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書迷正在閱讀:毀掉女主[快穿]、(快穿)翻滾吧,金手指!、女總裁的最強兵王、(快穿)女配不認慫、穿越之后我總和男人搶男人、江扉的迷人日常、絕品狂兵在花都、將軍,你家夫人跑路了、[快穿]外星人要統治世界、神座待我[快穿]
面對這個一向親近的表兄,衛凌云卻只是搖了搖頭,什么也沒說。畢竟穿越這種事關他整個人性命的秘密,就連對他最心愛的女人也不會說出,又怎么可能告訴給一個跑腿的小弟? hellip;hellip;不過,你不仁,我不義。既然敢在背后這樣破壞我的名聲,就別怪本殿下拿你試刀了!rdquo; 衛凌云瞇起眼睛,原本俊朗的面容上浮現了一層陰鷙,開始在心里面炮制著種種對付肖煥之的辦法。 然而,還沒等衛凌云開始實施他的報復手段,他就被卷入了一個更大的漩渦之中。 朝陽門外,登聞鼓響! 登聞鼓制度是由本朝太祖所設立,就在朝陽門之外設有專門的登聞鼓院,向天下人開放,無論在朝在野,官紳士民,凡有冤屈,皆可陳情。 但此登聞鼓只在太祖設立后那幾年頻頻被敲響,之后這幾十年光陰中,卻幾乎淪為擺設。如今驟然被敲響,可謂是驚天動地,讓那位近年來越發昏聵的皇帝都不得不走出深宮,直面這一樁上達天聽的冤情。 敲響登聞鼓的是一個一身落魄的青衣士子,身上的衣服甚至還打著補丁,但整個人氣度卻非同一般,一張清俊的臉上,那雙清澈的眼睛里閃爍著智慧的靈光。 學生顧景行,見過陛下!rdquo; 哪怕站在御前,顧景行卻依舊不卑不亢,一身氣度令人心折。 皇帝臉上不見喜怒,沉聲問道:朕看過你的籍貫,你是今科的江南解元,有什么事情不能直接上告官府,反而要直達天聽?莫非你是覺得,這堂下百官都是廢物,非得要朕親自出馬?rdquo; 他的聲音越來越重,帶著主宰山河、掌御乾坤的威嚴。 本來嘛,皇帝還沉浸在國泰民安的美夢之中呢!這登聞鼓一響,頓時撕破了之前美好的外在,仿佛說明了他這個皇帝的無能,這如何能讓他不惱怒? 殿中群臣也紛紛大皺眉頭,一道道復雜的目光投向站在中間的顧景行。若是尋常人,只怕早就頂不住壓力,嚇得兩股戰戰了。 顧景行卻沒有被嚇到,身上還帶著這個年紀沒有的沉穩,他揚聲道:陛下恕罪,學生不敢!rdquo; 只是hellip;hellip;此事非同小可,確實只有陛下能夠處置。rdquo; 皇帝倒是被勾起了好奇心,不由追問道:究竟是怎么回事?還不速速道來!rdquo; 顧景行清朗的聲音這才繼續響起:因為,學生要狀告的正是當今四皇子衛凌云。rdquo; 皇帝神色大變,卻不得不強行按捺住,耐心地聽顧景行繼續說下去。 顧景行鎮定自若,在他的講述之中,群臣聽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顧景行有一個至交好友名喚王嶼,祖上是數百年前有名的文宗大家,只是如今家道中落,淪為寒門。 王嶼雖然家世寒微,但才華橫溢,又有一個青梅竹馬、天姿國色的妻子,在江南也是有名的才子。 但就在兩年之前,王嶼之妻突然失蹤,王嶼受此打擊,終日借酒消愁,身體一日不如一日。顧景行前去探望,從大醉的王嶼口中得知,其妻其實是與人通jian,棄夫而去。 沒過幾天,王嶼突然身死,所有人都以為他是受不了妻子失蹤的打擊,郁郁而終。只有顧景行懷疑他的死因,暗中調查,終于發現他其實是中毒而死。 但因為不知道那個jian夫的身份,線索也就此中斷。 直到來到京城,聽聞了四皇子的種種事跡,尤其是他的詩作,顧景行驀然發現其中兩首十分耳熟,終于回憶起曾在王嶼家傳的古籍之中見過,便將懷疑的目光投向了四皇子。 他找到了一見如故的好友mdash;mdash;鎮遠侯府小侯爺楚明瀾mdash;mdash;幫忙調查,終于收集到了四皇子與王嶼之妻通jian并毒害王嶼的證據,為了替友人討回公道,顧景行不惜在春闈之前敲響登聞鼓,舍卻功名不要,也要揭穿四皇子的真面目。 hellip;hellip;四皇子jian通人妻,草菅人命,更竊前人詩篇為己用,欺世盜名,種種罪行罄竹難書,陛下圣明,必可徹查一切,還天下人一個朗朗乾坤!rdquo; 最終,顧景行深深一禮,聲音中飽含懇切,眼眶都有些泛紅。 王嶼之事他完全沒有半點弄虛作假,只不過,發現四皇子的原因不是因為什么古籍,而是由楚明瀾替他搜出的證據。若非楚明瀾出手,顧景行終其一生都不會得知真相。 為了替友人報仇,也為了還楚明瀾的救命之恩,隨口給四皇子栽贓上一個抄襲的罪名,對顧景行來說并不算什么,畢竟他并不是一個讀書讀傻了的書呆子。 整件事情在顧景行嘴里說來條理分明,加上他盛出的樁樁證據,幾乎是鐵證如山,讓殿上眾人都是一片默然,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豈有此理!真是有辱斯文!rdquo;朝堂上,太學祭酒王老夫子第一個跳出來,須發怒張,原本有些老邁的身軀,這一刻爆發出了驚人的活力,陛下,臣請治四皇子之罪,以謝天下!rdquo; 另外幾個清流也紛紛跟在王老夫子后面站了出來:臣請陛下立刻將四皇子收押,徹查此案!rdquo; 原本因為衛凌云表現出來的才華,這些人對他還是頗為欣賞的,但如今,真相一出,曾經的欣賞卻通通轉為了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