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衛國公看著面前溫潤的青年,真是越看越滿意。前幾日的瓊林宴,除了皇上外,高官勛貴皆會出席,衛國公一眼便看到了坐在榜眼之后的溫時年。 前三甲著紅,本就顯眼,狀元與榜眼都有些年紀了,哪比得上溫時年這般俊朗文雅。雖說溫時年是探花,風頭卻比前二甲更甚,好幾位上了年紀的大人都暗暗打量他,只不知這探花郎是否有婚配。 便是心中有意,也不會在這種場合直白地問,家中女孩的名聲都珍貴,便是有心想捉個女婿回家,也是命人暗中去打聽。衛國公瞧著溫時年,便是越看越順眼。他家中庶女都已出嫁,目前膝下尚有最小的嫡幼女待字閨中。 哎,想起這小女兒,衛國公也是頭大。小時候瞧著挺乖巧的女兒,怎么長大后乖戾任性成這般,就連一母同胞的哥哥說起她都直搖頭。然而他身為父親,又不能真不管這女兒。 勛貴顯赫的人家是不敢想了,就怕她這性格得罪了人還不自知,到時候便不是結親而是結仇了,衛國公府豈不是自找麻煩? 所以,衛國公便想的是往低了找,這門第不如衛國公府的,想要得到衛國公府的相助,自然要識趣些,小妹只要不太出格,人家看在衛國公府的面子上,總是能忍她的。 然而這往低了找,卻也不是尋常人家都可以的,這販夫走卒、商賈之家,那是萬萬不行的,最好的選擇,便是從今科進士里選一位,哪怕出身微寒些也無妨,已經有了功名,再有衛國公府相助,前程也不會差到哪里去,也算不上委屈了女兒。 這今科進士中,年紀合適、名次最顯的,便是溫時年了。是以,下了瓊林宴,衛國公便讓人去打聽溫時年的家世。 江浙人士,鄉紳之家,尚未婚配,真是再好不過了!這么一想,衛國公府便按捺不住,生怕被人捷足先登,立時便派人送上請帖,將人請進了府里。 衛國公有心將侯小妹許配給溫時年,這看溫時年的眼神便越來越熱,想到皇上在瓊林宴上似乎也格外關注溫時年,衛國公越發覺得自己眼光很是不錯。 咳咳,老夫倚老賣老,便稱你一聲潤澤。rdquo;潤澤,便是溫時年的字,親近之人才會如此稱呼。 溫時年心中怪異,卻也只能拱手稱是。衛國公如此表露親近之意,只要不是傻子,便不會往外推拒。 位高權重的衛國公為何對自己如此青眼相加?溫時年相當有自知之明,自己是探花又如何,三年一探花,探花想要入閣拜相,沒有二三十年也不可能的,他有什么值得衛國公看重的呢? 溫時年心中漸漸感到不安起來,他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這榜下捉婿,溫時年并未想過發生在自己身上,可是除了這個原因外,自己還有什么值得衛國公如此禮遇的呢? 衛國公是武人,性格本來就直來直去,又怕別人捷足先登,索性就直接開口:潤澤,可有婚配?rdquo; 問這句話,自然不是表面意思。溫時年有沒有婚配,衛國公自然早就讓人查清楚了,若是知道他有婚配,便不會開這個口。 問這句話,其實便是通知到你,老夫有意擇你為婿,識相的,便該知道怎么做了。 溫時年不傻,自然明白衛國公的意思,然而他心中有人,一聽這話,不喜反驚:學生不曾婚配,但hellip;hellip;rdquo; 但我早已有心儀之人。只是,這心儀的女子在哪呢?溫時年心頭陡然一空,便是這怔楞的片刻,衛國公早已接過話去:不曾婚配便好!rdquo; 衛國公拍手稱好,看溫時年的眼神,就像是在看自家女婿。在他心中,他這般便是通知到溫時年了。想著溫時年父母遠在千里之外,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似乎要等許久才行,衛國公生怕被別人家搶了女婿,索性便想著,不如就讓身為皇帝的外甥賜婚吧,先把事定下來再說。 在衛國公看來,他問過溫時年了,溫時年又說了自己不曾婚配,那這事就可以定下來了。溫時年的意愿,在他眼里是不重要的,或者說,他根本就沒想過溫時年會拒絕這樣的好事。 而溫時年卻是有口難言,衛國公不曾明確提到要將女兒許配給他,他便是猜到了衛國公的意思,也沒法明確拒絕??! 泰安殿內,柳雋正陪著jiejie說話。這些日子,柳雋每天都會來看她,而皎月還知道,肖瑾每日,都會在她熟睡以后出現,默默地看著她,很久很久。 皎月心里輕笑了一聲,她扮演的無知少女,應當是成功的吧? 肖瑾這人,自私涼薄,寧可我負天下人,絕不讓天下人負我。要為柳家平反,便是要將肖瑾的臉面扯下來往地上扔,但凡不到絕境,肖瑾是決不會這樣做的。 她若始終小意逢迎,肖瑾會寵她疼她,然而一個玩物又有什么資格讓他推翻自己親定下的案子、向天下昭告自己的過失呢? 男人啊,對于太容易得到的,只會越來越不在乎。若即若離,隨時可能失去地恐懼,才會讓他更加在乎。 當他對她的在乎超過了對臉面的在乎,那才是曙光初現的時候。在完全占據了他的心后,皎月再以毅然決然的姿態,表現出對柳家的在乎。 人之所以為人,便是因為有情有愛。 一個有情有義的女孩,遠比為了榮華富貴而忘記家仇的女孩更讓人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