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節
書迷正在閱讀:傳統型婚姻abo、身懷詭胎 完結+番外、你大堂兄來了、我在現代的農場主生活 完結+番外、明鏡臺[gl] 完結+番外、[綜英美]寶石商人 完結+番外、穿書后魔尊要殺我 完結+番外、仙途遺禍、硬核快穿、狙在你心上
因為皇帝給了太子權限太大,他到底著急了。 見晉王目露沮喪,知道對方已經收到了自己的提醒,暮晚搖便微微一笑,不再多說了。她心中嘆然,沒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居然能看懂他們那些隱秘的、欲言又止的話和眼神都代表什么意思,還能提醒晉王。 她和晉王一路下樓,問:“春華還好吧?” 晉王心里一動,露出笑:“她快要生了……六妹什么時候來我府上看看?” 暮晚搖托腮笑,調皮道:“等我閑了。難道我不去,五哥還會虐待她不成?我不急?!?/br> 二人說著話,出了樓,跟上大部隊,一同去看文斗。 所有人對暮晚搖恭恭敬敬,上輦的時候,她的輦只比皇帝、太子等次差一點。 而上輦的時候,又鬧出了一場爭執。原是看到太子上輦后,廬陵長公主理所當然要跟上,誰想到這第三個位置,內宦們卻排給了丹陽公主。廬陵長公主自然不服氣,大鬧一頓,那些內侍卻巍然不動,只說“死罪”,卻不肯讓長公主先行。 廬陵長公主氣得渾身哆嗦:“以前每次都是我先行!我是皇兄的親meimei!你們這些狗奴才,這是看我失勢了,就來欺負我么?你們等著我告狀……” “什么事?”一把冷淡男聲跟上。 聽這聲音耳熟,暮晚搖坐在輦中,撩開簾子,見到一身黃袍的內宦,眉目清秀,正是許久不見的劉文吉。 劉文吉了解了情況,對長公主道:“還請殿下莫要鬧去陛下那里。我等為殿下的安排,難道殿下以為陛下不知道么?皇宮若說是家的話,那陛下就是家主,我等都是家仆,而你等是家主的親人。我等為家主的親人安排坐席時,自然會請示家主?!?/br> 長公主愣?。骸澳闶钦f,陛下早就知道……他怎會這樣對我……” 劉文吉垂眸:“那奴便不知了?!?/br> 長公主悵然若失,呆呆站在車輦下,看著旗幟林立,一輛輛車馬從她面前駛過。而她這里,卻如同六月飛雪般,心中一陣陣發冷。 她明明在大典中重新回到了皇帝身邊,皇帝已經原諒了她,她已經能重新在長安交際了??墒侨缃褡约旱奈恢帽坏り柟魅〈?,被那個小丫頭片子代替……陛下為什么對她這么心狠? 是不是、莫非……廬陵長公主心中疾跳,想是不是自己和太子的合作,被皇帝知道了? 可是……丹陽公主不也和太子合作么?他怎么只許他女兒碰政治,不許她這個meimei碰? 劉文吉道:“奴勸殿下一句,不管殿下想做什么,請一以貫之。若是中途變道,那也不要怪旁人了?!?/br> 廬陵長公主失魂落魄半天,腦中空洞。香風撩人,帷帳飛揚,她抬頭,看到香車寶馬中,暮晚搖露出半張臉來看她。 廬陵長公主瞬間想到言尚,想到將自己害到這一步的最開始,都是那一晚碰到言尚開始……而建議她投靠太子的,也是言尚! 而今長安,南山事后,誰還看不出言二郎和丹陽公主關系匪淺? 長公主咬牙切齒:“暮晚搖!” 暮晚搖坐在輦中,對下方一笑。她懶得多說什么,放下簾子,阻斷了長公主暗恨的目光。 金色陽光透過帳子照入,暮晚搖打量著自己的纖纖十指,心中涌上無限快慰感。 金箔金粉貼在額心、眼尾,她美目流波,眼眸微微瞇起,欣賞著下方狼狽的長公主,還有百姓們的圍觀。她心中清楚,和親也不必自己了,父皇也要聽自己的話了,長公主也不敢瞧不起她了—— 而這都是權力帶來的。 都是她參與政治才獲得的。 權勢這般讓人沉迷,暮晚搖只是初初嶄露頭角,就已經為之心動,想要更多的權勢。這條路,她走對了,并且要更加堅定地走下去。 暮晚搖的眼中神情變得冷淡而堅定。 演兵那邊,趙靈妃氣沖沖,不情不愿,根本不想保護韋樹。但是她抬眸,氣勢洶洶地想要看一下自己要保護的是誰,看到韋樹,趙靈妃驀地呆了一下。 小娘子臉刷地一紅,一邊暗想這個人真好看,一邊又惱言二哥太壞了,好像完全知道她的點,故意拿這個針對她。她瞪向言尚,卻是言尚溫和看她。 趙靈妃不忍心對言尚發火發火,最后她踢了楊嗣一腳,跑出了營帳。 楊嗣:“……” 艸。 牽連無辜啊。 言尚用一個韋樹打發掉了趙靈妃,就和楊嗣出去看兵馬。他們才看了不到一刻,就有小兵來報:“敵軍沖下山了!哨兵已經看到了!” 言尚便讓旁邊的人開始記時辰,說:“烏蠻王反應真快?!?/br> 楊嗣道:“那我們也出兵吧。直接讓騎兵列陣迎戰?!?/br> 言尚:“多分幾路?!?/br> 楊嗣:“唔,對。正好試探?!?/br> 楊嗣抬頭眺望,對臨時搭建的城樓不滿意。他干脆道:“我們出城,找一山上好的地方,觀察戰局更方便?!?/br> 將士在營中進出,楊嗣沒有出戰的意思,言尚亦有自己的想法,自然應是。 一個時辰后,雙方兵馬在城下交戰,大魏這邊裝備精良,人數和對方差不多。然而烏蠻王領的軍隊氣勢極強,雙方一交戰,大魏這邊士氣就被壓了一頭。 言尚和楊嗣站在靠近城樓的一座山上,這是楊嗣找的好位置,二人正好將戰局看得一清二楚。 見到大魏這邊一除即敗,言尚搖了搖頭,吩咐身后的小兵:“記下來?!?/br> 楊嗣抱著胸,若有所思道:“雙方裝備、用的馬、甚至人數,都是一樣的。大魏這邊還是差了點。既然差了,吩咐下去,讓他們收兵回城?!?/br> 言尚看他:“打算如何?” 楊嗣:“既是不能硬碰硬,只能分兵分隊,從旁sao擾了?!?/br> 言尚點頭,聽楊嗣拄著下巴:“不過雙方局勢才拉開,蒙在石就這么迫不及待地沖來,難道僅僅是因為烏蠻王英勇,想打大魏一個措手不及?” 言尚答:“因為環境所致?!?/br> 楊嗣挑眉。 言尚:“我之前特意調查過烏蠻的情況。我還為此給老師寫了一份折子,老師至今沒有回復我。我心中本不確定,但現在見烏蠻王這般著急,我的猜測倒是坐實一些了。 “烏蠻的地勢氣候和大魏不同。他們在大魏作戰,不能長久,時間長了,他們身體會不適。所以此次演兵,烏蠻王與我方定的時候,就只定了三天。而今一開戰就沖陣,更說明他拖不起?!?/br> 立在綠蔭蔥郁中,二人看著下方臨時城樓下的塵土,看到大魏這邊收兵入城,烏蠻那邊卻不退,而是開始沖城門。 楊嗣隨意吩咐他們守城,也不著急,知道僅僅第一日,大魏這邊準備充足,烏蠻根本不可能破城。比起下方的戰局,楊嗣對言尚的話更感興趣。 楊嗣:“你的意思豈不是,我們和烏蠻的戰爭,若是能拖下去,大魏就很有可能勝?因為烏蠻適應不了我們的氣候?!?/br> 言尚反問:“如何叫勝?” 楊嗣毫不猶豫:“將他們打回他們的土地。趁勢再追,若是可能,干脆占了他們的國土也無妨?!?/br> 言尚:“可是他們不適應我們的氣候,我們也不適應他們的氣候。大魏人到了烏蠻,同樣會生病,有嚴重的,入了烏蠻不到十二時辰,便會病死。我向公主殿下問過此事,公主確認了我的猜測。當年跟隨公主和親的人,不少都死于水土不服?!?/br> 楊嗣怔一下,唇角抿成一個銳利的痕跡。 言尚總結:“所以我們和烏蠻才必須結盟。他們打不過我們,我們也打不過他們。大家差不多,不如合作?!?/br> 楊嗣:“沒想到一場兩國結盟,背后有這么多原因?!?/br> 他又道:“不過幸好,現在這個問題不用我煩惱?!?/br> 他捏著自己的手腕,招呼言尚回城:“分一些軍隊,去敵方的軍營擾一下他們。來而不往非禮也?!?/br> 言尚應了楊嗣的計劃,讓小兵記下。這些戰略之類的,他并不多插嘴。只是和楊嗣下山時,言尚跟楊嗣說了自己的計劃:“既打算sao擾,不如直奔糧草?!?/br> 楊嗣頓一下,平日不見得他多聰明,但是這個時候言尚只說一句,楊嗣就瞬間反應過來:“我們打不過他們,你想多批次嚇唬他們?等到他們不耐煩的時候,再集中兵力,攻他們的后方糧草?” 言尚點頭。 楊嗣:“可我要是猜得不錯,烏蠻王也是這個意思,他也會針對我們的糧草出手?!?/br> 言尚淡聲:“你不是說你表妹武功好么?我也沒其他要求,靈妃能保護巨源不受傷便是。巨源撐不住,直接認輸便好?!?/br> 楊嗣笑:“那得要最后再認輸。中間,我們可是打算好好打的?!?/br> 言尚問:“那不知三郎何時才打算下場?” 楊嗣隨手扯過一根草桿,拿在手中晃。他的身影被日光切得極長,言尚跟在他身后,看他回頭對自己戲謔一笑:“自然要配合你最后攻糧草的那一步了。 “中樞要我們輸,但我總要跟蒙在石較量一番。我的意思是摸清他們的兵力,不知道你的意思是什么?言二,都到了這一步,你總能跟我透個底吧?” 言尚輕聲:“中樞吩咐的是要我們輸,而我要烏蠻王——雖勝猶敗?!?/br> 文斗這一方,長安貴族女郎坐鎮,連續三天,分了許多批次,一一應對使臣們的挑戰。 暮晚搖為了主持此賽,自然連續三日都宿在樂游原。雙方比試中,暮晚搖也經常在旁邊觀望,有時為他們做做判者。 同時間,大地上的震動聲一直不斷,演兵那邊的情況不斷地向這邊匯報而來。暮晚搖即使不用派人,也有人快馬加鞭不斷來報—— “報陛下,今日我軍連續三次去使臣那方后方搶糧草,我軍趁機在亂終喊他們的話,說‘魏軍已至’,讓對方慌亂,我軍小勝!” “報陛下,烏蠻王親臨城下,一箭將城中一將射了下去,拖馬而行一里,那位將領認輸,退出演兵?!?/br> “報,烏蠻王被我方使勁拉下馬,卻一人連戰百人,直到援軍至,救走烏蠻王?!?/br> “報,魏軍中的楊三郎,只帶了十人沖去敵軍。雙方交戰城下,最后帶了對方百人歸順!” “報,魏軍今日小敗,和烏蠻王約定歇戰,然雙方都去夜襲了……” 一遍遍戰場上的情況傳過來,文斗這邊的人也聽得心旌搖曳,詩歌辭賦、書畫棋藝中,都帶上了鏗鏘戰意。 暮晚搖也cao心那邊的情況,她不斷讓人悄悄去問言尚可曾受傷,楊嗣可曾受傷,又私下里悄悄吩咐傳話的人,讓言尚沒事別往戰場上跑,在外面指揮指揮便好了…… 戰局不穩,暮晚搖聽得憂心,長安兒女卻聽得血脈僨張,激動興奮。 連續兩三日,烏蠻王、楊三郎的名聲,在長安兒女中傳遍,都是青年才俊,武力這般強盛,這些豪爽的大魏貴族男女,恨不得親臨演兵場,好好看一看他們雙方是如何作戰。 然而作戰不是兒戲,即便是演兵,也不是給外人看戲。這些文人才子只能扼腕,在外抱憾。 恨和楊三郎不熟,恨不能親眼看到烏蠻王的風采! 而翰林院這邊反應極快,秦王安排下,眾人剛被戰局上的戰爭牽動神魂,翰林院這邊就開始寫書,為眾人實時匯報演兵情況,并寫詩歌辭賦,歌頌那些人。 關鍵是翰林院這邊的書,不是寫給貴族男女看,而是直接面對普通百姓。 暮晚搖這里聽了,立刻橫眉,覺得秦王是搶了文斗這里的風頭。不就是寫戰局么!文斗這邊也行! 暮晚搖讓人去翰林院那邊打聽情況,讓那群學士停筆。 劉若竹剛剛結束和一人的畫作比試,之后又全程圍觀了公主發火。暮晚搖將秦王咬牙切齒地罵了一通,就派人去翰林院那邊,說要尋個由頭把那些文人都關起來,不要攪局。 劉若竹申請:“殿下,我能去么?” 暮晚搖看她一眼,目色一閃,想翰林院那里應該不好意思欺負宰相家里的小娘子,就把劉若竹也派了過去。 劉若竹走后,暮晚搖心里有主意,想找皇帝做主,便也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