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書迷正在閱讀:女總裁的最強兵王、(快穿)女配不認慫、穿越之后我總和男人搶男人、江扉的迷人日常、絕品狂兵在花都、將軍,你家夫人跑路了、[快穿]外星人要統治世界、神座待我[快穿]、女配沉迷科學[快穿]、美女的貼身狂兵
果斷的奔向山壁,不顧遍地荊棘藤蔓抽打在身上,近乎失態的用雙手努力刨開墻土。透過法術看到這一切的溫寶珠無奈扶額,她哪里知道這小子會突然發瘋? 手指滲出鮮血,疼痛讓董玄卿的動作停了一秒。而心中更冷的,是土墻后的溫寶珠顯然沒有與他見面的打算。終于恢復理智的小少年在父親的催促下轉身離開,謝絕了隨行侍衛的包扎,任由指尖的血滴灑落了一地。 我是不是有點兒過分了?rdquo;溫寶珠撤掉土墻,光線重新照亮了并不算深的山洞。她無意識的撫摸牛寶寶身上的絨毛:可是和小孩子談情說愛之類的,真的不適合我啊。rdquo; 田田卻是難得膽大妄為rdquo;的在她識海中冷笑:修真界和仙界多的是相差幾百上千歲的道侶,什么師祖娶了徒孫之類的事更是不勝枚舉。也就是你們這樣的凡人,在顧忌這個顧忌那個的。你敢說你真對小和尚沒點兒好感?你哪次看他不都看的要流口水了? 那是舔他的顏,我從來不否認我是個顏狗。rdquo;溫寶珠冷漠:我還覺得杜夫人身邊的丫環小jiejie挺好看呢,難道我也得把人娶回家?rdquo; 田田懶得理她的歪理,自顧自的打坐修煉。雖說一開始他撮合溫寶珠勾搭rdquo;董玄卿確實是打的讓兩人雙修互利互惠的主意,但這半年時間看過來,他哪里不知道其實自家主子已經有些動心? 無非怕麻煩,無非沒安全感,無非是為了不后悔,就不給自己希望,當一只縮頭烏龜罷了。這卻不是他可以解決的mdash;mdash;除非哪一天,董玄卿能夠擁有絕對的實力,切切實實的感動了溫寶珠。否則自家主人寧愿選擇光棍一輩子,也不會輕易付出自己的感情。 溫寶珠見田田不再進行靈魂拷問rdquo;,也難得有些心虛的松了口氣。她哪里不知道自己對小和尚有超乎尋常的關注?若是她當真只有七歲,只怕這會兒已經不管不顧的貼上去了??稍绞怯泻酶?,她才越猶疑,越害怕被忌憚和傷害。 將自己的命運交到別人手里是不明智的。她勸自己,還不如自己一個人,活的自在又瀟灑。 第18章 福運農家女 八年時間一晃而過,這期間發生了許多朝廷大事,但對嶺頭村的村民來說,最大一件無非是他們又要換個新縣令來。 溫寶珠與他們不同,雖然并不刻意打聽消息,但好歹多了解了些脈絡。如八年前太子造反未遂,被皇帝陛下貶為庶人,雖然之后再沒有封太子的旨意,但四皇子成為下任繼位者已經是板上釘釘。 而這位四皇子,乃是宮中董貴妃所出。董貴妃是董相爺嫡幼女,上頭有兩個嫡親哥哥,一位是吏部侍郎董良全,一位是衡州太守董良英。 董家出的高官不少,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卻是即將到任項古縣的縣太爺董玄卿。這位縣尊大人尚未及冠,卻簡在帝心。他在八年前因救駕之功得蔭庇入國子監,次年便以國子監首席的身份參加科舉,且成功拿下鄉試第一,當了京城解元。 光是這樣還不夠,董少爺在次年的會試和殿試中依舊勢如破足,順利拿下會元和狀元之位,以三元及第的強勢姿態入了皇帝陛下的眼。 之后的事兒便成了傳奇,有人說陛下在聽他講經后竟茅塞頓開,才接連定下許多重要國策。也有人說狀元爺雖是少年,卻頗有佛心,太后娘娘多次招他入宮講法,徹底治好了老人家的失眠心慌之癥。 孰真孰假且不論,狀元郎盛寵加身卻是連他們這窮鄉僻壤都有所耳聞。也有人記憶力不錯,恍然想起來:咱們項古縣十來年前不就有一位董縣尊么?和這位有什么關系沒?rdquo; 別說百姓們什么都不知道,八卦的力量是無窮的。只這回并不需要他們去打聽和印證,人家已經大大方方的掀了底牌mdash;mdash;嶺頭村那座閑置許久的董家別院重新被打掃干凈,要住進來的人正是原先董縣令家公子,人人稱道的狀元郎,現任項古縣的縣尊大人董玄卿。 哪怕過了整整八年,溫寶珠聽到這消息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心虛了一秒鐘。當年小和尚桃花眼中的脆弱似乎還在眼前,卻不知道如今的他變成了什么樣子? 其實按照溫寶珠的預計,早在五年前,董家就該有人來請她出山rdquo;了。然而不知是京中自有高人,還是董玄卿硬抗,自始至終都沒人來接她去化解小和尚身上的靈壓。 雖然以她之涼薄,別人不找上門,她也懶得掛記。但對著小和尚,她始終有些愧疚和無奈。如今聽他衣錦還鄉,于溫寶珠來說卻像是第二只靴子終于落地。至于是死是活,如何處置,不過走一步算一步吧。 二月二龍抬頭,是個難得的好日子。向來平靜的嶺頭村村口卻來了一行人馬,護衛在馬車邊的家丁侍衛威嚴肅穆神色沉凝,顯見著不是好相與之輩。 并未理會路邊驚疑不定的百姓,馬車徑直駛到董家別院。村里人這才恍然大悟,又忍不住交頭接耳:是縣尊大人吧?這排場可真厲害!rdquo; 溫寶珠已經是亭亭玉立的十五歲大姑娘mdash;mdash;雖然按照她的習慣計算,不過是十三歲半的初中生年紀罷了。若是在別人家,這般大的姑娘就算沒嫁人也已經訂了親,偏她雖然長的好看又福運加身,卻沒人上門來談婚論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