂相,寧城卻祥和安寧,上天何其不公?rdquo; 新皇是在御書房里親自接見這位英勇歸來的探子,將一切詢問個差不多后,就讓其退下,轉回頭來對著身邊的宋瑯感嘆。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小故事也快到尾聲了。 下個故事回現代。。。 第79章 假鳳虛凰(18) 宋瑯自然也是有兩把刷子的。 京城是天下之都, 集全天下的精萃富貴于一城,自然是必爭之地,有治有亂。至于那些邊陲小地方,得之也可, 不得也可, 都無關大局,自然能得安寧hellip;hellip;然這整個天下, 不管是治是亂, 還不都是圣上的hellip;hellip;rdquo; 新皇撫著胡須點點頭,內心很是滿意。 他這個皇位得來的不容易,他親爹是開國皇帝,還超長待機,得虧他是老六, 不然登基的時候都五六十歲了, 當真是享不了幾天舒爽日子。 但現在國庫空虛, 又該如何呢?rdquo; 加賦是加不了的, 才登基沒多久就加賦,除非他是不想坐穩皇位了,宗室里可還是有人在虎視眈眈的呢! 既然寧藩安定富庶, 而之前因上皇仁慈,體恤寧藩初建, 數十年也未曾收過稅賦,如今既然事易時移,既然京城有急, 寧藩自當為朝廷出力。rdquo; 宋瑯哪有什么辦法? 就算是神仙也補不上他們幾兄弟亂斗捅出來的大窟窿??! 但宋瑯會體察圣意啊,都這么說了,還不就是把主意打到了寧王府頭上嗎? 按照邏輯來說,他說的也沒錯??! 當初雖然塞北寧地一片荒蕪,幾乎沒什么人煙,那上皇不是也沒有朝那邊收到稅嗎?也就是每年一次的朝貢,雖然有幾十車的毛皮藥材等物,但跟各處富裕的州縣交上來的賦稅還是不能比的呀? 現在這么多年過去了,既然寧地有那么多的新奇物事,想必是百業俱興,城強民富,給朝廷上交賦稅不是應該的嗎? 說起來,就不該朝廷去要,而是由他們主動提的,這才是忠君良臣所為嘛! 第二日朝會,便由宋瑯拋出了議題,寧王府該不該主動上交稅賦? 雖然也有反對的聲音,但畢竟還是能看出圣意的更多。 于是第五日便發出了圣旨。 寧地每年上繳稅銀十萬,并派駐監察使長駐寧城,負責監督稅銀收繳運送事宜。 且因為是第一年,所以這筆銀子減免成了十萬,日后逐年酌情遞加。 宋瑯被派為欽差,隨行護衛大軍三千,往寧地宣旨。 勇平伯府。 宋慧正在房中哄著孩子入睡。 自從嫁到了王家,王家就是她親舅舅家,雖然舅娘有點不喜,其他的人都對她很好。 表哥雖沒大才干,卻是不錯的夫君。 頭一年就生了個大胖小子,第三年又添了個嬌嬌滴滴的小閨女。 她嫁的在姐妹里算是最順心的了。 而二娘子宋淑,嫁給羅七郎之后,因為國公府被三房宋瑯和繼曾祖母給奪了去,羅氏和鄭氏又回了老家,他們小兩口只能在京城賃了房舍居住,只可惜羅七郎秋闈并未考中,后來京城就開始亂起來,他們小兩口也心慌慌的,只好回了羅氏老家。 后來京城一直就沒消停過,這兩個人就沒再上京來。 去年有人來送信,說是宋淑生了個兒子,她還讓人捎了禮回去。 至于宋福,遠嫁寧地,一直就沒什么音信。 不過京里倒是有她的傳聞,說是三娘子在寧地還是很得寧王的寵,就是身子骨不好,一直在溫泉莊子上養病,當然了,肯定是沒生下一兒半女的hellip;hellip; 最近京城中終于大事抵定,可以不用再人心惶惶的了。 之前好多家達官顯貴都在爭斗中被牽連,抄家滅族的都有,也得虧他們勇平伯府當家人,也就是她舅舅行事謹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沒在任何一系里站隊,因此雖然沒有從龍之功,好歹是保全了一大家子人。 只是新皇的重臣,居然是她叔祖父宋瑯,還拿走了大房的爵位和國公府,這就讓她很是意難平了。 但意難平又有什么用,她一個深閨婦人,嫁的夫家也不過是伯爵府,難道還能扳倒娶了公主又一門雙國公的叔祖父嗎? 慧兒hellip;hellip;rdquo; 院外腳步聲響,一位身穿武將袍的年輕郎君走進院子,門口的丫頭忙打起簾子,通報了聲。 宋慧看了眼閨女已經睡著,就忙起了身,在廳里迎到夫君,也不吭聲,指指內室,兩個人去了西次間說話。 什么,你說皇上下旨,要寧地繳稅?還派了叔祖父去做欽差?rdquo; 宋慧聽得就是大吃一驚。 這好好的,怎么就要收稅了?rdquo; 都傳說小寧王暴燥兇悍,用兵猛如虎,朝廷怎么會下這樣的旨意? 而且還是讓宋瑯去做這得罪人的差事? 自然是因為國庫空虛,先前都是想著辦法往自己口袋里撈,生怕撈得少了留給別人,結果可不就是耗了個七七八八?各地征討大軍去平亂,這又得撥糧撥錢,把剩下的那點底子又給折騰光了hellip;hellip;最近又聽說從寧地來了個從前華側妃身邊伺候的宮人,回來給圣上說了不少寧地富裕的事,可不就讓圣上想起寧地來了么!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