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節
書迷正在閱讀:傳統型婚姻abo、身懷詭胎 完結+番外、你大堂兄來了、我在現代的農場主生活 完結+番外、明鏡臺[gl] 完結+番外、[綜英美]寶石商人 完結+番外、穿書后魔尊要殺我 完結+番外、仙途遺禍、硬核快穿、狙在你心上
李公沉默許久,說:“你在金陵多留兩日,向我等說說長安的情況吧?!?/br> 他自嘲一笑:“久不在政局,已成井底之蛙,讓人笑話。如今還要靠你一個女娃娃來知長安事……李氏在我手中,實在是經營得差。日后到了黃泉之下,也要愧對列祖列宗?!?/br> 暮晚搖聽一個老人這般說,心中也有些難受。 然而她微微松口氣,知道自己此次到金陵的目的,基本已經達成了。 她變得輕松起來,唇角露出一絲笑。只是被李公望一眼,她又連忙收了自己的得意。 李公搖頭,心想喜怒形之于色,小公主還是嫩啊。 暮晚搖要告退時,李公忽然叫住她:“搖搖?!?/br> 暮晚搖怔了一下,側了半個肩,凝眸望去。 她聽這個老人溫聲:“搖搖,別怪我們,別怪你母后。當年送你和親,實在是情非得已。你母親在你走后,得了心疾,日日以淚洗面,已然后悔。當時你母親與我說,希望李家和你父皇的內爭早日結束,她想接你回來。不管烏蠻提出什么條件,你母親都想接你回來的?!?/br> 暮晚搖面容忽得繃住。 心間有一口氣,一瞬間哽住。 她不去想,從不敢去想。 她和親時和母后分離,再無再見之日。她借助母親逝去的消息回來長安……她始終無緣問母后一句,當年送我和親,你可曾后悔? 世人總說母親比父親心軟。 而她母親卻是這般心狠,為了二哥,一心報復父皇,連女兒也被卷入其中。 可曾后悔? 在九泉之下,知道我遭遇了什么后,母后,你可曾有過后悔? 難道二哥是你的骨rou,我便不是么?難道你只愛二哥,就不愛我么? ……母后,我對你們何其失望。以至于到現在,當外大公這么說時,我竟不知他說的是真話,還是只是想靠親情來穩住我。你們這些人……虛偽,骯臟,陰狠……而我正在變得和你們一樣。 李公靜靜看著站在書舍門前的少年公主。 見暮晚搖站了許久后,回頭微笑,眼中如湖泊一般光波瀲滟:“我知道。不管外大公說的真假,母后若是愛我一分,我總是心里安慰一些?!?/br> 李公見她這般,就知道她并不是很信。 李公自嘲一笑。 他嘆氣:“搖搖,也許你怪我們心狠??墒鞘篱g事,世間人……都是這樣的。你生在皇室,又是李家的外孫女,你到底要和我們走一樣的路。你先前說的很好,很能唬人?,F在卻露了怯……搖搖,你還是要心更硬一些,更加圓滑一些?!?/br> 暮晚搖偏了下臉。 她想到當日使臣還在的時候,皇帝做主,讓翰林院和文斗這些人共同編寫的三本書: 《長安女兒行》《長安少年行》《長安英豪錄》。 暮晚搖癡聲:“我知道我會變得和你們一樣……但我更想做英豪?!?/br> 李公沉默了一下,說道:“便是做英豪,又有誰天生就是大英豪呢?” 暮晚搖輕輕一嘆,點頭凝望書舍窗外一角照出的天宇—— 是啊,誰又天生便是大英豪呢? 暮晚搖被李氏留在金陵,李氏要她詳細說說長安政局已到了何種情況。暮晚搖雖歸心似箭,卻仍耐著性子說服李氏。她將長安政局說的比實際情況更嚴重更混亂,好讓李氏決定不攪渾水。 長安則陰雨連連。 酒肆中,韋樹正坐在窗前獨酌,聽到小二的招呼聲,他偏過臉,見到言尚正由小二引著上樓來。言尚邊上樓邊收傘,彈去肩上濺到的水珠,而同時,言尚還偏頭和那小二輕聲說話。 韋樹便見那對自己愛答不理的店小二對言二郎何其熱心,不光主動幫言尚收傘,還取來巾子為言尚擦肩上濺到的雨水。而言尚又是一通道謝,還非要給對方賞錢。 小二離開的時候,韋樹覺得對方整個人都是暈暈的,被言二郎感動得不得了。 韋樹靜靜看著。 上樓后的言尚也看到了他,對他露出溫和的笑,向這邊走來。他斯文又清雋,周身氣質朗如明玉,這般的好風采,比韋樹剛認識他時,更好了很多。 韋樹便心想,這世間有的人,是越相識,越無趣;然而有的人,卻是認識得越久,越覺得對方好。 言尚過來坐下,抱歉解釋:“過來時見到了劉兄領著北衙軍隊從御街走過,我一時感慨,跟著百姓多看了兩眼,便耽誤了時間。為兄自罰一杯,向你道歉了?!?/br> 韋樹看著他,說:“用酒自罰么?” 他當然知道言尚輕易不喝酒。 言尚停頓一下,笑一聲接受了:“也罷,酒便酒?!?/br> 說罷他為自己倒了一盞酒,一飲而盡。韋樹見他肯喝酒,目中也生了笑意,知道言尚是真誠道歉了。 韋樹道:“你說的劉兄,是劉文吉吧?” 言尚點頭。 韋樹聲音清清泠泠的:“我們這些人,只有你還會記掛劉文吉了?!?/br> 言尚靜一下,輕聲:“他走到今日,很不容易?!?/br> 韋樹不在意,他靠著窗木,低頭看著自己酒樽中的清酒,淡聲:“沒有本事,卻強自出頭。有什么后果,就擔著什么后果。這世間誰又容易了呢?” 韋樹為人冷清,常常是旁人找他,他從不主動找人。而當了監察御史后,韋樹就更加冷心冷肺,獨來獨往,在朝中是為人所厭。主動點評劉文吉,韋樹還是第一次。 言尚向他看去,見少年眼下有點兒紅,目中光有些濛濛。言尚再掂了下空了大半的酒壇,便了然嘆氣:“巨源,你喝多了。你年紀尚小,怎能這樣無節制地飲酒?” 韋樹說:“我不小了,我已經十六了。韋家都要給我和公主定親了,我還小么?” 言尚不語,而是喚小二來,為韋樹烹些熱茶解酒。言尚又開始這般忙碌起來,他照料自己身邊的人,好像已經照料出了習慣。韋樹坐在對面看他半晌,忽道:“我去出使諸國,離開大魏,反抗了和公主的聯姻,你不該謝謝我嗎?” 言尚怔一下,反問:“你需要我謝謝你?” 韋樹不說話。 言尚輕嘆:“巨源,你雖年少,心中卻極有主意。你小小年紀便在朝上獨當一面,我怎能小看你?無論你拒婚還是不拒婚,你都有自己的想法。你要的并不是我一聲道謝。你要的是我的支持。 “我知道你心有抱負,不愿淪為他人棋子。這出局一步,你走得極為決斷。便是我在你的位置上,也不能比你做得更好。當斷則斷……韋七郎的魄力,我是不如的?!?/br> 韋樹愣愣看他,半晌,禁不住露出笑,肩膀一松,他伏在了案上。 韋樹嘟囔:“言二郎總是說話說得很好聽?!?/br> 言尚溫聲:“我說的是實話?!?/br> 韋樹沉默許久,聲音有些低迷道:“但是我做得真的對嗎?我為了跳出棋局,主動去出使諸國。這一去天高路遠,不知何時才能回來。也許我會死在外面,也許我再也回不來長安,也或許出使任務完成不好,回來后我的官路也斷了。 “韋家安排我入仕,我知道他們在想什么。他們想我不過是外養子,如果和公主合作得好,韋家攀上皇室,前途會好。畢竟李家當年的事,到底讓世家心悸。然而如果合作得不好,我也隨時可以被放棄,反正韋家沒有損失,反正我又不是韋家的嫡系。 “我老師讓我尚公主,也是為了雙方合作。我不知道老師對我的師徒情誼重一些,還是利用我的心更重些。我本安穩照著他們的安排走……只是我越來越、越來越不服氣! “這本不該是我的路!” 伏在案上的韋樹驀地抬頭,他面容俊極,眸底如冰雪躥生,亮得驚人。 韋樹盯著言尚:“去年我和言二哥同時科舉,之后同時參加制考。我是狀元之才,言二哥不過是個探花。且言二哥的探花,不知道有多少是公主殿下提前指點你的。我雖不說,可我知道你是被殿下幫著,才艱難登第。 “我知道言二哥的才華不在這里。我知道公主幫著你。我不在意,但我心里也不服氣。我覺得憑什么你可以得殿下的青睞?我才是狀元,之后制考后,我是正八品,你是從八品。你一直比我矮一頭! “那時我也意氣風發! “然而之后就不一樣了……你一箭殺鄭氏家主,你還沒參加制考,朝廷就爭著搶你了。然后你突然就拜了宰相為師,被當朝宰相看中。你開始在長安出風頭,我卻因為總在監察百官,而為人不喜。 “之后是各國使臣來朝。你南山一箭,將你和公主綁在了一起。然后你和烏蠻王談判,據理力爭,幫烏蠻和大魏定下了新的結盟條件。 “再是演兵!你只是一個文官,烏蠻王憑什么要你上場?可是烏蠻王就因為不喜歡你,非要你跟著一群武官上場。 “演兵之時,我只是在后方管理糧草,你和楊三郎在前線。楊三郎大出風頭,憑幾十人將烏蠻王攔住,逼得對方繞路。你燒糧草,斷對方糧。之后對各國兵力分析,你做的不和楊三郎差多少。 “然后你便一下子超越了我,成為了七品官。你向中樞上書,開商路,定出使。而我……被韋家打壓,不得不出使!今日你又要去蜀中……言二哥,我總覺得自從開始當官,你就總比我走得好一些,快一些。為何我這般不如你?” 言尚靜靜看著韋樹。 韋樹是從來不說這些的,而今不過是要走了、不過是喝多了酒……言尚道:“巨源,你何必看著我?你也有你自己的路,你……” 韋樹輕聲打斷:“可我不知道我走的對不對?!?/br> 他沉默一會兒,緩聲:“我去出使,真的能有好結果么?我思來想去,想到我一開始當官,其實是為了給我母親掙個誥命。后來就是為了讓韋家看看,看我不走他們的路,我也能搏出一條路。再之后,我開始茫然……想做更多的。我開始覺得,若是只是被政治掌控,被左右搖擺,未免有些無趣。 “言二哥,我也想做點什么……” 他說著,聲音漸漸低下。因為心中迷茫,因為不知前路。 言尚忽然道:“巨源,其實我與你一樣的。我初時當官,想的是為民做事。然而其實真正當了官,發現不是這樣的。我初入仕便是中書省,看著開頭極好。但是我在中書省,整日忙的都是一些打雜之類的事務。而且我的長官們,我也不覺得他們在忙的是什么要緊的事務。 “不過是一道又一道繁瑣的程序。不過是一個政令下到了這一部,這一部又推脫到另一部。不斷地踢皮球,不斷地來來回回。你說這些有什么意義?我整日忙于這些事務,于民何益? “正是因為我不喜歡做這些,我才拼力,去參與使臣之事,去不停地上各種折子……你只見中樞錄用了我一道折子,你不知道我有更多的折子,長官看都沒看過?!?/br> 韋樹抬頭,看向他。 言尚說:“我也很沮喪,也很無奈。我也經常在想,我當這個官做什么?我現在已是七品官,而我整日忙在戶部……說實話,我覺得戶部少我一個,根本不影響。因為許多官,整日忙的,都是些繁瑣又無用的公務!所以這一次去蜀中賑災,我才毫不猶豫地接下了。因為我也不喜歡現在的事,我想做點真正有用的事。 “正如巨源你一樣。你出使,便是真正有用的事。你忙于官場上的暗斗時,就總是覺得很無趣一般。 “這天下英豪,都是從你我這樣時期開始的。有誰天生就是英豪呢?有誰天生就有一腔志氣呢? “你不知自己做的對不對,對自己的官路是否會有影響。我想送你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河狹水激,人急計生?!?/br> 韋樹目中迷茫的光,漸漸定了下來。 他呆呆看著言尚,重復了一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言尚道:“此話我本不該說。因這官場碌碌,多少人求的是升官發財路。我只是覺得巨源不該這樣……這天下許多事,不一樣會有好結果,不一樣會有什么好處。也許你出使歸來,官路依然不開;也許我蜀中一行,會得罪許多人……然而這天下,總有些事,是應該有人去做的。 “也許辛苦,也許沒有好處,但是它是對的,它是正確的。那我們便應該有人去做?!?/br> 韋樹看著他,忽然笑起來。 他坐直,倒酒相敬:“是,說的有道理。我行的是正確的事,我為何要彷徨,為何要為韋家的態度而搖擺?我是正確的,哪怕結局不好……但只要它是對的,我就應該去做。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言二哥,我敬你! “望你我都謹記此話,不忘初心!” 煙雨濛濛,行人寥寥。兩個少年于酒肆喝酒,醉后大談天下英豪,興起時舉箸而歌,之后興盡而歸。 五月底,韋樹出使諸國,離開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