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帶著系統拐男主、非典型女主[快穿]、最強反派逆襲[快穿]、佛系快穿、渣男都為我傾倒[快穿]、功德商店[快穿]、(快穿)就想好好睡一覺、好男人就是我[快穿]、快穿之軟飯王、快穿之位面商城
如今的寧州, 每到收繳賦稅時, 就會有很多百姓跑到寨子里躲起來,能收上來的稅糧少之又少, 現在庫房里能有這些, 還是因為前段時間查抄了很多貪官jian商得來, 可寧州境地哪有那么多犯了事的有錢人再給他們查! 祁盛擺擺手,不甚在意:銀子總能想辦法賺到,但若一直憋在寧州這片大山里,早晚得餓死!rdquo; 戶房眾人見勸不住祁盛,也只得聽命老實辦差。 祁盛來到牢獄,看著每間牢房里的犯人都在老實的編竹筐還算滿意,就連當初叫囂的厲害的清木寨二當家三當家,也一心擺弄著手里的竹條,直到祁盛站了一會才吸引到他倆的注意。 那二當家三當家見來人是祁盛,哼了一聲背過身去,繼續埋頭干活,完不想搭理祁盛。 祁盛無聲笑笑,能踏實干活就行,否則這么多人,還想吃他免費的牢飯! 馬上就要開始修路了,這些竹筐正好能派上用場,而且后面收購山貨藥草也大大的需要,有這些人在,還能省下不少工錢,祁盛滿意的笑著離開,妥妥一副jian商模樣。 修路工程正式啟動,祁盛為了讓這些人放心,每十天便讓他們結一次工錢,雖說有每日踏實的兩餐供著,但寧州的百姓真的是被以前的貪官jian商剝削怕了,就怕到最后又有什么由頭把大部分工錢都克扣掉,一直到領了工錢,他們才敢徹底放下心。 有領了錢的漢子立馬跑到附近鹽鋪打算購買些鹽,不過等問過價后忍不住驚訝的瞪大眼:真的這么便宜!一斤鹽真的只要一百文!rdquo; 鹽鋪的小二心里翻了個白眼,不過面上還是耐心回答道:是的,我們這鹽價早就和許州嚴州一樣的價了,客官要來點不?rdquo; 那人激動的大喊:要要,給我來半斤,不,我要一斤!rdquo; 等捧著店小二給他稱好的鹽,看著手上剩下的錢,這漢子才開開心心的往家里走。 像他這樣的人還有很多,聽說如今的鹽價,紛紛跑來大購一番,一時鹽鋪大賣,不過掌柜的卻不見得多高興。 以前一斤鹽三百文,足足比外面貴了三四倍,寧州百姓吃鹽貴,拼死拼活一個月賺下的錢大部分都落入了鹽商的口袋,可惜當初鹽官勢大,寧州百姓求救無門,只能苦哈哈的過日子。 后來前任寧州官員被查辦后,新接手的鹽商不甘少賺的那些白花花的銀子,雖然象征性的降了些價,但當初寧州沒什么人做主,每斤鹽還是要一二百文。 祁盛在了解過鹽價后就和當地的鹽商好好rdquo;洽談了一番,又考慮到不能把人給逼急了,這才按周邊許州和嚴州的鹽價定為一斤一百文,和正常五六十文一斤鹽的價格相比,這個價格也足以讓寧州的這些鹽商們賺翻。 但祁盛也知道,自古鹽商盤根錯節,在沒有把整個鹽商系統部整頓一遍時,適當的還是要給他們一些便利。 不過如今的鹽價也足以讓寧州百姓們開心,拿到工錢買了鹽的人家,紛紛感嘆祁大人是為民請命的天大好官。 祁盛的形象在百姓心里樹立了起來,自然開始有人注意到當初祁盛頒布的另一條公告,拿山貨藥材換大米! 起初百姓們是擔心他們辛辛苦苦采摘的山貨藥材換不到多少米,但如今切切實實體會過祁盛的政策優惠時,有些實在過不下去的人家開始有些心動。 白家村山腳下原來的一個獵戶人家,那獵戶如今瘸了一條腿,看著積攢了很久的干貨,聽著村里傳來的消息,下定決心挑選出一些品相良好的山核桃山栗子山菇。 當家的,你真要去啊,這外面傳的這么邪乎,我怎么還是不相信呢。rdquo;獵戶媳婦也不是個柔弱的性子,在村里傳來消息時左右打聽了不下十次,可還是不太放心把家里的存貨就這么拿去換大米。 他們家是缺糧食,更是沒有多余的銀錢去買油鹽,可若是帶著滿滿一筐干貨只能換來那么一點大米,不是白白糟蹋了她男人瘸著一條腿辛苦在大山翻找的成果! 獵戶也不太相信傳言,但想著屋里一串待養活的孩子,以及逐漸瘦削的媳婦,終是無奈道:沒事,這些東西不算什么,那些值錢的我都沒帶上,這次就是去看看,多少換點糧食也行,再說,要是再不買鹽,大人還能跟著熬熬,孩子們可就受不住了。rdquo; 想想家里的孩子,獵戶媳婦也不再多說,心里祈禱這個祁大人真是個好官。 祁盛在宣布換購山貨的消息后,就特意安排了懂貨的雄三親自盯著,可惜前來換購的人卻很少,祁盛一邊處理著公務,一邊思索該用什么法子刺激下寧州百姓。 這些山貨在老百姓手里,也就能當個飽腹的糧食吃,但他們該吃不起米的還是吃不起,更買不起油鹽醬醋,倒不如由他牽頭買賣一批,讓這些人真正手上有銀子。 這些年祁盛相交的商人不少,那些商人也都很佩服祁盛的頭腦,甚至有些人私下里嘀咕,要是祁大人有天不當官了,跑來經商絕對能成為首富,不過這些人也就心里想想,誰會放著光宗耀祖的高官不當,跑去做個低賤的商人。 不過很多和祁盛打過交道的商人對祁盛的印象很好,他們常年不被這些讀書人放在眼里,讀書人認為他們的營生就是投機取巧,在那些達官貴人面前更是沒有地位,也只有很少部分能真心看得起他們,祁盛就是這極少數的極少數,不僅看得起他們,還真心的認為他們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