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帶著系統拐男主、非典型女主[快穿]、最強反派逆襲[快穿]、佛系快穿、渣男都為我傾倒[快穿]、功德商店[快穿]、(快穿)就想好好睡一覺、好男人就是我[快穿]、快穿之軟飯王、快穿之位面商城
宋老三背上晾制好的粉條,趁著天還沒亮,趕往嘉平縣知州府。 祁盛剛宣布這個消息時,有些投機取巧想討賞錢的潑皮無賴還想著隨便用個方法糊弄他,祁盛也不惱,只是在他們說完一人賞了二十板子,才讓這些不干正事的人打消了占便宜的想法,如今前來獻點子的人越來越少,卻始終沒有讓祁盛太過滿意的,祁盛皺眉,再沒有好點子,只怕就得他私下偷偷安排了。 這樣想著,就見門前衙役過來傳消息,祁盛挑眉,已經有五天沒有人來獻點子了,希望這次不要讓他失望。 來到前廳,祁盛看著一身補丁的粗布衣裳,緊張的自從進來就跪趴在地上不敢起來的老實漢子,無奈放輕語氣:起來回話吧,本官又不能吃了你。rdquo; 宋老三顫顫巍巍的起身,頭也不敢抬,手里緊緊抓著背簍等著祁盛問話。 祁盛為了讓他放松開始和他聊起家常:家里孩子幾個?如今可有安排他們上書塾?rdquo; 宋老三如實回答:回hellip;hellip;回大人,草民家有三個小子,不過hellip;hellip;不過他們還小,都沒有送去讀書。rdquo; 宋老三家最大的孩子六歲,也到了可以送去念書的年紀,可惜他們家窮,養活一家子吃飽飯就已是不易,更別提讓孩子們讀書識字了。 祁盛皺眉,還以為如今家家戶戶日子都上來了呢,看吧,這不就有一個過得比較苦的。 祁盛追問:你們家有幾畝地?平時除了種地都靠什么營生?rdquo; 宋老三緊張,繼續磕磕絆絆的回道:回大人,草民家里有二分地,平時草民會四處打短工,媳婦在鎮上賣豆腐。rdquo; 原來是地少啊,不過如今來往商人多,賣豆腐生意應該不錯啊,而且做工的地方也多,怎么看著日子過得這么不好? 祁盛雖然不想為難他,還是好奇追問道:既如此,每月應當也有不少收入,怎地瞧你日子過得還是這般貧苦?rdquo; 宋老三嚇得又跪趴在地上,只以為知州大人嫌棄他家給平州拖后腿了,連忙解釋道:回大人,草民媳婦當初懷三兒時因cao勞過度不幸早產,雖然三兒順利生下,但母子二人這兩年都有些體弱多病,家里賺的錢如今大都花在藥錢上了。rdquo; 宋老三一口氣說完,戰戰兢兢的等著祁盛發話,一邊嘆息老天不公,讓他們家剛有點好日子又被打入谷底,一邊又擔心害怕祁盛會把他打出去,早知道來時就狠狠心做身新衣裳了。 祁盛了然,這才放下心來,他就說在他治下,除了那些懶漢二流子不思進取,怎地還會有如此老實的漢子過得艱難。 祁盛又招呼他起身,遂才問道:那你今日是有什么整吃番薯的好點子新花樣?rdquo; 祁盛想好了,只要這點子不是故意糊弄他的,他都會多獎勵這人一點銀子,瞧這膽子還敢來官府,要不是為了多掙點銀子,恐怕這人拽都拽不來。 宋老三看祁盛沒有責怪他也稍微放心了些,大人果然如他們說得一樣,寬厚溫和,剛才盤問想來也是在關心他們的生活。 宋老三抓起背簍,用干凈的布巾抓起一把粉條,趕緊回道:回大人,這是草民媳婦多日嘗試做出來的粉條,在熱水里泡開后煮熟了再加些辣子蔥蒜,比面條還要香!rdquo; 祁盛聞言很是驚訝,難道這粉條還真讓人想出來了?他也不自持身份了,忙走過來接過番薯粉條左右看了看,心里有些驚喜又招來下人:去,把這粉條用熱水燙開,按他說的做兩碗端來。rdquo; 下人領命而去,祁盛又詳細問了制作粉條的步驟,不由滿意點頭,雖說流程還有待完善,不過能做出這樣已經值得嘉獎。 直到吃上煮好的番薯粉,祁盛才好好夸贊道:不錯不錯,你這個粉條是迄今為止最好的點子,來人,拿五百兩銀子來。rdquo; 宋老三聞言睜大眼,不可置信的抬頭看著祁盛。 這點子好,以后平州設立粉條作坊,都有你家的功勞在,這五百兩算是對你一個小小的獎勵,日后若有難處也大可來府衙找本官幫忙。rdquo; 宋老三此刻已經徹底呆掉了,也不知祁盛究竟說了什么,木愣愣的跟著差役離開知州府邸。 直到差役扭頭回去,宋老三才反應過來,隨即又緊張興奮的不知道如何是好。暗自緩了好一會,才興匆匆的往家趕。 祁盛不知宋老三是如何喜悅,把制作粉條的方法整理好,就招來了幾個信譽還不錯的富商前來。 這是一農戶想出的番薯加工做成的粉條,我仔細試驗了下,易于保存運送,還方便煮食烹飪,不管是百姓買來食用還是行商趕路之人攜帶煮食都方便,你們有什么想法?rdquo; 這些行商之人最是敏銳,在知道粉條的優點,嘗試過粉條的味道后就知道商機來了。 祁盛想要設立粉條作坊不外呼是想到,辣椒和番薯一旦推廣開,平州百姓便沒了如今的賺錢優勢,若不想出其他變通方式,等過幾年,來往商隊必然會減少很多,誰讓平州本就位置偏僻呢。 而今掌握了獨有的加工方法,一時也能吸引不少商隊,又能為平州百姓多創造些做工的條件。 不用祁盛多說,粉條作坊的事就定了。 自古行商之人都講究速度,于是短短數日,平州各縣興起了數家不同規模的粉條作坊,一時招工采買好不熱鬧,而祁盛又差人給宋老三家送去另外五百兩銀子,算是提前把售賣粉條的分成送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