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頁
之后就是一片混亂了,她趁機摸了把凳子想給這男人開個瓢,沒打著腦袋反而打了胳膊,姜波惱羞成怒之下逮著什么砸什么,兩人把屋子里砸得亂七八糟,雖然有凳子在手,但原主這身子之前就受了很多傷,力氣也不大,自然也沒討著多少便宜,可方凌一直將手上的武器握的緊緊的,發了狠要給這男人點顏色瞧瞧,兩個人也算是旗鼓相當了,雖然她的身上后來又添了些傷,但比起往日里原主幾乎一邊倒被毆打的情況已經要好上許多了。 更何況這個沒腦子的姜波居然在警察面前動了刀子還意圖威脅他人,此刻正被關在拘留所里,也不知道住的是單人間還是多人間,要是有人能跟他友好切磋切磋那就更好了,她很期待能有社會大哥們教他重新做人。 方凌當天晚上就被送去了醫院,連口供都是個溫柔和善的女警同志在醫院錄的,住了一夜之后,第二天上午就辦了出院,之后又是去做傷情鑒定,又是去找律師去法院起訴離婚,馬不停蹄地直忙了兩天,總算是把這些該辦的大事給辦了,匆匆吃了頓晚飯就早早上床休息了,誰知道剛睡著沒多久又做了這么個紛繁復雜的夢,生生把自己給憋屈醒了。 一想想原主這經歷,方凌就想罵人,這姓姜的真不是個東西! 這會兒是2013年的華國,原主一家生活在中部城市江城。 原主蘇晚晚今年才34歲,兒子已經是個14歲的初二學生了,丈夫姜波比原主大了8歲,已經40多歲了,要擱旁人家里,說不定是個摩登辣媽受寵嬌妻什么的,可到了原主這兒,卻是個當牛做馬累死累活半點討不著好的出氣筒。 這原主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從小在孤兒院長大,之所以叫了蘇晚晚rdquo;這個名字,是因為當時撿到她的院長姓蘇,又是在晚上被人放在孤兒院門口的,院長覺著女孩子用疊字比較好聽,所以就起了蘇晚晚rdquo;這么個聽起來頗有點詩意的名字。 可惜名字有詩意,人生經歷卻跟浪漫詩意之類的沾不上邊。 成績不好的蘇晚晚在勉強讀完了高中混了張高中畢業證書之后,就沒有繼續讀下去了,又因為年齡早到了16歲,不能繼續留在孤兒院里,就開始了自己正式的打工生涯,一個人獨立生活了。 好在小姑娘長相清秀,雖讀書的時候成績不行,但也不是個笨的,干起事來上手很快,又因為從小孤兒院的經歷,在看人眼色這方面很有一套,也沒那么多玻璃心覺得自己受委屈受氣了什么的,小姑娘剛上班的時候想的很簡單,就是想要多點錢,給從小長大的孤兒院一部分,然后自己能多攢點錢,早點有一個自己的家。 原主不好意思跟別人說,怕被人家笑話,但是她心里對于家庭rdquo;一直都有著深深的渴望和執念,因為小時候沒有自己的家,就總想著以后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自己不再是個無家可歸的小可憐,不管自己多晚回去都能有人等著自己給自己留一盞燈留一碟菜,受了委屈有了傷心事了能有人聽自己說一說心里話,哪怕不給自個兒出頭也沒關系,能哄哄自己就好了。 蘇晚晚要的并不多,她不怕吃苦受累什么的,從來沒過過什么大富大貴的日子,也無從得知其中的差別,她想要的不過是能有人愛有人疼有個溫暖的棲身之所罷了。 這聽起來好像有點太過依賴旁人了,但各人想法不同,合適就在一起,不合適就分開好了。 如果不是遇到了姜波,蘇晚晚也許會有機會找到一個或許各方面看上去都普普通通但是能給她點呵護和愛有責任心的男人,兩個人一起賺錢養家養孩子,或許也會為了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拌個嘴,但吵過了很快就忘了,日子或許會平淡會無趣了點,但原主本來追求的也不是什么刺激生活,有個小家有安穩的日子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可世間事最恨后面有個如果rdquo;,有了這個詞,跟著的往往就不是什么好話。 孤兒出身的蘇晚晚十幾年來一直忙著想辦法打工掙錢攢私房,還要上課寫作業還要幫忙照顧孤兒院里的弟弟meimei,雖然看上去對人情世故仿佛很懂的樣子,其實天真單純得很,尤其是在男女感情上,更是白紙一張,丁點經驗也無。 高中畢業之后,蘇晚晚就不再像以前那樣僅僅做些兼職了,而是找了個全職的正式工作,其實也不算是重新找,是她假期兼職過的服裝店老板覺得小姑娘合適,知道她畢業了就找去了做正式員工。 原主很珍惜這樣的一個工作機會,工作很賣力,雖然銷售辛苦,但是賣的多提成也多,自己的收入也高,所以小姑娘每一天都是元氣滿滿精神抖擻的樣子。 而姜波因為要去相親,不得不去逛商場買兩件好看點的衣服裝裝門面,陰差陽錯之下進了蘇晚晚工作的店,為了讓客人滿意早點掏錢也為了自己的工資能多一點,原主自然是使勁渾身解數各種周到服務,后來不僅衣服成功賣出去了,小姑娘的私人號碼也被要去了。 不過店里男裝女裝都有,偶爾也會有客人問看的順眼的銷售員的聯系方式,而這之后往往都會發展成老客。 所以原主也沒多想,就把自己的手機號給報出去了。 她萬萬沒想到自己以后十幾年的不幸生活都將由此開始。 姜波這個人,江城土著,父母雙全,只是老頭老太都不是什么勤快人,兒子大學畢業之后拿工資了就不肯干活開始每天沒事就打打小牌斗斗地主過悠閑小日子了,不勤快就算了,還不是什么忠厚老實人,牌品也不怎么樣,沒少跟人吵架生氣,又因為家里是郊區的,有房子往外出租每個月能收點房租,很是看不上外地人甚至沒房的本地人也不在兩老的眼里。