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軟飯王、快穿之位面商城、(綜同人)在無限游戲里養惡靈、每次轉世總是沒有修仙天賦、[快穿]哥們,哭一發?、女配不炮灰[快穿]、快穿之還愿司、讓他嬌(穿書)、原女主(快穿)、情敵總在撩撥我[快穿]
不過,雖然說是他們想要接陶怡月回家的,但他們對待她的態度卻依舊沒有改變,依舊和以前一樣地將她視為他們家的恥辱,更何況是在家里還有一個聰明的兒子的鮮明對比之下。 因此,陶父陶母就讓陶怡月搬到了他們之前購置的一棟閑置的樓房里,讓她平時和保姆們生活在一起,之后他們就只顧著他們兒子平日的生活,將陶怡月的存在完全置之腦外了,仿佛陶怡月就是他們一件揮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物件。 將陶怡月交給焦急地在門口等她回家的陳阿姨后,嚴澤這才回了家。 @@@@@@ 幾十年后。 此時的嚴澤已是白發紅顏、精神矍鑠的一位老人,但依稀能看出他年輕時期的俊朗風貌。 嚴澤身旁同樣是已經滿臉皺紋,卻還是鶴發童顏的陶怡月,她此時正在為嚴澤整理著對方今天身上的這身衣服。 今天是嚴澤七十大壽的日子,他們這時正要準備去酒樓里參加他的壽宴。 兩人都打理好了全身,嚴澤這才牽住了陶怡月的手,一起坐車過去離家里并不算太遠的酒樓。 陶怡月被嚴澤牽住了手,滿臉都是溫柔的笑意。 在陶怡月二十歲的時候,嚴澤就和她提出了想要和她結婚的想法,她雖然不懂他們倆為什么要結婚,但她之前也是聽大人說過,結婚的目的就是讓兩個人永遠地在一起,所以,陶怡月當時就直接答應了嚴澤,即使她此時根本就沒有意識到結婚的神圣意義所在。 然后,嚴澤就上門和陶父陶母提親了。當時嚴澤的店并沒怎么被他做大,所以陶父陶母看在嚴澤只是一間小小的包子店的老板的份上,直接就當場拒絕了嚴澤的提親。 畢竟他們認為即便他們倆的女兒智力上有些缺陷,但她以后卻還是可以為他們的家族聯姻,嫁給那些同樣是存在著某種缺陷或者是別人所不能接受的缺點的那些公子哥,從而為他們家的兒子,也就是陶怡月的弟弟將來繼承家業而鋪路。 嚴澤雖然對陶父陶母的第一印象不好,但他們畢竟是陶怡月的親生父母,這是他和陶怡月的婚姻大事,所以他也不想越過他們倆,但是他也沒想到對方居然這么地無恥與自私,甚至是為了他們唯一的寶貴兒子,以陶怡月這樣的狀況,居然還想要她去聯姻,嫁給那些其他普通女人根本就看不上眼的那些男人。 之后嚴澤就找到了一位落魄時被他救起,后來又重新東山再起的,一位大家族出身的卻曾經被他父親的私生子所擊敗過的朋友,通過了他的關系才讓陶父陶母最終放手,讓陶怡月最后終于順利地嫁給了嚴澤。 之后,陶怡月和嚴澤基本上是斷絕了與陶父陶母的來往。 嚴澤和陶怡月雖然結了婚,但他們倆的相處方式卻和之前基本沒有變化,陶怡月是不明白,而嚴澤則純粹是對像個孩子一樣的陶怡月下不了手。 兩人之后就這么一直柏拉圖著。 直到陶怡月快三十歲的時候,陶怡月終于被一名國外的專家所治愈,恢復了正常人的智力。 智力上已經是一名成年女子的陶怡月,她之后和嚴澤兩人間也就這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如同一對普通夫妻一樣地相處下去了,之后陶怡月也為嚴澤生了一個兒子,她和嚴澤兩人就這么一起相扶到老。 嚴澤和陶怡月的車一到達酒樓,酒樓的老板許宏義立刻就過來迎接兩人進去。 這位許宏義就是嚴澤的徒弟之一,也是當初那一批學徒當中的一員。那些年來,對方和嚴澤學了廚藝之后,就獨自一人開了這間酒樓,并且因為他當初跟著嚴澤學習的時候是最有天分,也是最努力的人,所以他的廚藝在眾位師兄弟中是最好的。 而后來他開這間酒樓的時候,嚴澤也曾告訴了他很多的經營方法與經驗,畢竟他只是一名廚師,遠沒有嚴澤那么地有經驗,這些從而讓他少走了很多彎路,并將這間酒樓經營成現在這般在全省內都是數一數二的樣子。 為了嚴澤今天的七十大壽的壽宴,許宏義今天還特地取消了酒樓今天可以達到上百萬營業額的營業,專門將它空出來為嚴澤做壽。 嚴澤和陶怡月走進了酒樓,里面早就已經到達了的徒弟徒孫們也都趕緊上前和嚴澤開始祝賀和絮叨。 嚴澤總共收了六位徒弟,除了許宏義外,其余四位都直接做了嚴澤連鎖店的店長,還有一位今天沒有來的徒弟則是因為當年被嚴澤的競爭對手收買,背叛了嚴澤,所幸當初的嚴澤并沒有因此而受到較大的損傷,但之后嚴澤就把他給除名趕出來了,今天當然也就沒有見到他的身影。 嚴澤和陶怡月結婚沒多久后,嚴澤的連鎖店也就漸漸地在外地開辦起來了,嚴澤也把它們都交到了已經可以獨自承擔的徒弟們的手上。 之后徒弟們也漸漸地收起了徒弟,也就是嚴澤的徒孫們,所以后來新開的連鎖店又一一交到了這些徒孫的手上,這才漸漸地把連鎖店的數量和范圍拉大,現在基本上全國內每個大城市里都能見到嚴澤他們的連鎖店的店面。 嚴澤正在和徒弟們敘舊,接著,已經步履蹣跚的嚴淑又帶著已經結婚了的王靜嫻和王靜敏他們兩家人一起過來了。 自從擺脫了王志新,來到了這個大城市之后,嚴淑漸漸地在嚴澤的潛移默化之下,她之前那種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扶弟魔的思想終于開始有了些許改變,她之后也開始在嚴澤的支持下追逐起她自己的幸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